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百科全书》网络版:不是另一个维基百科

2018-01-09 04:53孙若茜
三联生活周刊 2018年52期
关键词:第三版维基百科百科全书

孙若茜

“不是在做另一个维基百科”

网络百科已经成为全球趋势。最具代表性的维基百科自2001年英文版创立至今,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料来源网站之一。2012年3月,《不列颠百科全书》突然宣布停止发行纸质版,开始全力发展网络版。此外,《俄罗斯大百科全书》也开始了数字版的筹划。在这样的形势之下,《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是否也应马上建立网络版?总主编杨牧之的形容不只是势在必行,而是十万火急。

《中国大百科全书》是代表国家形象的重大文化工程,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正是为了搭建这一“文化的万里长城”而组建的。自1978年11月成立至今,它已经走过了40个年头。1993年,《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出版,结束了中国没有综合性现代百科全书的历史,从文化学术上铸造了国家形象。时至第三版的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由传统纸质印刷拓新至兼具网络版的形态,无疑又是一次从无到有的重大变迁。

但问题是,怎么做?如何超越其他网络百科?在有网络版的情况下纸质版又该如何设计,多媒体怎么配合?在经过一番论证和调研后,它的定位变得非常明确——并不是另一个维基百科,而是一部权威的、学术的、高端工具书《中国大百科全书》网络版。这意味着它不会着力于将条目数量最大化,而是靠准确和权威性的内容质量取胜。

杨牧之始终认为,让网络版的内容仅仅停留在百科全书的层面上还不够,为了拥有更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百科全书的网络版将分为三个板块:

首先是专业板块,它是网络版的主体和核心,相当于《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基本词条,以科学分类为基础,按学科分工编纂,以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非本专业读者为对象。目前的设定是30万条。与之相辅相成的是专题板块,它以各种特定的专业、课题为中心,以多作者、多视角、多条目汇集的形式编纂。此外,为了满足人们对现实的经济、文化、教育、医药、文艺、体育及日常生活知识的关注和需求,大百科全书的网络版还设立了大众板块,强调雅俗共赏,在内容形式上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增加网络版的黏性。

网络与传统纸质印刷的首要区别在于数字化媒介及技术手段的运用与配置,具体到百科全书的编纂,就是多媒体与词条的链接。有意思的是,《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的网络版和纸质版之间也是相互链接的,所谓“纸网互动”。在重要条目下加一个二维码,就可以链接到网络版。

杨牧之

实际上,一部百科全书的网络版与纸质版同时进行编纂,在全球范围内还是首例。所有的百科全书都将面临同样的难题:当网络版将内容免费提供给读者,纸质版还有存在的必要吗?除了收藏价值,拥有纸质版百科全书还具有别的意义吗?

作为回答,《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的纸质版相较于过去的两版做出了一些改变。它的内容构成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学科的基本条目,二是在近些年科技进步和学术发展之下所产生的新条目。条目按照学科分卷,初步设计有80卷,相关相近的学科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学科群,再在其中进行“大类综合”的编纂,以减少、甚至避免词条的重复。每个学科前都将会设立一个“超长条目”,一两万字、两三万字甚至更长,介绍这一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规律,对未来的趋势进行展望,相当于一个学科的“简史”。将三版百科全书包含的103个学科的“超长条目”汇集在一起,将又是一部学术巨著。

“出版社也有它的四十不惑”

当百科全书的阅读真正走进数字时代,读者对于纸质版的需求势必会越来越少。有鉴于此,《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决定以按需印刷的机制,更加有针对性地满足研究单位和读者的需要。这样一来,不管是供不应求还是库存积压的问题,都将不再发生。

然而对于出版社来说,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亟待解决。买书的人少了,出版社的收入就少了。百科全书的网络版依靠国家投资建设,但是后期的运营维护、迭代更新都需要出版社持续地投入资金和人力,如何运转?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坦率地说,我们目前在市场上的收入和规模与集团其他大社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刘国辉说。2016年4月,他出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除了要继续完成好《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这一国家重大出版工程之外,还要考虑如何让作为企业的出版社在市场中生存。这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作为事业单位不用过多考虑的问题。如今进入企业化管理,出版社必须学会自己“造血”。为此,他提出了一个非常形象的出版战略——“两翼齐飞”。

李岩

 刘国辉

如何利用三版网络版的优势促进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整體发展,除了加强市场化运作以外,体制机制的创新更有意义。刘国辉将同属于中国出版集团旗下的中译语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看作是一个特别好的范例:它通过走融媒体的道路,与互联网结合,从一个传统的出版公司脱胎而出,迅速壮大,不断改革创新,变化成为一个市场收入数亿的重要互联网企业。他设想,《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的网络平台建立运营起来后,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将培育出一个面向市场的新机制,一个新的公司,以百科全书的内容作为支撑,寻求一个崭新的运营模式。他看到,在未来,融媒体将是最重要的发展形式。

事实上,在继续推进已经确立的几个产品线,诸如“原创少儿百科全书系列”“DK百科全书系列”“社科学术系列”“科技科普系列”,利用科普图书制作的例如“迷你百科秀”“百科知识问答”之类兼具多媒体功能的知识付费产品之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已经开始了更多融媒体项目的尝试。

今年8月,在第25届图书博览会上展映的“穿越时空的大运河”数字影像展就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成功的例子。这个由出版社“中国故事项目组”打造的数字化项目,依托高3米、长25米的巨幕呈现长卷动画,再现了17世纪初明朝大运河通州段的繁盛景象。它的内容,不论是画家对画卷的绘制,还是文字对细节的注解,全部基于《中国大百科全书》所提供的内容构建。同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和中国科学院共同研发的名为“司南君”的智能百科机器人也正式发布。它的存储同样基于《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内容数据资源,以语音识别的方式听取提问,给出回答,这是出版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一次探索。

刘国辉说:“出版社也有它的四十不惑,‘两翼齐飞就是为了解决过去它在完成出版重任与面向市场之间所存在的矛盾和困惑。希望在‘不惑之后,能够坚定不移,让两个翅膀都强壮有力,扶摇直上。”

与改革开放同行的国家重器

作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中的一员,40岁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与那些拥有长远历史的出版社相比“资历”尚浅,但因与改革开放同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发展是极具代表性且拥有特殊意义的。

正如李岩副总经理所说,从共和国成立到本世纪以来,中华民族迈向文化复兴的历程,正是通过各类出版物不断记录传承的历史进程。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的成员单位无不通过记录、描述国家的变化、文化的发展,努力履行着出版人的责任。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因其成立的时间节点,更加明确地昭示了出版人的责任与担当,它的出版使命正是随着我国与世界交往的深入而确立的,作为改革开放发展40年的见证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同时,作为出版社中的“国家重器”,它在构建人类知识体系,具体说是构建中国的学术体系上所做出的贡献,也代表了出版界的核心技术。展望未来,《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的建立则正是搭建了沟通未来的桥梁。

猜你喜欢
第三版维基百科百科全书
维基百科影响司法
维基百科青年
美防长罕见一年两度访越南
百科全书
大数据对百科全书知识生产和传播的作用——以《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为例
特殊的“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
APP
《天然碱》第三版已于2013年6月出版
评《普通术语学和术语词典编纂学导论》(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