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这片神奇、美丽、富有生机的广袤沃土,始终撒播着民族影视不断繁荣发展的种子。2010年,我国影视基地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鄂尔多斯转变经济发展思路,依托资源优势快速发展影视产业,推动全区影视业良性发展,同时带动地方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快速增长。
为创建影视文化旅游品牌,鄂尔多斯确立了先期建设市级影视产业试验区并将其建设成自治区级影视产业试验区的发展战略。试验区以蒙古源流文化产业园区为影视拍摄服务中心,形成影视制作、影视放映、影视旅游、影视资本、影视服务五大板块的产业格局,打造功能齐全、具有一定辐射力和重要影响力的影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基地。
确立产业发展思路 领跑自治区影视产业
蒙古源流文化产业园区以影视基地建设为载体,按照构建产业集群的理念和“搞试验、出政策、建基地、抓配套、招企业、引剧组”的影视产业发展思路,抓好精品影视项目,打造自治区首个也是唯一的大影视拍摄基地,争当内蒙古影视产业领跑者,实现“南有横店、北有蒙古源流”的恢弘目标。
加快推进“一城两基地”建设。园区借鉴国内外影视产业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加快推进北方民国城、海润影视基地、全国公安专项影视基地建设,完善蒙元文化景观建筑、摄影棚及配套设施,实现影视拍摄、制作一站式服務。
与自治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016年底与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园区创建内蒙古影视产业试验区。2017年8月9日,内蒙古电影集团影视创作基地、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影视拍摄基地、内蒙古电影协会创作基地、内蒙古电视艺术家协会创作基地在蒙古源流文化产业园区举行挂牌仪式。
提供一站式配套设施及服务。影视产业试验区着力提高全产业链服务能力,包括置景、群众演员、道具、餐饮、住宿、娱乐设施等,为影视企业提供影视拍摄、制作一站式配套设施及服务,同时还从注册、会计、税务、行政、融资等方面为企业提供“管家式”服务。
与北京电影学院共建基地。2016年底,北京电影学院鄂尔多斯教学创作实习基地、青年电影制片厂影视拍摄基地揭牌仪式在蒙古源流文化产业园区举行,北京电影学院将携手鄂尔多斯共同建设国际一流的全电影产业链基地,实现“草原好莱坞”的梦想。
孕育一部部影视热剧。为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编制的电视剧《北方大地》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档,电影《爸爸八岁了》《欲火青春》《走进鄂尔多斯》《母亲的肖像》《镜相人》《坐着火车上北京》,网络电视剧《梦境规划局》《尸语者》等先后在园区拍摄,《穿甲弹》已开拍,由曾志伟主演的《黄金七十二小时之友情岁月》已来看景,有了拍摄意向。
以园区为中心 打造全境影视拍摄基地
蒙古源流文化产业园区现有影视拍摄区占地面积4221亩,建设内容包括北方民国城、摄影棚、边塞小镇拍摄区、草原拍摄区、生态树林拍摄区、城外郊野拍摄区、土匪山寨拍摄区、野店拍摄区、明清军营拍摄区、元曲峡等。以蒙古源流文化产业园区为影视拍摄服务中心的鄂尔多斯影视产业试验区,结合自身优势,外景地涵盖鄂尔多斯全境,实现了民族影视产业基地建设新跨越。
为影视拍摄提供独特的自然风光。鄂尔多斯地貌类型多样,自然景观异彩纷呈,富有纯天然的影视拍摄资源,适宜多种题材影片的拍摄。许多著名影视基地都为鄂尔多斯独特的自然风光所吸引。
为影视拍摄提供优美的城市景观。康巴什区2012年成功获批国家首个以整座城市为载体的4A级旅游景区。城市建设风貌除表现出现代风格、民族气息外,还吸纳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风格,是影视剧拍摄最稀缺的城市景观资源。
为影视拍摄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鄂尔多斯大力推进旅游景点、餐饮、住宿、交通等发展,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建成高等级公路1473公里,109、210 两条国道呈十字型贯穿市域,并与周边110、107 等国道相连成网;建成铁路1280公里,形成“三横四纵”的干线结构;开通航线40条、通航城市44个,距离北京仅1小时航程,90%的影视剧组和影视人来源于北京。
大影视基地建设让蒙古源流更有活力。以蒙古源流影视基地为拍摄中心,辐射整个鄂尔多斯市,城市中独特的建筑、自然景观、旅游区等都成为影视拍摄外景地。鄂尔多斯影视产业试验区已经授予成吉思汗陵、响沙湾等旅游景区、医院、学校、酒店、商场、酒吧、公共文化场所、工厂等90余个外景基地“中国·鄂尔多斯蒙古源流影视城外景拍摄基地”牌匾。
影视为表,策马蹄疾。踏着全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节拍,沿着成吉思汗的铁马征程,带着蒙古文明的历史传奇,鄂尔多斯更加注重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注重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摸索出一条向集约型转变,推动影视业,加强影视基地向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多重转变的发展之路。
蒙古源流文化产业园区立志将大影视概念做强、做精、做长、做优,奋力打造内蒙古乃至全国影视创作、拍摄、推广等全链条发展的亮丽风景线。在我国影视市场中,蒙古源流这个新崛起的具有蒙元特色的影视城必将奏响新的主旋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