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海峡时报》1月9日文章,原题:中国喜欢(填补)真空中国领导人表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其影响将是全球性的。北京重新定义中国外部环境并在其中制定新规则,现在是绝佳时期。就在中国向前迈进之际,政治上陷入四面楚歌的特朗普正削减美国对传统盟友的承诺。
几十年来,西方一直认为中国的新兴中产将迫使北京实行政治自由化。但相反,随着生活遭受全球化不利影响的西方民众要求变革、其政府却无能为力,如今正被围攻的是西方民主。相比之下,中国领导人正使国家日渐繁荣并让人日益感受到中国对全世界的重要性。尽管腐败、污染等问题仍存在,但在众多生活领域取得的长足进步正使中国公众对其领导人怀有美欧民众已失去的信心。
这对世界意味着什么?如今中国在制定国际标准时面临比以前更小的阻力。这在三个主要方面至关重要。
首先,就贸易和投资而言,中国是唯一制定全球战略的国家。就在欧洲专注于自身问题且“贸易”成为美国政治的“肮脏字眼”之际,中国正利用庞大的“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在所有发展中国家不附加政治条件的投资提升自己的雄心。亚非拉、中东等地区的国家如今更有可能向中国靠拢,并模仿北京外交政策的“互动方式”。
其次,全球正在上演技术主导权争夺战。尤其是美中正引领对人工智能的投资。在美国,该领域领军者来自私营行业,在中国则来自政府,后者正指示最强大的企业及机构以服务于国家利益的方式运行。因此,就贸易和投资战略而言,其他国家会发现中国的发展模式更具吸引力。中国的经济影响力将使较小国家的科技行业“投靠”中企及其将制定的科技标准。
最后,这关乎价值观。中国的吸引力不在于意识形态。中国输出的唯一政治价值观就是不干涉别国内政原则。这对那些已习惯于西方要求(以政经改革换取金融援助)的政府颇具吸引力。随着特朗普祭出“美国优先”外交政策、欧洲领导人无暇他顾,没什么能抗衡中国并非由价值观驱动的经贸及外交策略。
当然,中国的国际吸引力依然有限。再过数十年,中国才能施展类似于美国具备的全球军事实力。但如今传统军事实力对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性已大不如前。2018年及以后,无论在中国境内还是在中资企业正增加存在且北京正扩张影响力的其他国家,全球经贸环境都将不得不适应中国推动的新规则和新标准。▲
(作者伊恩·布雷默,汪会聪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