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江+++++盛国良
【摘要】:森林病虫害对于林业发展的危害非常巨大,一旦大规模爆发,不仅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也会给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而在新形势下,传统以事后补救为主的防治策略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需要及时进行改进和创新,以保证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性。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出现问题;防治措施
引言:
林业的发展不仅有着维持生态环境平衡的作用,还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但虫害问题的存在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着我国林业的发展,为了保持我国林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必须加强对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找出造成出现虫害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关防治措施,提高林区的生产和收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1、林业管理中病虫害防治技术的重要意义
病虫害防治技术的选择和应用对林业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基础防治技术是从林木的选苗和种植期间进行防治,从根本上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控制病虫害的传播和扩散;监测预报技术有利于对森林的全方位监管,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并减少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化学药物防治技术能够快速、有效地防治病虫害,且操作简单,能够及时控制病虫害的繁衍和扩散,但容易产生耐药性,造成农药污染;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是可持续发展的防治技术,不会影响林区生态环境,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缺点是见效慢。
2、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
2.1防治措施不当
一直以来,人们在防治林业病虫害时,都呈现出对化学农药过于依赖的态势,尽管从短期而言,运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的成果较为显著,但从长远来说,这种方法会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运用化学农药来防治林业病虫害,除了能杀死有害的病虫之外,也会使其他有益的生物受到损伤。化学药剂的持续使用,会让害虫逐渐形成抗药性,药剂杀害非目标生物之后,林区生物多样性会遭到严重破坏,害虫面临的天敌迅速减少,原来的次生害虫会渐渐演变成为主要害虫,危害到林区的生态系统,甚至有可能损伤到林区的自我修复能力。同时,过度使用化学药剂,还会污染林区环境,造成林区生态恶化。在目前的林业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采用的防治药剂与器械和林业的实际特点并不相符,无法取得良好的防治效率。人们的防治工作并不是出于主动,而只是一种被动措施。
2.2病虫害种类多,发生面积逐渐扩大
目前我国的病虫害种类一直在增加,有些是由外地传入,有些是本地变异,而且一些次要害虫逐渐上升为主要害虫,使病虫害的发生不断增多,部分地区发生较为严重的一些病虫害至今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受气候和环境变化影响,以及人造林面积的增加,特别是单纯林面积的增加,森林病虫害的发生面积一直居高不下。
2.3其它因素的影响
在林业的虫害问题当中,处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原因外,还存在着一些可能引起林业虫害问题的因素,这也是林业管理工作中必须重视的内容之一。例如:林业管理机制缺乏完善,导致管理过程出现很大的漏洞;基础设施不够健全,无法完全按照管理标准进行林业的病虫防治;国家对林业害虫防治的政策法规的明确度不足,导致实际的林业管理工作得不到有力的政策支持等,这些都是引起林业管理中虫害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
3、我国林业管理中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3.1做好病虫害预报
林业部门应该在辖区内的森林资源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起能够覆盖全区的森林资源实时监测系统,结合调查监测数据以及病虫害爆发的历史记录,了解区域内常见病虫害的动态变化,及时发出森林病虫害预报,为病虫害的尽早防治提供良好的保障。
3.2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病虫害治理效果
我国每年由于资金投入不足造成病虫害治理不及时的林业面积达6.67万公顷之多,针对这一问题,相关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和对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扶持,在林业病虫害的治理中使用高效工具且治理及时。同时林区的林木质量也决定病虫害的扩散程度,营林工作人员要加强林木的培育,并做好日常管理,通过建立检测体系,将病虫害的种类和数量、发生规律以档案记录,通过生物防治手段进行无污染、低成本和高效的防治。生物防治可以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控制害虫繁殖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化学物质对环境的污染,起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作用,且治理效果良好。
3.3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1)营林技术防治。由于大部分林业病虫害都需要依附在寄主植被上,才能维持生存,所以,利用病虫害的依赖性,开展抗虫育种,增强林木的抗性,对于防治林业病虫害大有裨益。同时,调整原有的施肥、播种方式,也能起到显著的防治病虫害的效果。(2)生物防治。这是最重要的一种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措施之一,和传统的化学农药防治措施不同,生物防治具有更好、更稳定的防治效果,并且在防治过程中不会残留有害的化学物质,能够维持林业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在防治林业病虫害中已经得到了普遍应用。(3)物理机械防治。对于一些具有假死性和群居性的林业害虫,林业工作者可以利用其产卵、化蛹和越冬期间,人工捕杀这些害虫。此外,林业工作者可以根据害虫习性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物理防治措施,以期获得最好的防治效果。(4)化学防治。化学防治主要指的是通过喷洒化学农药的方式进行林业虫害的防治,由于使用化学药品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所以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应尽可能地选择污染小或无毒害的化学药剂。就目前来说,主要使用的化学农药有爱福丁、锐劲特、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这些农药又可以分为铲除剂、保护剂和内吸剂3种。其中,铲除剂主要是进行病原物的直接杀灭;保护剂则主要是用在林木的保护上,避免林木遭受虫害的破坏;而内吸剂则是让植物吸入内部,从而进行病虫害的抑制和消灭。
结束语:
森林病虫害是我国森林保护工作中非常棘手的问题,对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病虫害在影响林木生长的同时,还减少了林业的经济效益,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林业部门要加强林业建设工作,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和病虫害发生的几率、规律等制定有效防治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加强防治人员的业务培训,以期从根本上提高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屈宏胜,屈俊文.现代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分析[J].北京农业,2015(19):147-148.
[2]王学丽.林业管理中虫害防治技术的重要意义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