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书”:一个晋东南村庄的618份“纸片子”

2018-01-10 11:50常利兵
文史月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纸片根据地村庄

常利兵

战争年代,山西作为革命老区,是整个华北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地带,而晋东南又是太行革命根据地的腹地所在,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1937年10月,八路军一二九师开始在山西太行和太岳山区创建根据地,后又逐步发展为包括山西东南、河南北部、山东西部、河北南部等地在内的晋冀鲁豫边区抗日民主政府。太行根据地作为晋冀鲁豫边区的中心区域,具有关键性的战略意义,也是八路军的重要革命根据地和活动场所。

在读到宗绪盛先生编著的《一个村庄的红色档案:德珩村1941-1949》(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版)一书中的每一份显得泛黄的“纸片子”时,我不由自主地在内心里感到了持续的震撼和吃惊,原因就在于自己脑海里曾经存有的那个宏大的革命史图景转眼间就具象到了德珩这个晋东南村庄的在地化经验之中。作者指出,书中收录的德珩村618份红色档案都是在当时平顺县当地生产的一种“麻头纸”上面写就的,时间跨度为1941年8月至1949年1月。其中关于抗战时期的纸片数量只有36份,而剩下的570余份则都是有关1945年9月到1949年1月解放战争时期的。德珩村作为中共领导下的太行革命根据地最基层民主政权村庄之一,在长达八年的时间里,收到了大量来自区、县政府、党委及其所属各有关部门发出的命令、紧急命令、训令,指示、通知、通报、通令等“红色文書”,其内容则涉及党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司法、民政、妇女、体育、卫生、安全、外交等方方面面的工作,以及村民自身的各项具体活动。如:“搞好生产,防旱抗涝;交售公粮,义运粮草;缝制军鞋,纺线织布;出工出夫,造枪造弹;站岗放哨,抓捕敌特;随军南下,支前担架;拥军优属,扶困济贫;评先评优,奖励模范;卫生防疫,促进健康;发展体育,增强体质;施行民主,进行选举;加强宣传,提高觉悟。”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以这些幸存下来的“纸片子”为线索,按图索骥,先后几次走进这个名不经传的太行山区村庄,努力使这些尘封了太久的人物和事件一一得以“重生”和再现。

这些细微琐碎和尘封已久的“微观红色历史文献”,却为当下的我们去理解和诠释“人民战争是何以可能的”革命史命题提供了最透彻的例证和说明。由此,也更加凸显了在中共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进程中,小地方与大历史之间的生成关系的在地化经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厚重的可资借鉴的革命遗产。endprint

猜你喜欢
纸片根据地村庄
“东临楼”日常
“东临楼”日常
初 春
纸片也能托住水
窗台上的妈妈
学术研讨会征稿函
讨厌体假日
村庄在哪里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