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封面故事其实是跨年而来,它从2017年开始酝酿。因为那一场撼动了全球金融业格局的危机,苗头也的确是在2007年,甚至从2006年起就显现了。法国巴黎银行提醒投资者说,一批次级贷款的价值需要质疑,美联储在当年8月也注入流动性以提高市场信心—但几乎所有大型金融机构都没有对这些显而易见的风险做出实质性回应,更多的资金强行注入全球金融市场,危机还是在2008年爆发了。
这未必是回顾和反思次贷危机及金融业海啸的最佳时机,但我们把2018年第二期杂志的时间和空间给了这篇重量级报道—除了一篇综述,我们驻纽约的主笔张晶历时近半年,采访到了4位十年前金融危機的亲历者,他们各自从不同的领域和角度讲述了金融危机给个人带来的影响。正如“灰犀牛事件”描述的那样,人们会本能地忽略大概率危机的早期迹象,直到它彻底崩盘。这个现象会一直存在,包括2018年。
阅读亲历者的故事,会使我们明确感受到,到底是谁在承受代价。被牵扯进来的每个人几乎都受到了影响,当然,未必都是不好的影响,但是另一方面,那些制造了次级贷款这一金融衍生品,并将其广泛应用于西方世界的大型金融机构,除了倒塌的雷曼兄弟以及个别受损的金融机构,更多的大型银行、投资公司及基金公司,并没有受到根本性的影响。当金融危机的动荡波及实体经济的时候,各国银行纷纷开出了救市药方。它们的思路惊人相似:量化宽松、注入高流动性、刺激经济增长、拉动就业。简而言之,简单说,这一场令很多普通人因支付不起房贷而无家可归的金融灾难,后来并没什么机构受到应有的惩罚。
关于2008年次贷危机演化来的金融风暴,在之后几年引发了广泛的思考,产生了诸多的书籍和电影。不过最近几年,这类作品数量骤减。尽管再一次金融危机的预警声自2016年以来逐渐响亮,但确凿的现实也几乎令大众麻痹:全球经济在超级流动性的刺激下已经恢复性增长了8到9年,美国股票市场已经走过了连续上涨的第9个年头,全球排名前十的大银行仍然控制着美国80%的资产。
每个数据的增长都有事实的支撑,每个生效的救市政策也符合金融业的运转规律,但正是这样没错的逻辑链条,推演下来却产生了违背常识的结果:金融业运转的逻辑并没有被撼动,这个行业从来谈不上赎罪。
更大的担心或许在于,如果关闭大型银行,让它们承担后果,那么恐怕对(名义上的)民众更不利。基于此,这个行业决定在沉默中保持正常运转。
一位受访者在听到我们的记者问的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平时会和同事或家人讨论伦理问题吗?他承认这是一个好问题,但他的回答很笃定:从业者根本不会去想这个问题,那会影响交易效率。金融业的核心在于,交易需要祛除任何干扰因素—这大概也是为什么现在最让金融业有危机感的是技术的入侵。排除干扰这件事,机器从根本上比人类要“优越”。
我们的记者因为提到“伦理”这个词,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这说明了一个真相,金融业存在一些显而易见的错误或者说漏洞,如同“房间里的大象”,从业者产生了一种合谋式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