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剧场里观众席照明灯隐去,台上的灯光一点点亮起,李宗雷走进了一个世界。
那个世界里,他是《新原野》里的乡村糙汉子;是《茶馆》里曾心怀天下却心灰意冷的革命者;是《哈姆雷特》里思索着生存与毁灭的王子;是《海鸥》里发须皆白、八面玲瓏的医生……他看遍了大千世界,人情冷暖。
随着舞台的灯光一盏盏熄灭,舞台上的脚步也一步步退去,直到他离开了“那个世界”,将震撼与触动都留给了舞台外的观众。
这就是李宗雷——在走上梦想的舞台前,他为它,已经准备了大半生。
李宗雷第一次接触表演,是在中学的一次文艺汇报演出上。作为班级的文艺委员,他排演的一个小品,在校级舞台上拿了奖。那时候他觉得,演戏真是一件又威风又有趣的事情!
让他真正意识到戏剧之美,是高中时,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观看的一场演出。散场后,一种名为“震撼”的心情在他心中激荡着,久久不能散去。他第一次思考起来:舞台与观众席之间隔着那么远的距离,强烈的灯光已经“融化”了演员的面部细节,为什么他的心还是会跟着剧中人物不断浮沉,为他们的命运不断悲喜呢?
他迫切地想知晓答案,那一刻,他想站上这个舞台,靠得再近点,看得再清楚点。带着这份心情,他考进戏剧学院,跟随老师进行系统的“声台行表”的训练。毕业后,他又去上海话剧中心实习,再后来,李宗雷参加话剧的剧组选拔,正式进入这个行业。
李宗雷告诉我们,有的剧目整场演出下来,足足有8个小时,对演员的体力和状态都是“极限挑战”。
即便是一台100-120分钟的普通话剧,剧组的演员至少要排练1-2个月,每天的排练时间不会少于10个小时。
排练前,每位演员都要先进入角色,与演对手戏的演员对词。进入正式排练后,他们要先排演全场,再拎出重点片段,在一遍遍重复的排练中找到状态,磨出细节,直到这段被无数次打磨后的片段终于完成,才会开始下一个片段。
如此往复,逐个打磨。
之后,剧组还要整合在一起,集中排练四五次。等排练到一定程度后,就把排练场地从排练室挪到剧场里。这时,灯光组、舞美组就会加入,所有工作人员合成彩排。直到剧场里的排练成熟之后,才能正式开演。
李宗雷说,所谓的心力挑战,并不是指熟记剧本,牢记台词,而是对剧本的把握度、对台词的诠释力。
这就要求每一位话剧演员拥有扎实的基本功:良好的功底能让他们在舞台上表演自如,即便遇到舞台事故,也能及时救场。
剧本相当于故事,它的重点是在舞台上完善一个故事,至于故事里的角色,并不会有太过详细的诠释。这个时候,如何让角色活灵活现,有血有肉,更多得依靠演员的专业素养——肢体的放开、声音的顿挫还有戏剧节奏感的培养,都包含在其中。
这种素养,可以通过个人的爱好来实现。例如,有的演员爱好舞蹈,能通过更灵活的动作去表达情感。李宗雷小时候学钢琴的经历让他有了不错的乐感,对节奏感有着自然的把握度。
这种素养,可以通过广泛阅读来实现——有一句话说:演员拼到最后,就是拼文化。阅读能拓宽思想的疆域,填补经验的空白,是演技厚积薄发的必备要素。为此,李宗雷至今仍坚持一周一本书的阅读习惯。
这种素养,还可以通过对外界的观察来实现——即使是一双手,也能通过观察发现不同的特点。老师喜欢拍手,因为手上容易沾到粉笔灰;外科医生常常背着手,因为在手术中,灵活的双手至关重要。这些细节在表演中,能让角色更加立体。
不过,对李宗雷来说,最重要的素养,应该来自于每个人内心深处最轻灵、最直接、最单纯的本真。
粗算一下,李宗雷已经在话剧界摸爬滚打了十余年,演出过20多个剧目,每年有千余场的演出。他不仅和话剧界知名的导演赖声川合作过多次,也曾和知名演员金士杰、胡歌出现在同一个舞台上。
在这样丰富的经验之下,他却笑谈,自己有一群小老师。
那时,他为上海一所小学剧团做指导老师,教导一批儿童演员。下戏之后,他忍不住为他们拍手称赞。
称赞他们,并不是因为这群孩子的纪律有多好,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活泼好动;也不是因为演得有多传神,他们不像最近走红的《小戏骨》系列里的小演员那样,有着非常成熟的演技。只是因为这群孩子的表演是发自本心,最热忱、最真诚的表达。
在李宗雷看来,绝佳的演技,并非依靠卓绝的智力去习得,依靠不凡的眼力去模仿,依靠发声技巧去塑造,而是将自我完全融入角色中,以最真诚的态度去面对,最诚实的状态去表达。这样,即使你的音色不佳,表情不美,只要表达足够真诚,对梦想足够诚恳,你都可以是话剧界里,那颗最闪亮的明珠。
测测看,你适合做一名话剧演员吗?
1.你口齿伶俐吗?
2.你擅于分析解读文章里的人物特点吗?
3.你敢于并且喜欢主动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