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国社会语境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技术飞速发展、制度理念日新月异,然而先进性背后是由上到下的结构重组,人与人之间的依赖打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破裂,个体价值判断受到冲击,逐渐积聚为社会价值规范系统问题,个体甚或文明的意义失落。简言之,社会文明面临精神危机。而驱散表面的“烟雾”,终极问题在于“关系”的处理不当。本文从儒家伦理中微观一角“师生关系”入手,试图为“人”之“关系”处理寻求借鉴,以期融合传统价值与时代话语。
关键词:儒家 师生观 危机 对话
一、孔门师生状
《论语》开篇第一章第一句即“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绪言即通过描绘不同场合、情境之下的得体回应,以一片和谐之景从学习角度阐明君子之要求。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表示:“朋,假借也,表示群鸟聚在一起的情形。”所谓“同门、同师为朋”,由此可见,孔门师生及同门之间一开始的基调便是和谐。
当然,《论语》中提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意即广泛的人际交往中形成的不稳定的学习關系,并未形成传统意义上的“师生伦理”,本文暂且不作讨论。专就孔子与其弟子关系处理而言,大致可用几个关键词概括:位平、境通、志同。
(一)位平
所谓“位平”,并不是泯灭师生之界限,丧失对师长的尊敬,而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平等交流、教学相长,即师生在深层意义上的平等。固然儒家强调“礼”,强调尊师重道,但就其深层设定来看,正如上文所提,孔子所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是老师,但他首先承认自己是学生,要不断取人“善者”而从之或择人“不善者”而改之。在此前提下,孔子授习采用互动式交流法,师生同坐、同游以论道。如第五章《公冶长》中孔子与子路、颜回谈论各自的志向,孔子曰“各言尔志”,给予弟子充分自由的表达空间;弟子言“愿闻子之志”,就是孔门师生平等交流、互动式教学之例。孔子从不端持师道权威,而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为政》),他尤其注重学生中的不同意见及声音,并将此作为共同进步的基础,而对学生“对吾言无所不悦”(《论语·先进》)的态度大加斥责。例如当子贡向孔子请教:“贫而无谄, 富而无骄, 何如?”孔子的回答是:“可也, 未若贫而乐, 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学而》) 师生二人彼此切磋讨教,相互启迪,便是孔门师生开放平等关系、理解接纳之势的典范。
(二)境通
所谓“境通”,即“境遇相通”,指面对异己之不同遭遇时的感同身受,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年谱》陆九渊),设身处地是“爱”的前提。孔子师生仁爱共济,感情笃深,这不仅是孔子获众多弟子追随的重要原因,也是孔子给学生上的重要一课。这份“通”体现在生活与教育的各个角落。例如孔子客观理解公冶长,《论语·公冶长》中孔子认识到其“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并将自己的女儿嫁于他;又如孔子如家长般深切爱护学生,《论语·先进》中孔子因颜渊之死而“哭之恸”;在教学活动中,孔子细致深入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把握其独特性,如“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 由也彦。”(《论语·先进》)并且孔子站在学生角度由浅入深循循善诱,而不是站在长者角度的空泛阔谈。如《论语·宪问》中孔子对子路“问君子”的回答:从“修己以敬”到“修己以安人”再到“修己以安百姓”,层层深入以期子路更好领悟;并且孔子善于因材施教,同一问题对不同学生作出不同指导。如不同弟子提出“闻斯行诸”之问题,孔子根据不同的性格特点及不足之处作出不同回答。子路之“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之“闻斯行之!”加上孔子对不同弟子作出的“仁”的不同回答,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三)志同
所谓“志同”,即“志道相同”。在平等交流、互动启迪、仁爱共济基础上,孔门师生追求共同的道德境界,追随真知正义。孔子尤其注重为人师表,《论语·颜渊》中“子帅以正, 孰敢不正?”孔子以身作则,以己之“正”率学生之“道”。孔子有所戒绝,《论语·子罕》中,“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有所追求,有志于“仁、义、礼”,有志于勇,有志于“君子不器”(《论语·为政》)……最终达致“大同天下”,“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礼运》)但孔子不是“填鸭式”灌输一己之价值观与学生,而是以身作则、以身正道之后的自然吸引,或者说儒家之志是孔门师生在互动交流中共同积淀不断完善的。正如《孟子·公孙丑上》中评论:“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二、微观到宏观:现实之摹写与运思
(一)摹写现实
联系社会现实危机,市场逻辑泛化,价值被外化为“物”,用“多少”而不是“好坏”来粗暴评判。世间万象纷繁复杂,社会和人却难逃“单向度”的命运——人们虽然过上了舒适、优裕的物质生活,其精神生活却是贫乏的、空虚的。人们对“意义”呈现前所未有的焦躁探寻正是意义丧失的铁证,正如尼采的呐喊:“呼唤意味着缺少。”生命的意义,成为一个真正空泛而无解的问题。
除此之外,处在转型跨越时期的社会,各领域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尤其是精神危机。“贵族”文化尽失,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更高、更快、更强”的强者逻辑成为“共识”,乡村被裹挟进城市,传统建筑让步于城市大道;“老人该不该扶”引发社会论战,道德准则成为自我标榜的工具,金钱绩效成为万事万物的衡量标准,绿水青山难敌金山银山……当然危机存在,应对之策也在路上,相关深思从未停止!
(二)现实运思
驱散表面层层烟雾,归根结底在于“关系”的处理不当。“人”不是高度抽象的先验理性也不是形而上的存在,而首先应该是活生生的“在世者”,是“活”的过程。但人从不能单独存在,而必须借助于外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又是“关系”的载体,其形态是以“人”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关系网”,因此重新审视人与自己、与人、与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模式,对危机转化大有裨益,孔门师生关系处理便能为我们提供一面镜子:
1.位平
位置相平是对话的前提。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人之为人,一半是动物一半是神,前者乃因为人均有“食色”之欲,后者乃因为人之“动物性”有所节制。每一个人都应该认识到自己首先是“人”其次才是“我”,共处于世,我你他都是同行者,平等而无差。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改善人际关系的前提。
人来自于自然界最终归于自然界,可以绝对地说,人之一切均倚仗于自然界。那在自然界面前不妨打破“万物之灵”的骄傲,以自然为师,尊师重道的同时,不惮权威,与自然互动式交流,共进式发展。
2.境通
感同身受是仁爱的基础,“深有同感”应该是“出手相助”的最大动力。孔门皆有志于“仁”,所谓“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仁”是从“亲”到“民”再到“万物”的推扩,是包括对己之仁、对人之仁、对物之仁、作为本体之仁的一整个动态体系,所以“如何推扩”或者“如何境通”就成为问题。我认为“对己之仁”是基础,唯有修己之身才有可能肯认“类”,进而推至“万物”;唯有自身认知提升,自身感情培育,才有满溢至他者的可能性。因此要想互助共进,必要感同身受,必要首先修己。
3.志同
志趣相同是结伴而行的保障,唯有共同的旨趣才可构建牢固的命运共同体。孔门共同的追求构建了牢固和谐的师生共同体,在共同志向的指引下师生同心同德各尽其力;同理对未来共同的期许将构建紧密坚固的纽带防线,在价值取向日益多元的今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梦想势必成为改善社会现实危机的精神指引以及防护剂。
综上,错综复杂之局面可落实至“关系”之处理。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主干,其伦理体系积淀而成为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之血液。在当今现代性精神危机语境下,关键在于能否从传统儒家伦理体系本有的内容中引申出具有现代价值的伦理内涵。本文旨在从微观角度的孔门师生关系处理为现实危机之转化提供有益运思,但其深层价值仍待我们挖掘、深思。
(作者简介:李俏,东南大学本科生,专业:哲学与科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