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毛
从事记者职业8年,我曾经在凌晨三点起床,去山上等待新年的第一场日出;跑过车祸现场,看到一片狼藉和满地鲜血;也做过卧底,揪出黑恶势力分子……作为记者,这些都是我必须经历的日常。
进入记者这个行业全是因为大学专业课老师在我们毕业时说的一句话,他劝我们一定要尝试:“看不同的风景,听不同的故事,了解不同的因果,拓展生活的疆域。”而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很简单,就是长见识。
作为刚毕业的学生,大家都懂得增长见识和拓展人脉的重要性。那时候很多同班同学考了公务员,我和极少数同学选择了记者这一职业。
2008年前后,我进入东南沿海的一家省级媒体工作,那时候纸媒还处在黄金年代,上班不用打卡,收入也不错,虽然工作内容相对来说比较辛苦。如果那时候有计步器的话,可以算出当时我每天走的路基本都在两万步以上。
起初我負责都市新闻,需要面对各种家长里短、车祸现场。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女士骑电动车被渣土车卷到车底,她在车轮下度过了人生最后的50分钟,现场鲜血淋淋,很多人不敢靠近,但是身为记者的我必须冲在第一线。
车轮下的女士的老公拿着手机对她说:“你想听谁的声音,我给你拨。”现场的我们都忍不住哭了。回来后写稿,交完稿躺在床上才逐渐回过神来,之后做了好几个月的噩梦——第一次看见人体组织散落满地,心里感到恶心想吐,事后才知道害怕。
跑都市新闻和民生新闻的那几年,我的工作节奏快、强度大:每天清晨起床,忙着找选题;早晨九点开会报选题,定采写思路,此后再去采访写稿;晚上六点截稿,七八点盯着编辑排版;如果遇到比较大的稿子,晚上十一点甚至深夜下班都是常事。
辛苦总有收获,当记者长见识、拓人脉是肯定的。8年来我几乎采访遍了所在城市的名人,从各种专家到企业家,再到“网红”等稍微有名的人,因此遇到大小事时,总能找到对应行业内的人,不管是大事小事,总有渠道找到人来帮忙,这也是做记者的收获。
当然,更重要的收获是记者可以帮助很多人,影响很多人。我帮过很多患上重症的人们,看过很多人情冷暖——见过为了治好孩子的白血病,白天帮人家洗空调,夜晚摆地摊卖玩具的孩子父亲;也见过孩子还在病房,奶奶和姑姑卷着好心人捐的二十余万款项逃跑的阴暗事件。印象最深的一次,大约是2010年前后,某天清晨我忽然接到一个莫名其妙的电话,称附近一个县有一对父子,父亲患有精神病,住在破庙里,长期衣食无着。我按照线人提供的电话号码打过去想问细节,却无人接听。周末我和几个朋友循着模糊的地址,开了三四个小时的车,一路跟村民反复打听,还真的找到了这样一对父子。他们的居住条件比较恶劣,住在乡下路边上的一个供奉神龛的小棚子,没有门,遮风避雨都很困难。这个孩子的父亲有严重的精神疾病,母亲很早就离家出走,家里连水都没有,他们只能捡旧的花生油桶来存水,然后将其藏在附近的树丛里,做饭用米是政府给低保户的救济,肉菜全靠乡民们施舍。
借助媒体的力量,我们最终督促当地民政部门帮这对父子盖了新的房子、办了户口,也有很多热心人给这对父子捐了钱,让孩子顺利读了书。现在这个男孩子已经十七八岁了,读着技校打着工,有点小存款,生活向着好的方向发展。这应该是我记者生涯中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
当记者的8年,我保持着每周起码读2本书的习惯。一个优秀的记者不仅要成为一个博学的杂家,还要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采访和写稿时,我经常怕自己的学识不够用,见识不够广,不能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挖掘真相,职业焦虑感很重,所以需要时时学习,让缺乏知识的恐慌感督促自己不断进步。
结语:用智慧之笔讴歌美好,用心灵之笔记录人生,用公正之手揭发丑恶,用仁慈之心传递美德,这就是记者的工作。他们用镜头捕捉真实的生活,发现世界的美好;用话筒采访事实的真相,鞭挞不公和丑恶;将灵魂奉献给自己钟爱的事业,承担守望社会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