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法 (1692—1766),字世垂,一字圣泉,晚号定斋,清朝贵州安平(今平坝县)人。清代乾隆年间著名学者、治水专家。一生著述颇丰,内容涉及哲学、政治、水利、诗文、教育等诸多方面。所著《易笺》共八卷,为世人所称道,也是贵州唯一入选《四库全书》的学术专著。清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秋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刑部河南司郎中,顺德和登州知府,山东运河道、江南庐凤道、淮扬道,大名道。为官清廉,悉心研究治河方略,以亲身体验著成《河干问答》一书,总结了历代治河经验,对后世治理黄河、淮河、运河有重要参考价值。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河道总督白钟山被弹劾,陈为之辩解,被革职发配新疆。到新疆后,他见当地无水井,乃亲自踏勘,掘地得泉,人民感其恩,取名"陈公井"。后遇赦归里,潜心治学。主讲贵山书院廿余年。陈法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逝世,享年75岁,陈法之后,其家族中历代人才辈出。
陈 蕴 瑜(1900—1938), 又名陈怀珍,平坝县天龙镇人,1900年2月2日诞生于平坝县天龙村。1938年5月,时任国民党第八军一O二师三O四团团长的陈蕴瑜率部参加徐州会战,在砀山韩道口与日军恶战,不幸以身殉国。
1916年,其从贵州省模范中学肄业后,考入贵州省陆军讲武学堂第二期,1919年毕业后,历任排长、连长、参谋长等职。在担任军职的同时,陈蕴瑜还先后兼任贵州省黔西、织金、水城、正安、思南、威宁等县县长。1938年5月,率部参加徐州会战,以身殉国,牺牲时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军一O二师三O四团团长。1986年,贵州省人民政府追认陈蕴瑜为革命烈士并颁发革命烈士证书。2015年,陈蕴瑜名列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张有谷(1905—1989),平坝县夏云镇人,云南航空学校第1期飞行科毕业。1927年入国民革命军航空队任职,曾参加北伐,1931至1936年任航空第1队指挥官、空军第3大队上校大队长等职,抗战爆发后任空军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1939年至1941年间,他先后任航空委员会军令厅少将副厅长、中央空军军官学校教育长等职,1944年赴云南任云南省防空司令部副司令,后任云南省宾川县县长,1948年5月任云南省第10区(鹤庆)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次年任云南省保安司令部参谋长,12月9日在昆明参加起义,任昆明机场司令。后任解放军牡丹江第7航空学校副校长,陕西省林业厅副厅长,陕西省政协常委,全国政协委员。
黔中人才辈出,他们就如同香樟树一样挺拔,撑起了平坝的脊梁。
张恒兹(1904—1948),又名啸天,平坝县夏云镇人,生于一小商人家庭。十岁入本村小学读书,毕业后随父经商。后因家中屡遭变故,他离乡谋求出路。1934年到贵州军阀王家烈部当兵,1935年春在贵阳保安团教导总队受训期间,经李光庭、喻雷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地下党贵州省工委军事工作小组成员,安(顺)、紫(云)边区党的领导小组负责人,在安顺、紫云、长顺、镇宁等县长期坚持地下斗争。1948年3月被捕,同年10月10日被国民党反动当局杀害。
孙 铭 勋 (1904—1961), 贵 州平坝人,我国早期幼儿教育家。早年从事幼儿教育与幼儿心理研究。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贵州等地从事地下工作。解放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部研究员、西南师范学校副教授。1961年逝世。
邹慧珍(1914—1968,原名邹以文,曾用名邹明,江苏省武进县人。她从一名童工成长为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她的生命中最光辉的岁月是平坝进行革命活动的时期。她与丈夫孙铭勋一起在重庆、贵州平坝从事地下工作,解放后先后任平坝县团县工委妇女委员、平坝天龙区副区长、安顺专区民主妇联委员、重庆市第四区妇联委员、重庆市第四区八桥乡乡长等。“文化大革命”运动中,邹慧珍受到错误批判身心遭到严重摧残,于1968年11月14日晚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