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号在暗物质探测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11月30日,我国首颗暗物质科学卫星“悟空”号成功获取了目前国际上精度最高的电子宇宙射线探测结果。
据悉,“悟空”号卫星在轨运行的前530天共采集了约28亿高能宇宙射线,包括150万例25GeV以上的电子宇宙射线,并且首次直接测量到电子宇宙射线能谱在1TeV(能量单位)附近的拐折。基于这些数据,科研人员成功获取了目前国际上精度最高的电子宇宙射线探测结果。
科学家表示,该拐折反映了宇宙中高能电子辐射源的典型加速能力,对判定部分电子宇宙射线是否来自于暗物质起着关键性作用,一旦该精细结构得以确证,将是粒子物理或天体物理领域的开创性发现。
“深海勇士”顺利交付
11月30日,中国4500米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正式验收交付,预计在今后30年里服务于海洋科考。
“深海勇士”号拥有目前世界先进的控制系统。除了自动驾驶、紧急制动、防止漏水以外,该潜水器控制系统最牛的设计就是自带导航,可以实现大海捞针。同时,它能够实现诸多高级指令和功能,拥有目前国际一流的潜水器大脑和神经。
中巴经济走廊卡西姆港燃煤电站首台机组投产发电
11月29日,中巴经济走廊首个落地大型能源项目——卡西姆港燃煤电站首台机组于当日正式投产发电,这标志着中巴经济走廊早期收获项目中的又一个重大能源项目进入实质性生产阶段。
卡西姆港煤电站采用两台世界先进的660兆瓦超临界燃煤机组,使用海水二次环流冷却和海水淡化补水等环保措施,建成后将为巴基斯坦400万家庭提供清洁和廉价能源。
液态金属或将带来计算机的变革
液态金属,在普通人看来,它可能是体温计中流动的水银,可在科学家眼中,它则是未来计算机变革的核心材料。
近日,我国科研小组在国际上率先将液态金属与量子器件及计算技术联系起来:试图通过改变外界环境,借助对液态金属状态的控制,以它在不同状态下的导电差异作为可控逻辑计算单元。比如,借助温度调控装置,改变液态金属所处的环境温度,使其在固液两种状态之间切换,把固态定为‘1,液态定为‘0,以此为基础构建基于液态金属的记忆与逻辑单元,甚至计算系统。
新型人工肌肉让机器人变“大力士”
11月27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报告称,一种新研制出来的人工肌肉可以让机器人变“大力士”。
据介绍,该人工肌肉由一层密封的“皮肤”材料包裹着“骨骼”构成,里面填充空气或水等流体,其中的“骨骼”受折纸艺术启发利用折叠结构设计而成。工作时,通过改变密封“皮肤”中的流体压力,例如抽气充气或抽水充水,就可以让人工肌肉做出伸缩、弯曲或扭转等动作;通过设计各式各样的可收缩“骨骼”结构,就可以实现千变万化的“肌肉”运动,从而用来驱动不同设备,制造各种用途的机器人。并且此种新型人工肌肉可產生的力量巨大,可提起自重1000倍以上的物体。
土卫二存在地外生命?
11月6日,英国《自然·天文学》杂志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称,科学家通过建模发现,在土卫二疏松多孔的核心内,潮汐力作用产生热,使其内部海洋能维持几十亿年。而这个全球性海洋存在的时间之长,足以形成孕育生命的条件。
“卡西尼”号探测器帮助科学家确认了土卫二上存在生命必要元素——水、有机物及能量来源,证实了这颗星“几乎具备生命所需的所有条件”。最新模型表明,土卫二疏松的岩质核心内的潮汐摩擦可以解释“卡西尼”号观测到的土卫二的所有特性。不过,未来还需要对土卫二进行进一步观测,才能更全面地了解这个“海洋世界”的宜居性。
核能或将成为未来太空探测的核心动力能源
新华社日前报道,俄罗斯国家航天公司发起研制用激光给在轨卫星充电的“轨道核电站”,遭到质疑。而事实上,在太空中核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有望在未来成为太空探测的核心动力来源。
目前,技术上论证的比较充分的核动力火箭方案主要有两种:一种为热核火箭,利用核反应堆产生的热量,将来自燃料箱的液氢加热到将近一万摄氏度的温度后喷出,以强大的气流推动火箭。此时,液氢并不充当燃料,而只充当产生动量的推进剂。
另一种方案,则是将新兴的电推技术和核技术结合在一起的核能电推火箭。这种火箭首先利用核能产生的热量,将液氢等推进剂电离到等离子体态。再利用核反应堆发出的电能,用电磁力加速等离子体,产生巨大的推力。由于等离子体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可以加速到极高速度,甚至接近光速,因此这种火箭可以很快加速到星际旅行所需的速度。
科学家发现最快进化物种
最新研究发现,一种被戏称为“大鸟”的鸟类仅两代之间就完成了新物种的进化。
这种奇怪的新鸟实际上是来自Espanola岛的一种大型仙人掌雀,那里距离达芙妮大岛有100多公里远。因“大鸟”不能飞到很远的地方后返回,被迫降到达芙妮大岛,并与当地物种中地雀交配,从而创造了全新的“大鸟”谱系。这种显著而快速的进化是通过生殖隔离来实现的,由于这个孤立的群岛所提供的独特环境,使得新物种的进化仅在两代间就可以完成。
“向阳红01”船获得形态奇特的玄武岩
11月6日有媒体报道,“向阳红01”船在南大西洋海底获得形态奇特的玄武岩样本,如呈现出麻绳状、树枝状、石钟乳状等。
据介绍,南大西洋海底洋中脊裂谷是地球上火山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岩浆由洋壳喷出后冷凝形成熔岩。由于岩浆的成分、黏稠度及流动速度等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熔岩构造,呈现出不同的岩石造型。通过岩石样本的表观特征,可以推断它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如麻绳状是具有一定黏度的岩浆在流动过程中冷凝而成;石钟乳状可能是在岩浆冷凝过程中气体因封存形成空穴,岩浆受重力作用影响下滴形成。(编辑/泽伟)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