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官”的戏精能屡屡成功

2018-01-09 18:31胡印斌
杂文选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戏精省直机关工委

胡印斌

一个名叫林智双的福建青年,命运在今年8月底陡转,福建省直机关工委官网发布消息,称“‘林智双不是省直机关工委干部,有关其人的新闻报道均为不实信息”。之前多年,他成功地扮演了官员和媒体人,不仅介入具体事件,帮人“疏通关系”,还现身各大场合,秀出多张与省级、厅级领导的合照。他以媒体人身份署名的不少稿件,都刊发于某网站舆情频道。

又一个沉迷于虚幻身份、长袖善舞的假官员被剥去了画皮,暴露出本来的面目。

就在前两天,据澎湃新闻报道,2017年6月23日,国务院参事室发布声明称,近期,一个名叫“上官凤笠”的人自称国务院参事、将军,牵头组织“幸福大中华”,面向全国招收十八岁至六十五岁会员”,并收取“会费”。国务院参事室声明表示,此人系冒充国务院参事从事社会活动,其种种行为造成了较坏的社会影响,目前已向公安機关报案,同时保留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的权利。

类似的骗子还有很多,并且屡屡得逞,而从相关报道披露的情况看,这些人的骗术并不高明。就说那个“上官凤笠”,无论是从装束,还是从其“组织”的名号看,均明显违背常识,识破并不困难。即便一下子看不透,问问“度娘”也会获得满意的答案。而这个林智双就更搞笑了,一张名片、几幅合影还有网上几篇身份可疑的文章,又能说明什么?

然而,这些“扮官”的戏精们还是堂而皇之地在江湖上游走,且每每能够收获外界的认可,并在长期的游走中,施施然“登堂入室”,在伪造的身份角色中招摇撞骗。这未免让人疑惑:为什么总会有人假扮官员?为什么这些假官员总是能够成功?

其实,在林智双“走江湖”的过程中,并不是没有人产生过怀疑,然而,很多时候,也只是止于怀疑而已,并无人或机构去深究细察。至多,也是与其接触过的人的一点私下观感而已。即便今年3月,他曾因招摇撞骗被拘留过五天,好像也并没有太大影响。

这其中,当然不排除存在侥幸的因素,比如当下社会环境比较宽容和宽松,社会流动较快,人们的角色身份常常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一个多日不见的人忽然有了某种机缘,旁人也都习以为常,甚至乐见其成,将其视为一种成功的“逆袭”,予以特别褒扬。泥沙俱下之际,出现个把招摇撞骗者,并不让人感到奇怪。

猜你喜欢
戏精省直机关工委
奶茶群里戏精多
这届雪人跑偏啦
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领导赴定点扶贫县调研
汪星人的《戏精的诞生》,敬请观看
精准扶贫,省直机关冲在前
身边有个戏精是种怎样的体验
静安:三个“坚持+保障”推进街道人大工委规范化
更好地发挥县级人大常委会各工委职能作用
“勤俭持家·廉洁治家”家庭格言选登
“勤俭持家•廉洁治家”家庭格言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