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珊珊
作为公共空间的美术馆
——英国美术馆多元化空间运用模式研究
任珊珊
本文主要研究英国美术馆空间的公共性职能与公众参与,围绕着美术馆建筑空间、公共教育、虚拟空间等多维度空间结构,探讨美术馆参观者、艺术家、策展人、管理者及公共史学家之间的关系,以求更为立体地展现围绕着美术馆的各种公共性思考。
美术馆;公共性;公共教育;观众心理
“美术馆”的概念来源于西方的Art Gallery,在我国更习惯于称其为Art Museum 或者Museum of Art,也就是艺术博物馆,因此可以看出其是博物馆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同样具备着博物馆的核心作用,即向公众展示文化遗产,展示知识。参照目前被应用最广泛的1974年国际博物馆协会给出的定义:“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且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它作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物质见证进行了搜集、保护、研究、传播与展览。”[1]公共性、服务性、非营利性以及以人为本的运营模式,是本概念着重强调的。“人”与“公众”应该成为与美术馆产生关联的最重要的关键词。
如今,复合型空间的美术馆已不单纯是美术作品的展示、收藏研究空间,它还承担一些社会性职能,例如承担社交性职能、娱乐性职能、私有空间延展性功能(家庭日等)。当代美术馆迎接的已不仅是参与艺术体验的观众,还有参与其他社会性行为的公众,因此本文更关注融入艺术空间的人,是他们带来了艺术的勃勃生机。
回顾美术馆、艺术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始终离不开一个词——“公众性”。新时期,无论是博物馆还是社会公众,都对博物馆的“公众性”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公共性”是博物馆的立世之本:历史上从不缺乏古代艺术和遗物的保管机构,也从不缺乏当代绘画和作品的展示机制,但是化“私”为“公”才催生了近代意义的博物馆。“公”的意味可能时至今日都未能穷尽说明:面向公众开放、反映公共观念、作为社会教育机构服务于社会公众……对博物馆的“公共性”的讨论和实践存在于很多交叉人文学科领域。例如在公众考古学的探讨范畴中,考古研究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核心命题,文化遗产的保护、考古成果与现今社会中的政治、文化、经济等元素产生的关系,这都是作为物的陈列机构之一的艺术博物馆的重要研究的命题。公众是一个由个体公民组成的群体概念,可以理解为“公民大众”[2],西方的“公众出现于早期法国宫廷与城市中的上流阶层”。英语中的public更多的是与“精英阶层”相对应的一个称呼,代表普通大众;而在中国“公众”这个词汇更为平等,因此我国的“公众”群体层面受众更广泛,而针对汉语体系下的公众空间研究也将更客观。
1978年在美国《公共历史学家》的创刊号上,历史学家凯利第一次公开使用了“public history”(公共史学)的概念。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公共史学指的是在公共领域运用的实用史学。凯利认为历史学家的工作方式可以打破以往学术体制内的固有模式,在其他公众领域(如政府部门、私有企业、媒体、地方历史协会和博物馆,甚至于在某些私有领域中)都可以系统地使用史学研究方法,从而扩大历史学家的就业维度。公共历史学家无时不在工作,他们凭借自己的专业特长而成为“公共进程”(public process)的一部分。作为一名在职高校教授,凯利最初提出本观点时的出发点是为扩大了日益萎缩的历史学术界就业机会,但是他的观点中提出的“公共进程”的概念对现在美术馆的研究者是个很好的启示,美术馆及艺术博物馆中的很多研究人员恰恰是正在进行的历史的参与者与书写者,直接见证美术馆环境下的“公共进程”,因此对于公共空间职能及观众参与的研究也是美术馆发展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在公共研究领域的泰斗之一,哈贝马斯的观点对于美术馆公共空间的运用与发展规律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意义,哈氏“公共领域”的源起来自于对于政治领域的探讨,但因为其涉及面之广,而后被应用于很多社会学科的探索范畴中。美术馆与博物馆空间作为哈氏“公共领域”中所探讨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在公共领域中承担重要角色。现代的国家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公共媒介环境,使国家、社会、传媒与公众形成良性的互动,从而维护民主与法治。作为公共空间的美术馆能够带来理性的思考与美育的传播,从而完成社会公共维度的延伸。
泰特新馆开关室外部
泰特现代美术馆空间
对于美术馆来说、“空间”的概念不仅仅是指建筑的具体空间,与观众产生关系的且与时间相对的物质存在形式,都应被看成是美术馆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筑空间、思想空间(公共教育)、虚拟空间(多媒体运用)等都将成为当代美术馆空间的重要组成,且与公众产生关联。如何吸引更多的公众进入美术馆并与美术馆产生关联,英国的美术馆案例或许可以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博物馆中的时间概念是很难触摸到的,空间则不然。与当代的其他媒介不同,博物馆具有一定的体量(也就是我们所谓的物质的具体空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空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展馆的设计,形状、尺寸、质量及流通量都是在建馆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核心内容。作为与人接触的第一空间,博物馆对参观人数的规模、观众偏爱的路线及各种需求都需要空间设计人员的细致思考,英国有很多展馆空间值得我们借鉴:
2016年6月17日,泰特现代美术馆扩建的新馆“开关室”(Switch House)正式向公众开放,加上此前的“锅炉房”(Boiler House)和“涡轮大厅”(The Turbine Hall)一起构成了全新的泰特现代美术馆。“开关室”为美术馆增加了60%的展示空间。开放的前三天,泰特现代美术馆共吸纳了超14.3万人次前来参观,破该机构周末到访人数新记录。仅周六就有超5.4万人到访,是通常周末单日人数的两倍[2]。这个十层高的建筑并不是单纯地扩建了美术馆的空间,正如泰特美术馆总馆长尼古拉斯·塞罗塔爵士介绍说:“今天我们开放的不仅仅是扩建,而是有着新结构、新设施、新的学习空间和世界新观点的新的泰特美术馆”。作为现当代艺术主要的传播机构,泰特的新建筑将重心放在了现场艺术和行为艺术上,将成为世界首个致力于现场表演、影像和装置艺术的多功能展示空间。而且这也是一个更灵动的空间,配有餐厅、书店、艺术商店、咖啡厅等大量辅助性功能的展馆,使参与其中的人不光可以获得审美享受,还可以进行品尝美食、与朋友闲聚、购物、散心等多重体验,新展馆每年将为英国的旅游业贡献超亿元的增值消费。
当今的美术馆和博物馆正力求与他们的参观者建立新型的联系。为了吸引那些通常不去参观的人们,他们正探讨新的工作方式及思维方式来改进博物馆。现在很多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都认可博物馆对观众有更直接的有用性,在英国对于美术馆管理者来说,对详尽的观众信息了如指掌变得越来越重要。
公共性是美术馆与生俱来的基因,面向公众的教育功能也是大多数国家愿意资助美术馆开展艺术活动的重要因素。例如位于伦敦东区的白教堂美术馆在成立之初的1901年,便已经将教育普及作为美术馆的一大宗旨,希望用艺术对公众进行良性的引导。白教堂美术馆所在的区域是繁华的伦敦城中相对比较贫困的地区(位于城市核心地带,种族融合,不安全因素多),因此从建馆10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对本地区居民的教育与普及,成为真正的公共服务空间。与国内的美术馆相比,白教堂是个非常小型的组织,核心运营管理人员不超过10人,以其公教部门为例,核心全职工作人员主要有3位,分别负责整体统筹与讲座规划、社区项目、学校项目。美术馆公共教育的形式非常多样化,除了常规的学术讲座及活动外,还有表演、诗歌朗诵、知名学者讲座,组织年轻艺术家将自己的作品推介给资深评论家和策展人等。而与学校和社区的关系也是美术馆重要关注的,比如展览开幕前组织当地学校的老师参观,支持老师提前预约学生参观项目,学生的参观项目定期举办,由美术馆组织运作,将展览与教学结合,把课堂搬入博物馆,且为当地的老师提供网络资料的下载,方便老师们按课程需要使用美术馆资源。与社区组织合作,举办各种活动,如组织流浪人员参与展览讨论,探讨少数民族裔的特殊需求等,将现代的价值观向当地居民进行软植入。这对解决现在西方的种族问题、阶层问题等社会矛盾有一定的正面意义。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英国国家美术馆也在全力打造其数字化技术支持,其中美术馆在其网站上推出的虚拟导览系统吸引了很多关注的目光。在三维展览馆墙上的一张张带框的画,尤其是开设了多国语言版。当观众用鼠标点击想进一步了解时,马上,随着画面的推进,画面中丰富的色彩、光感、明暗对比马上清晰地呈现在眼前。随附的还有一些简明的文字资料介绍作品的历史、主题及作者的相关信息。这样世界各地的艺术爱好者无需跨入英国国土,便可通过互联网观赏整个美术馆的艺术珍品。
英国国家美术馆的虚拟展览项目为艺术教育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艺术是需要阐释的,而博物馆和美术馆的陈列恰恰是一种隐含的阐释,艺术文献和艺术展馆提供了了解和诠释视觉艺术的互补方式。因此博物馆和美术馆一直是公共教育和高等艺术教育有力的支持。虚拟展览打破了传统观展的方式,采用一种更为便利,更为大众化的“浸入式”体验观展模式,这本身对于艺术教育来说将会产生极大的便利。
泰特新馆开关室局部
泰特现代内部建筑空间
“浸入式”的观展体验不同于以往2D的传统网页模式,“文字+图片”的初级阶段。传统的模式更多是对实体博物馆信息的发布与补充,数字化储存做到了,但在网上浏览的生动性方面却远远不够。“浸入式”的观展体验让观众置身于一个3D的场景之下,展示了一个更为真实的空间。虚拟美术馆改变了传统欣赏艺术的方式,游览者成了强有力的注视者,主动地位加强。真正的虚拟博物馆应该是能模拟人们的观展体验的,强调观众是展览的核心,为他们营造出更富想像力与互动性的空间。
在英国,文化资助的政府引导方针是非常明确的,所有对美术馆出资补助,都着重考虑现行的社会政治环境,比如对弱势群体、种族关系等的社会关注。政府对于美术馆会有定期的考核,从而决定资助倾向,表格非常细化(如洗手间、电梯等设备的便利性都在考察范围之内),这当中对于残疾人、贫困人群等弱势群体有很高的重视。因此,这对美术馆的社会责任建构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美术馆为代表的公共艺术机构注定无法避免与种族性、贫富差距、社会阶层等问题产生关联,例如,早些年英国艺术委员会推出的“新观众策略”[4](New Audience Strategy),关注与以往观众有差别的少数民族裔或贫困、残疾等人群,这种引导性也是美术馆的职责所在。对于公众中的弱势群体,美术馆不应只做到告知信息,而是用更多的方式将其吸引入美术馆中,且与美术馆产生有效关联,这是艰难的工作,需要美术馆长期的关注与运营。
近半年,英国便发生了五次恐怖袭击事件,恐怖袭击发生的地点大都发生在贫富差距极大的两个地区相交之处,两地区的精英阶层和弱势群体看似无交集、相安无事,其实背后工作、学历、社会认知等存在着严酷的差别,而这种差别如无缓冲地带,必然会积聚成较为激烈的社会矛盾。而美术馆、博物馆为代表的公众空间恰恰属于这样的缓冲地域,通过美与知识的传播来化解部分社会矛盾。
在我国特有的地缘与文化环境下,美术馆的公共性研究及复合化公共艺术空间的运营也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命题。中国的公立博物馆的收支两条线和免费开放是博物馆经营者释放的“公共性”信号,也消除了公众接触博物馆的经济障碍。但是,这不是问题的全部,免费也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博物馆免费后出现的资源错用就说明了博物馆的公众参与还有很多可做和必须做的。美术馆的公众接触工作应摆脱专业化、精英化的思维模式,让更多公众自发参与进这个空间中,才是每个博物馆从业者与管理者应该思考的命题。
[1] 蒂莫西·阿姆布罗斯,克里斯平·佩恩. 博物馆基础[M]. 郭卉,译. 南京:译林出版,2016:10.
[2] 汪晖,陈燕谷. 文化与公共性[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1998.
[3] The Tate a History[M]. London:Tate Gallery Publishing Limited.
[4] 英国艺术委员会官网 [EB/OL]. [2017-11-08]. http://www.artscouncil.org.uk/.
TU242.5
A
1009-4016(2017)04-0080-04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青年人才项目项目号Q20172302。
任珊珊 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