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现状及改革探索

2018-01-10 11:56邹敏
祖国 2018年22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高职院校策略

摘要:课堂教学作为高职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是影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关键因素。本文汇总分析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现状,对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对如何改进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现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出改进策略。

关键词:信息 高职院校 课堂教学 教学质量 策略

我国高职教育正处于以改革求取更大发展的新时期。教育部长陈宝生曾经提出“坚持内涵发展,加快教育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掀起‘课堂革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堂教学作为高职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是影响高职学院内涵建设的关键因素。因此,高职院校必须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利用具有感知化、个性化、智能化特点的现代信息技术,系统地、创造性地改进课堂教学固有模式,推进教学创新,促进有效教学,进而达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一、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

通过改革课堂教学,将课堂教学建立在问题导向的基础上,打破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实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自己探究知识的能力和思维技能,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目标。其次,鼓励高职教师在重视课堂教学中学生知识建构和技能水平的同时,对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改革进行更积极深入地研究探索,实现教师能够掌握并运用先进的教学技术、教学媒介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最后,高职院校通过课堂教学改革,能够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二、高职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主体意识淡漠,教学管理以“他律”为主

主体意识是高职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对客观事物的自觉把握和超越的意识。提高主体意识有助于高职学生自身素质、能力及社会适应力的提高。目前,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薄弱、职业定位了解匮乏、就业盲从,学习目标盲目,从而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中欠缺反思、自觉提升综合能力和素质的积极性、主动性,再加之目前“就业难”的社会现状,加深了高职生的自卑和焦虑心理,阻碍其未来的积极规划。与此同时,为保证教学效果,教师通常采用教学秩序管理的思维,为保障知识、技能地灌输及教学进程的有序推进,教学管理主要以控制和纠正学生行为为主,导致学习者始终处于“他律”状态。

(二)忽视学习者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

高职教育以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但一些高职院校对此目标的认识,仅限于将高职教育等同于知识(技能)传授上,教学中更注重专业知识的讲授与工作技能的强化习得,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和方案中缺少对学习者综合职业素养(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职业技能、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育。最终导致课堂演变为技能加工流水线,学生成为课堂系统加工的产品,学生虽然达到了企业应试性的上岗要求,却未能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不能有效支撑企业发展需求,影响个人职业生涯长期发展。

(三)课程体系建设迄待完善

课程体系的建设包括课程设置、课程资源和课程管理等内容。目前高职课程体系中,以必修课为主,选修课较少。学生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不到20%,实施分层分类教学的课程占当期课程总数不到10%。学生的选课权和选择学习机会少,无法满足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需要。其次,高职院校设计、开发的教学资源一直以注重流程的工业化教育理念为主,重视系统性、结构化的预设性资源,忽视动态、创生的生成性资源的挖掘与利用。预设性资源具有系统性,可有效服务于显性知识或技能的传授与习得,但同时也是禁锢的。预设性学习资源禁锢于教师思维,禁锢于课程目标,禁锢于教学评价,随着教学进程的推进、社会需求的更替,最终导致其固化而失去生命性,无法有效支撑学习的需要。最后,在课程管理上,一些高职院校为抬高学生毕业就业率,硬性划定课程及格率,不按教学规律,违规调整课程评分标准和构成,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平时的课堂学习投入。

(四)教学形式以“大班教学”为主,教学评价局限于“诊断终结”

目前,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还是以大班教学为主。由于大班教学是在相同的时、空间条件下,采用同步传授式教学法施教,存在不利于授课教师控制课堂;由于学生被关注机会和时间减少,难以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教学老师的精力有限,差生容易被边缘化等弊端。导致学生在实践环节,无法实现知识和技能的熟练迁移。

高职课堂教学评价是指对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客体对象所进行的评价活动,其评价范围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具有反馈教育教学质量,激励教师成长,引导学生发展的主要功能。时下高职课堂教学评价还是以教师为主体;评价方式“重终结、轻过程”;评价内容“重技能、轻素养”;评价标准“多主观、少客观”。学习评价丧失促进学习者发展、指导教学改进的作用。

三、高职课堂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通过职业要素分析、阶段目标分解,加深学生对职业的了解和定位

对职业的了解和定位有助于提高高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对影响职业选择的重要要素:职位与职责、职业环境、职业发展与前景、待遇以及对休闲与生活影响的相关分析,以采访个案的形式引发学生对将来可以从事工作的思考,以信息化智慧平台直播连线方式访问职业同行,从被采访人的工作心得、职业现状和未来发展方面加深对职业的了解。同时,指导学生将职业生涯长期规划目标分解成阶段性的、容易实现的短期目标,譬如某课程的成绩提升、职业技能的掌握、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等量化指标,辅助学生分析、判断进程与目标的差距,可以增加高职生的成功体验和动力,有助于提高专业技能和下阶段目标的实现。

(二)优化课程体系,强化课程建设质量

优化課程体系,通过建立信息化教学平台动态地了解社会人才需要,围绕职业发展、综合素养、课程质量、持续学习的要求,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标准。建立开课准入制度,对新开课程要加强集体研讨和磨课。允许学生先试听课程,再进行选课学习。建立课程定期调整和完善制度,促进课程及教材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深化实践教学方法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次,必须全面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且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不低于30%,给学生更多的选课权和选择学习机会。为此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学分认定制度,以必修和选修学分作为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要求的标准。第三,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学校应根据学科专业特点,按照相关专业群设立跨学科、跨院系的基层教学组织。基层教学组织应涉及每位教师、每门课程,并且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教学咨询、教学技能竞赛等活动,建立和完善基层教学组织定期活动制度及考核制度。最后,高职院校每年应设立课堂教学改革项目,改革重点围绕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展开,充分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及辐射作用。

(三)完善课堂教学制度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制度可从创新课堂教学激励、考核和成果推广机制加以改进。建立健全奖励激励制度要求围绕培养教学名师、新秀、优秀教学团队及教学基层组织等,在对外交流学习、骨干教师培训、基层挂职锻炼、职称评聘时应向其倾斜,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创新。同时,各地教育主管部门也应加强指导和推动课堂教学创新工作,建立高职院校校(院)长年度教学业绩考核制度,把开展课堂教学创新工作纳入高校教学业绩考核,每年挑选5至10所示范校进行宣传推广。

(四)积极推动小班化及分层教学,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教学实践发现小班教学时,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学生更有机会参加社交活动。对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技巧及人格发展的作用颇为显著;教师更能关心学生,注意个体差异,师生之间也能彼此尊重,教室气氛较为良好,这些都是大班教学无法达到的效果。因此,高职院校应不断加大小班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同时积极推进分层教学。高职院校应鼓励和指导教师,按课程目标、专业标准和难易程度分级开课,为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学习机會,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身兴趣、特长及职业取向的学习层次,方能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必须以过程性考核为主。通过营造全程紧张教学过程,一方向针对学生平时松懈,期末紧张的教学状态,课堂教学方式粗糙,课堂教学过度注重知识的单向传递等问题,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态度和方式,提高学习和实践能力,促进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过程性考核使老师真正回归服务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考核形式不再单一化,而是由平时作业,综合性作业,团队作业、课堂专题讨论、测验、教学实践活动等多种考核形式相结合,从而丰富了考核形式。

参考文献:

[1]郭福春,米高磊.智慧教育推进高职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6,(11):108-110.

[2]张峰.浅谈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现状与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12):99-100.

[3]吉顺育.大学课堂学生消极行为成因与对策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3,(10):99-100.

(作者简介:邹敏,硕士,副教授,湖南现代物流职院,研究方向:会计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高职院校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