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血液学检验实验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2018-01-09 13:51柴迪
科技资讯 2017年32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实验教学

柴迪

摘 要:血液学检验是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其检验结果有助于疾病诊断、病情和疗效判断。在实验教学中,教师选择高质量的骨髓片和血片标本,要在授课期间开放实验室,合理选择和应用教学方法,开展综合性创新性实验,使学生在既定的时间内掌握血液学检验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不断提高学科实验教学质量,完成学科教学任务。

关键词:血液学检验 实验教学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11(b)-0189-02

血液学检验是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其检验结果有助于疾病诊断以及患者病情和疗效的判断。这门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实验教学学时所占比例较高,加之学科理论知识较为抽象,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学生在既定的时间内掌握血液学检验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不断提高学科实验教学质量,完成学科教学任务。

1 选择高质量的骨髓片和血片标本,开放实验室

1.1 选择高质量的骨髓片和血片标本

骨髓片和血片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细胞形态的观察。在临床检验实践中,面对骨髓涂片和血片标本,首先要判断取材、染色、涂片的质量。但对于学生和初入职者,应选择质量较高的标本进行观察。这要求教师应正确判断骨髓片和血片标本的质量。教学过程中,标本多数来自综合性医院,学生反复使用后标本可出现脱片、滴油等改变,降低了骨髓片和血片质量,可能导致标本出现细胞结构不清、破碎或退化细胞增多等现象,学生经常询问标本出现的结构不清、染色不良等问题,严重影响观察活动的实效性。

这里仅以骨髓片为例,说明质量判断的基本要素。(1)取材。通常取材优良的骨髓液中包含很多油滴和骨髓小粒,显微镜检查骨髓片可见具有骨髓特有的细胞。(2)染色。若染色偏碱性,会造成细胞浆、细胞核染色太深,红细胞染成紫蓝色,细胞难以被辨认;若染色偏酸性,可造成颗粒结构和细胞核不清晰,红细胞染色偏红;而染色质量较高的骨髓片,其颗粒、细胞核结构、胞浆结构清晰,红细胞染粉红色。(3)涂片。涂片优良的标本,片膜厚薄均匀,髓膜在玻片中间1/3左右,涂片有显著的头、体、尾,边沿整齐,玻片上下保留空隙。(4)选择适宜的视野观察细胞形态并计数。

1.2 开放实验室

开放实验室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检验技能水平,也有助于顺利开展教学活动。在实验教学改革过程中,开放实验室逐渐成为发展趋势,被视为强化学生技能、培育创新人才的一项有力举措。

骨髓细胞种类较多,形态多变,单纯采用实验课堂教学形式难以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这需要进一步开放实验室,充分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通过学生多揣摩、多观察、多对比,使其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必要时及时请教老师,在老师的引导下共同讨论共同辨认,进而解决遇到和发现的问题。

在开放实验室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适当引导学生查阅相关临床资料以及前瞻性理论知识和技能,合理运用病案分析、师生和生生共同讨论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强化学生对临床检验工作的责任心,不断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使之适应临床检验岗位需要。

2 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和利用

2.1 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血液学检验是一门研究微观世界形态的应用医学学科,具有抽象的理论知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实验操作基本技能。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比较,多媒体教学的表现力更为丰富更为精彩。利用多媒体技术可将一些复杂的变化过程、抽象的概念以更为逼真、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提高检验操作技能,强化学生学习效率。

在血液学检验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应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现典型的涂片制作过程和涂片镜下观察,让原先枯燥、单调的知识逐渐变得生动形象化,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受到成像系统、分辨率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看到多媒体演示的骨髓涂片制作过程和涂片镜下观察与实际操作尚有一定的距离,这需要教师在每次实验课前应挑选典型的细胞进行示教,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和掌握实验对应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让全体学生识别疑难细胞,在教师主导下,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相互探讨,让学生自主提出初步答案并叙述其基本依据,最终老师进行总结并向学生公布正确答案。

2.2 适当应用PBL和TBL等现代教学方式

PBL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以患者病案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的小组讨论式的教学方式。TBL是基于PBL創新的教学方式,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素养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科单独利用PBL或TBL教学方式,或将两者有机融合到一起,实现理论指导实践进而发展理论的螺旋式发展,达到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目的。

教师应根据实验教学内容的不同,在医院选择典型的临床病例。教学时教师先向学生提供典型临床病例的基本情况,但不包括实验室检查项目及其检查结果。接着合理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让小组成员独立讨论病例,引导说出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要明确诊断还需要做哪些实验室检查项目?相关项目的检测结果在什么范围可以支持诊断?这些一环扣一环的问题。进而教师向学生展示该病例的实验室检查结果,针对学生回答情况,通过问答方式提出学生出现的遗漏或错误,进而进行二次讨论,老师分析总结,提出诊断结论,加深学生的认识与记忆力。最后,学生要二次镜下观察典型标本片,顺利完成实验报告,准确填写骨髓报告单。

3 开展综合性创新性实验

在血液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应以强化学生的形态学基本技能与知识为主,实验缺少创新性和综合性。诚然,病例教学法有助于学生认识和掌握所学疾病及其血液学检查,教学效果相对较好,但学生掌握的是纸上谈兵式的的各项实验室检查项目和疾病诊断,据此学生往往难以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缺乏相关的专门训练,这需要教师在适当时机开展综合性创新性实验。

开展综合性创新性实验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认真分析病例资料,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每一小组准备好实验,亲自动手制作骨髓和血液涂片标本,有机结合其他有关学科,选取各项检查手段,检测必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根据检测结果提出实验诊断结论,提交一份病例分析报告。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之余独立完成实验任务,为学生投入临床实习和适应临床学血液检验岗位需要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血液学检验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关注学科发展动态,进一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从实际出发有效合理的调整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和应用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血液学检验实验教学质量,完成学科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潘智勇.提高教学骨髓片质量方法的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3):373,384.

[2] 王晓宁,陈颖,赵晶,等.实验诊断学中“临床血液学检验”教学方法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7):96-97.

[3] 吕岩,赵雪松,单微.PB教学方法在临床血液学检验理论课上的应用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22):3389-3390.

[4] 闭雄杰,韦忠厅,陶静,等.病例教学在高职高专血液学检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23):3497-3498.

[5] 吴洁,李永莉,何金龙,等.临床血液学检验课程综合性实验教学改革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6,15(5):491-493.

[6] 刘纯青,孟秀香.开展《血液学检验》综合实验的构想[C].//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检验专业第七届临床检验基础暨血液学检验校际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14:141-144.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实验教学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云模型及其在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部分)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