明越 许勇
归芍地黄汤出自《症因脉治》卷二,吐血咯血总论,外感吐血:发热烦躁,面赤目赤,口干唇红,夜不得卧,从口吐出,纯血无痰,此外感吐血之症也。若脉芤而涩者,归芍地黄汤,组成当归、白芍药、生地、丹皮、茯苓、山药、山茱萸、泽泻。1996年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由张浩良主编,刘珀、肖蓬、瞿融等副主编的《中国方剂精华辞典》对此方做了如下方义分析:此为临床常用方,方即六味地黄丸加归、芍而成。方中生地、山茱萸、山药滋补肝肾之阴;茯苓、丹皮、泽泻清热利湿。六味相配,补中有泻,开合得宜。再配当归、白芍养血益阴,使阴血充足,则肝肾阴亏诸证自可痊愈。此方解简明扼要,将归芍地黄汤的配伍与功用叙述直白易懂。笔者认为,归身补血加六味地黄丸平补肝脾肾,而白芍酸收而敛阴,以阻气随血脱之歹,外感鼻血,乃是表邪,现今吐血乃是热邪在里,故不用麻桂剂。
本文应用计算机在中国知网CNKI系列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章,检索词“归芍地黄汤”。对所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初筛,纳入有关归芍地黄汤在月经病、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以及其他杂病的治疗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月经病是妇科常见病,包括月经过少,月经后期、前期,闭经等跟月经行经相关的疾病。古有“宁治十男,不治一女”的说法,可见妇科疾病在治疗上的复杂与棘手。笔者通过文献检索,发现归芍地黄汤在治疗妇科月经病方面有不可小觑的疗效。沈雨倩[1]将70名月经过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归芍地黄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用雌孕激素序贯疗法,同样治疗3个月经周期,愈显率治疗组85.7%明显高于对照组65.7%。包红霞等[2]则对归芍地黄丸对避孕药导致的月经过少及其子宫内膜的影响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同样是3个月的治疗期,在月经第14~16天采用TVCDS、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子宫内膜的厚底、分型及血流情况,并进行shalle评分。结果统计显示对于月经量的增加及经期延长效果显著,并且发现避孕药所致月经过少与服药时间和服药年龄有正相关关系。而子宫内膜也明显增厚,shalle评分明显提高,都表明归芍地黄丸在治疗月经过少方面效果显著,理应推广。郑月萍[3]至今对归芍地黄汤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出血疗效显著,而对照组的西医疗法疗效有效率不及,中药在治疗上可以辨证加减配伍,针对性治疗,故治疗灵活性更强,增强疗效。李芳等[4]则对归芍地黄汤加减对肾虚型月经后期疗效进行观察。38名患者中治愈率39.47%,显效率26.31%,有效率23.68%,总有效率89.47%。并且行经时腰酸、痛,头晕等临床症状也明显改善,对于性激素的调节FSH降低,血清E2升高,LH亦有所改善,说明归芍地黄汤对性激素也有积极影响。赵建群等[5]对归芍地黄汤治疗继发性闭经进行了研究,随机分组,治疗组160例,对照组100例,治疗组给予归芍地黄汤治疗,对照组给予醋酸甲羟孕酮或者黄体酮注射液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并且归芍地黄汤无扰乱内分泌的副作用,尤其适合青春期女性功能性闭经的治疗,而中西医结合疗效往往更加,也是一个治疗的方向。石峻等[6]则对此方治疗抗精神药所致的药源性闭经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研究。作者将收集到的86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组,3个疗程为观察期,期间观察月经情况以及内分泌的指标变化。归芍地黄汤联合溴隐组总有效率93.0%高于对照组溴隐的72.1%,PRL低于对照组,LH和E2高于对照组,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说明安全可靠。并且在治疗后的半年内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停药后复发情况。对于月经病,中医治法多以调补肝肾,养血通经,调畅冲任等为主,归芍地黄汤以六味地黄丸为基础配合临床灵活加减,完全可以对肝肾虚损,气血不足,经络不畅等问题造成的月经病起到很好的调节和改善作用。
王进进[7]对40名因卵泡发育不良患者随机分组,试验组采用归芍地黄汤联合克罗米芬治疗方案,对照组仅采用西药克罗米芬治疗。两组均观察治疗3个周期,对比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基础体温、排卵日卵泡最大直径、子宫内膜厚度、卵泡早期及排卵期激素(FSH、LH、E2)水平、黄体期激素(E、P)水平、排卵率、最终妊娠与否,从而得出试验组治愈率、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子宫内膜厚度增长较对照组明显;对E2也有所提高。黄贵松[8]同样的分组方式及药物,不过对照组是纯归芍地黄汤治疗,与治疗组归芍地黄汤加克罗米芬联合治疗进行比较,更能看出归芍地黄汤的疗效与医药的不足之处,所以作者得到结论是加味归芍地黄汤能够促进子宫内膜正常发育,甚至出现三线征,降低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加内膜血液灌注,为胚胎着床提供条件;还能促进卵泡正常发育,增加子宫颈分泌清晰透明的黏液利于精子活动,提高妊娠概率;归芍地黄汤还能克服西药克罗米芬所致的子宫内膜畸形和宫颈黏液过稠的副作用。吴恩新等[9]对今年来运用归芍地黄汤治疗不孕症的病例与运用补佳乐治疗进行比较发现中药的辨证用药对子宫内膜厚度的增加,卵泡发育和雌激素水平也有积极影响,西药的副作用相比较明显。综上,可以证明归芍地黄汤在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卵泡发育和雌激素情况方面有明显效果,而增进不孕症患者怀孕的机会,且较西药安全可靠。尽管如此,治疗时不能一边倒,在治疗时应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辨证用药,中西医结合用药有时也会收到很好的疗效。
任晓鸣等[10]应用归芍地黄汤合生脉散治疗更年期综合征,观察发现各组治疗后库帕曼评分明显下降,各项激素水平也向好的方向改善。关素珍[11]同样用归芍地黄汤合生脉散对此病的治疗进行临床研究。对48例患者同样进行了治理前后的库帕曼评分和性激素水平的变化观察统计。研究结果证明归芍地黄汤合生脉散能明显缓解更年期综合征的相关症状,改善性激素水平,临床疗效大多满意。
目前归芍地黄汤在眼科方面的应用主要用于治疗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ESMD),治疗主要从视网膜脉络膜上新生血管入手。在相关的研究中福建中医药大学的刘安教授的研究是比较前沿的,刘安等[12-13]分别在2008年和2013年做了归芍地黄汤联合经瞳孔温热疗法的动物实验,通过观察视网膜脉络膜组织中MMP-2、MMP-9的变化而了解该疗法对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和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肝肾不足型ESMD的临床疗效观察。动物实验表明归芍地黄汤联合经瞳孔温热疗法能调节MMP-2、MMP-9的表达,调控基质的降解和合成,进而抑制新生血管生成。临床观察通过对95只眼随机分光动力疗法组、中药治疗组、联合治疗组,结果显示在视力改善和渗出吸收方面中药组和联合组均优于光动力疗法组,虽然光动力疗法和中药治疗都有效,但二者结合效果更佳。张婧文[14]则将归芍地黄汤联合光动力疗法和经瞳孔温热疗法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两种联合均有疗效,但联合经瞳孔温热疗法善于抑制渗漏,联合光动力疗法优于治疗黄斑中心下新生血管,可重复使用。曹明芳等[15]则研究了归芍地黄汤联合经瞳孔温热疗法抑制脉络膜新生血管细胞因子的表达,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色素上皮衍生因子与新生血管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作者的实验研究证明该联合疗法能使前两种细胞因子下调,后一种细胞因子上调,并调节内皮细胞因子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的比值,促使新生血管消退吸收,帮助患者视力恢复。最新报道是陈冬梅[16]对归芍地黄汤联合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ESMD的疗效观察,总有效率96.8%,是目前ESMD最适宜的治疗方式。
归芍地黄汤在临床的治疗中应用广泛。顾仁艳等[17]将归芍地黄汤与中药热敷结合应用于膝关节炎的治疗,47例患者与40例服用塞来昔布胶囊的患者进行疗效对比,总有效率95.75%高于对照组的81.40%,治疗组疗法灵活加减药物,显著减轻患者临床症状,西药却不能根本解决病灶。黎汉文等[18]则用加减归芍地黄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5例,对照组服用保泰松治疗亦55例,观察3个疗程,通过治疗前后的症状,类风湿因子和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的比较,最后中药组总有效率96.36%远高于对照组的67.27%,并且能较好的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安全可靠。韩亚利[19]用归芍地黄汤治疗腰痛30例,总有效率93.3%,患者症状消失。周翎[20]使用归芍地黄汤治疗老年型皮肤瘙痒症49例,总有效率93.8%,最重要的是能很好的缓解瘙痒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高蓉等[21]用归芍地黄丸和杞菊地黄丸治疗高原缺氧的疗效对比,结果显示归芍组耗氧率明显低于杞菊组,归芍地黄丸有显著的抗缺氧能力。李巧莉[22]用归芍地黄丸加减联合常规疗法治疗肝血亏虚型复发性口腔溃疡,并且对免疫功能影响进行研究,观察组68例归芍地黄丸联合左旋咪唑片,对照组66例则只服用左旋,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于免疫系统的调节亦优于对照组,有效减轻机体炎症水平。廖越[23]用归芍地黄丸治疗帕金森病30例,疗效显著,总有效率83.3%。以上文献说明归芍地黄汤(丸)在临床治疗的应用相当广泛,不断有新的研究发现,并且疗效可喜,值得临床推广。
通过对近几年文献的检索发现归芍地黄汤在临床治疗上应用广泛,对许多疾病有显著的疗效,尤其像不孕症、ESMD等临床的疑难病症上仍有令人可喜的疗效。相信随着临床应用的推广与开发,归芍地黄汤会在更多疾病治疗上发挥其作用,见证其疗效。但根据文献,目前的研究大多偏于临床疗效的观察,而对于归芍地黄汤的配伍比例、药理研究、有效成分以及相关作用机制等的实验室研究尚严重欠缺,这也为以后对该方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方向和目标。
[1]沈雨倩.归芍地黄汤加味治疗月经过少35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6,32(7):64-65.
[2]包红霞,宋卓敏.归芍地黄丸、加味逍遥丸、血府逐瘀胶囊对避孕药致月经过少及子宫内膜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31(2):166-167.
[3]郑月萍.归芍地黄汤加减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50例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2,4(18):91-92.
[4]李芳,赵亮.归芍地黄汤加减治疗肾虚型月经后期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15,31(3):36,38.
[5]赵建群,戴剑华,王战军.归芍地黄汤加减治疗继发性闭经160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09,31(4):529.
[6]石峻,仁蓉,张婧.归芍地黄汤联合溴隐亭治疗抗精神药所致的药源性闭经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5,21(20):41-43.
[7]王进进.归芍地黄汤加减对卵泡发育不良性不孕症临床疗效的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25-26.
[8]黄贵松.加味归芍地黄汤对不孕妇女增殖期子宫内膜影响的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48.
[9]吴恩新,盛骥锋,孙金风,等.加味归芍地黄汤治疗不孕症41例[J].湖南中医杂志,2010,26(6):71-72.
[10]任晓鸣,党晓玲,高显兰.归芍地黄汤合生脉散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73例临床观察[J].新疆中医药,2011,29(2):14-16.
[11]关素珍,尹金鹏,潘妍,等.归芍地黄汤合生脉散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研究[J].中药材,2015,38(1):206-208.
[12]刘安,郑永征,曹明芳,等.归芍地黄汤联合经瞳孔温热疗法对MMP-2和MMP-9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8,18(6):314-317.
[13]刘安,任秉仪,徐朝阳,等.归芍地黄汤联合PDT治疗肝肾不足型ESMD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3,23(3):161-164.
[14]张婧文.归芍地黄汤联合PDT与TTT治疗ESMD疗效的回顾性分析[D].福州:福建中医药大学,2014:19.
[15]曹明芳,刘安,金威尔.归芍地黄汤联合TTT抑制CNV的实验研究中细胞因子的表达[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8,18(4):210-213.
[16]陈冬梅.归芍地黄汤联合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6,3(26):5285-5286.
[17]顾仁艳,周文涛,王家平,等.归芍地黄汤加减方配合中药热敷治疗膝骨关节炎47例[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4,48(2):59-61.
[18]黎汉文,杜嫦燕.归芍地黄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5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26):20-22.
[19]韩亚利.归芍地黄汤加昧治疗腰痛30例[J].内蒙古中医药,2010,16(37):14-15.
[20]周翎.归芍地黄汤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49例[J].福建中医药,2009,40(6):44.
[21]高蓉,马文卓,蒲文静,等.归芍地黄丸和杞菊地黄丸抗高原缺氧研究[J].哈尔滨医药,2016,36(2):177-178.
[22]李巧莉.归芍地黄丸加减联合常规疗法治疗肝血亏虚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15):1668-1670.
[23]廖越.归芍地黄丸治疗帕金森病3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3,4(21):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