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瑶,叶涛,李宏玉,陈玉宏,秦萍,赵晓倩,冯琳,李慧欣,朱路文
太极拳是中华千年文化的瑰宝[1]。随着我国康复事业的不断推进,有关太极拳在慢性疾病康复的应用价值成为研究热点,相关文献发表量逐年递增,其病种范围涉及较广,如心血管、呼吸、内分泌、肿瘤等等[2]。目前国外研究已证实太极拳功法临床应用可靠性与安全性[3]。
随着年龄增长,中老年人心血管内结缔组织发生改变,血管壁弹性减弱、心室顺应性降低,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动脉血压升高,加之脂质沉积等因素造成心血管事件频发。太极拳运动能提高血管弹性,加快血液流速,减少脂质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附着,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机体有氧工作能力,对心血管疾病发生起到积极防治作用。太极拳是一项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针对慢性心衰,太极拳可增加患者心肌收缩力,降低心率,延长心脏的休息时间,提高生存质量。太极拳动作简单易懂,运动强度及运动量可随意调整,对训练场地要求低,极其适合心衰患者的日常康复训练。
Robins等[4]指导30~50岁有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女性患者习练太极拳,结果显示太极拳有助于负性调节促炎细胞因子,包括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8和白介素4等,从而降低潜在心血管疾病风险。长期太极拳训练在改善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较常规治疗优势明显[5]。Yeh[6]发现12周太极拳训练能唤醒慢性心衰患者的自我意识,减少应激反应,使患者重新适应社会角色。荣湘江等[7]研究纳入421名中老年患者,研究组肺活量数值和台阶实验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太极拳训练有助于患者心肺功能改善。
太极拳功法能明显降低高血压,相比药物治疗更安全廉价。Lee[8]研究发现参加太极拳训练6周的老人腰围和血压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孙锋等[9]发现太极拳功法降低老年性高血压有效,降压作用可能与太极拳改善患者焦虑、烦躁情绪,降低肾上腺、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有关。陈香仙等[10]证实太极拳功法可以降低血压,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增加血液NO浓度,促进NO合成与释放。太极拳对原发性高血压收缩压的降压效果疗良好,机制可能与增加血液流速,促进血液循环,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等有关[11-12]。
太极拳功法符合运动学规律,强调气沉丹田,主要采用腹式呼吸,配合气息引导,使呼吸程度加深加大,“腹实胸宽”的状态,对于维持肺系疾病患者肺间质弹性,锻炼呼吸肌功能,增加肺活量、改善肺通换气效果良好。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太极拳可作为强化临床疗效,提高肺功能及运动耐力的辅助运动方案。太极拳能在12周内改善COPO患者呼吸道症状、机体乏氧状态[13-15]。太极拳能缓解COPD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对咳嗽、咳痰症状亦有很大程度的改善作用[16-17]。杜舒婷等[18]证明太极拳能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COPD患者活动后喘憋等症状,效果优于缩唇呼吸。
太极拳为免疫系统疾病的康复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目的在于缓解疼痛与僵硬、改善关节活动度、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及四肢疲乏,减轻炎症反应等。Chang等[19]分析11篇相关文献结果得出太极拳能对身体功能和结构产生积极作用,有助于改善功能状态并提高机体活动参与水平。对早期AS患者,太极拳有利于改善睡眠质量[20]。
现如今的生活工作方式导致坐位时间延长,锻炼相对不足,现代人常出现关节炎、脊柱关节紊乱等问题。太极拳运动能实现运动整脊、关节,令脊柱、关节各系统处于平衡的健康状态[21]。Wang等[22]研究发现太极拳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物理治疗相似,且作用持续。谢辉等[23]发现太极拳可增强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本体感觉,增加肌肉力量,缓解疼痛。
太极拳对于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改善,防止跌倒及改善步态等具有重要意义[24]。Tao等[25]认为太极拳能提高老年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最大耗氧量,原因可能与练习太极拳增加心脏副交感神经控制和前额叶活动有关[26]。练习太极拳(2年以上)的老年人的肺活量、躯体感觉、平衡、前庭功能优于不练太极拳老人,跌倒频率下降,身体稳定性与反应力提高[27-28]。太极拳中一些特定招式可增强下肢肌肉力量和平衡稳定性,从而帮助帕金森患者进行运动控制,提升自我决策力,改善心理状态,促进社会参与[29]。Choi[30]发现12周太极拳干预后,PD患者手臂旋转功能、睁眼站立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明显提高。轻度PD患者经过1个月太极拳练习后UPDRSⅢ运动检查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得到改善[31]。黄豪[32]发现早期适度太极拳有利于PD患者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同时,已有文献证实太极拳治疗M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33]。
作为一项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太极拳对于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及胰岛素抵抗改善亦有不错疗效,可作为Ⅱ型糖尿病的辅助运动疗法。太极拳对糖尿病患者具体作用表现在降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等,并提高机体组织细胞膜上胰岛素的活性、减轻胰岛素抵抗,提高血钙(Ca)水平并改善骨代谢[34-35]。太极拳运动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还表现在提高人体骨密度T值,增加骨强度,降低骨质疏松、骨折发病率,因此对于绝经后女性及中老年人骨质疏松可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36-38]。
在癌症康复中,太极拳从生理和心理两角度发挥作用。生理上,太极拳可提高癌症患者的运动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心理上,太极拳主要能缓解癌症病患悲伤情绪,减轻其恐惧心理,促进睡眠等[39]。太极拳在癌症康复领域潜力巨大,通过练习太极拳来改善癌症生存质量将成为癌症患者日常康复的一部分。乳腺癌幸存者后续的治疗中常存在疲劳现象。Larkey等[40]对250名乳腺癌绝经期妇女进行6个月的太极拳训练,结果太极拳能减轻疲劳感,作用机制涉及到社会学和生物学等。Larkey等[41]在一项87例乳腺癌女性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中发现12周的太极拳、八段锦联合训练能有效降低患者BMI指数。晏利姣等[42]发现太极拳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乳腺癌患者肌力和肩关节活动度。前列腺癌患者接受放疗过程中常出现睡眠障碍和疲劳感,练习气功和太极拳能给予前列腺癌的患者更优质的睡眠[43]。Fong等[44]发现太极拳/气功改善了鼻咽癌患者的不良情绪和心功能。
除此之外,太极拳可缓解精神病患者精神病态及减少阴性症状和攻击性行为。Kang等[45]将精神病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独给予药物治疗,研究组进行社区基础锻炼结合太极拳的综合干预加药物治疗,1年后发现研究组患者的阴性症状和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太极拳动作绵延舒缓,柔顺灵活,协调连贯,目前在各类慢性疾病康复中治疗效果显著,应用亦越来越广泛。太极拳对心血管系统疾病具有改善心功能、降低血压的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具有改善肺功能、增加肺活量的作用;对免疫系统疾病可减轻疼痛,缓解炎症反应;对骨关节系统疾病可改善关节活动度等;对于神经系统疾病可调节心理状态、增强躯干平衡稳定性及预防跌倒;对内分泌系统疾病可控制血糖水平、改善糖脂代谢、减轻胰岛素抵抗;对癌症患者能极大提高自身免疫力,纠正不良情绪,提高生存质量等。此外,针对日常保健来讲,太极拳通过按摩腹部脏器促进消化,减轻关节肌肉疼痛,增强肌力,调节情志等等延缓衰老,使人延年益寿。
太极拳秉承中医阴阳相济、辨证统一的哲学思想,姿势拳法贯通一气、绵延相承,动中求静,有舒筋通络、调理气血、柔韧筋骨等康复作用。其作为一项安全、行之有效的锻炼方式,康复作用值得肯定。作为中华几千年流传最为广泛的养身功法,太极拳适合各年龄段人群使用,且锻炼时不受场地、气候等限制,随着人们康复意识不断增强,在传统康复和现代康复理念指导下,太极拳在疾病康复和预防中应用将更加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