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誉石化发生事故是“必然的”

2018-01-09 01:35包冬冬毕文婷
劳动保护 2017年7期
关键词:液化气化学品危险

文/本刊记者 包冬冬 毕文婷

金誉石化发生事故是“必然的”

文/本刊记者 包冬冬 毕文婷

山东临沂金誉石化“6•5”重大爆炸着火事故,打破了全国连续21个月未发生化工和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的稳定局面。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监管三司司长孙广宇说,这起事故的发生是必然的。现场处处是隐患,令人触目惊心。

山东临沂金誉石化事故现场会

6月5日,2017年“安全生产月”刚刚启动没几日。发生在山东省临沂市临港经济开发区金誉石化有限公司装卸区的几声爆炸,打破了全国21个月未发生化工和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的稳定局面。6月11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在临沂市召开金誉石化“6·5”重大爆炸着火事故(以下简称“6·5”事故)现场会,全国近300人参加此次会议。

会议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王浩水主持,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付建华作重要讲话、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监管三司司长孙广宇初步分析事故情况。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临沂市人民政府市长张术平、山东省安全监管局局长付伟分别作反思发言。

现场处处是隐患

爆炸中心区域

孙广宇介绍了事故发生的过程。6月5日零时56分左右,位于山东省临沂市临港经济开发区的金誉石化有限公司装卸区,一辆运输液化气罐车在卸车作业过程中,发生液化气泄漏爆炸着火事故,造成10人死亡、9人受伤。厂区内,15辆危险货物运输罐车、1个液化气球罐和2个拱顶罐损坏,6个球罐过火,部分管廊坍塌,生产装置、化验室、控制室、过磅房、办公楼以及周边企业、建构筑物和社会车辆不同程度受到损坏。在附近1 km外的村庄,部分居民的门窗玻璃被震碎。经山东省公安消防部门调集周边8个地市的189辆消防车、958名消防员,经过15 h全力救援,6月5日16时左右现场明火被扑灭。

事故企业厂区内建有液化气罐区、异辛烷罐区等7个相对独立的配套罐区。事故发生前,厂区内原料、产品总量达到了4万余t,其中,液化石油气约1.3万余t,如果6个过火的球罐有1个发生爆炸,极可能导致球罐区发生连环爆炸,加之厂区北门对面是另外一家化工企业,北侧和南侧1 km外是村庄,事故后果将会更加不堪设想。

孙广宇介绍,根据事故现场勘察和前期调查情况,初步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一辆运载液化气的罐车在卸车站台卸料时,万向连接管与罐车卸车口接口处液化气大量泄漏。液化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点火源发生爆炸。

孙广宇认为,事故暴露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当地政府招商引资重项目、轻安全。临港经济开发区规划开发不合理,化工产业盲目发展,没有利用临港的优势,招商项目准入门槛低,未充分考虑安全风险。事故企业新建的液化气深加工项目,没有按照国家有关要求进入正规的化工园区,事故企业没有利用港口的任何优势,没有与港口相连的任何设施。当地政府安全意识不强,没有认清金誉石化有限公司液化气深加工生产项目通过道路每年运输约5万t液化气等原料产品,所带来的安全风险;没有充分论证利用周边港区资源和海运、管输等其他运输方式,规避上述安全风险。粗略计算,该地区仅这一家企业全年就增加2万余次油罐车公路运输和装卸双重风险。

二是有关设计和安全评价中介机构对项目的设计、选址规划布局源头把关不严。设计单位、安全评价单位风险分析评估不全面,有明显漏洞,设计总图布置不科学。储罐区与装卸区、辅助生产区未按国家标准规定分开布局,各功能区之间风险相互影响。设计时只考虑了防火间距,没考虑爆炸风险,安全间距不足,未依据《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和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试行)》,对存在高风险的项目提出削减安全风险的有效措施。装卸区违反国家标准规范布置,紧邻生产装置和储罐区,没有设置围墙,独立成区。化验室、控制室等生产辅助设施直接设在装卸区附近,安全间距不足,实际处在爆炸危险区域内,而没有任何防爆措施,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安全评价机构出具的安全评价报告对装卸区安全风险评估分析不到位,存在严重的错误,甚至认为整个项目所在场所内具有爆炸性、可燃性的化学品基本不会形成爆炸火灾危险环境,危险程度可以接受,这是安全评价报告的结论。

三是有关部门审批、日常监管不严格。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行政许可过程中,对评价报告中的明显缺陷没能发现,源头准入把关不严。日常监管中,对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监管要求不落实,危险化学品生产和运输企业监管不到位,危险化学品装卸作业安全监管缺失。

爆炸损毁的液化气罐车

装卸区北侧化验室严重损毁

四是事故企业暴露的问题。这里主要是指生产企业的问题,运输企业没有来得及检查。第一,安全风险意识差,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管控缺失,企业的安全意识淡薄。体现在液化气泄漏后,现场的员工有的在围观,有的在缓慢撤离,有的进入油罐车驾驶室躲避,甚至还有人启动摩托车和电动车撤离。他们没有意识到,大的危险即将来临,无知无畏,看不到任何职业素养。企业风险辨识、评估不全面,没有评估出装卸区巨大的安全风险,尤其是在液体燃料产品吞吐量增加2/3后,仍然全部采取罐车运输装卸,没有对其带来的风险进行评估。卸车区24 h倒班连续作业,持续10余辆罐车在现场密集交叉卸车,风险很大,没有采取任何风险管控措施。

第二是企业的日常隐患排查治理流于形式。卸车区附近的化验室和控制室内,均未按防爆区域进行设计和日常管理。非防爆电器、插座到处都是。化验室内高温烘箱、蒸馏仪器等大量存在。现场有大量电动三轮车。办公楼兼做员工宿舍,风险系数人为增加。部分罐车在厂区内乱停乱放,罐车装卸作业长期违反操作规程,上述隐患长期存在,没有发现和整改。

第三是企业应急管理缺失。员工应急初期处置能力低下。在卸车作业过程中,液化气泄漏时未能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处置,导致事故扩大。从事发监控录像可以看到,自泄漏到爆炸有2分多钟的时间,完全有时间采取相应的措施,关闭阀门或者组织人员疏散。但是,企业现场应急救援看不到组织指挥,缺乏日常专业培训演练。事故发生后,应急处置过程中,企业违规将球罐区在用储罐、装置区的安全阀手阀全部关闭,人为增大了安全风险。这也是企业应急处置能力不足的问题。

第四是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的专业能力和意识达不到安全生产的条件。企业主要管理者安全意识不足,管理水平低下。公司安全目标和各车间的安全目标都定为重大人身伤亡、重大火灾、重大爆炸、重大交通等事故为零。这实际上就给不构成重大事故的事故发生留下了巨大的风险。生产企业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低,装卸区操作人员岗位技能不足。从事发时的监控录像可以看出,有的员工在事故现场惊慌失措,有的毫无反应,有的伏地匍匐前进,这都是不了解液化石油气的危险特性的表现。运输单位油罐车驾驶员存在文化素质低、专业素养差、培训不到位的问题。本次事故中,10名死亡人员中,有5名是油罐车驾驶人员,其中1名驾驶员,在发生泄漏后,专门躲到汽车驾驶室里。

第五是企业的重大危险源管理不到位。未按照有关法规规定的要求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管控,报警、静电接地等安全设施设置不足,戊烷罐区安全阀长期直排大气,未接入火炬系统,风险很大。重大危险源标识缺失,对安全设施管理不到位,在重大危险源的罐区旁,到处设置装卸区。

第六是相关运输单位疏于对驾驶员的安全培训和管理,应急处置能力低下,长期违规违章。

孙广宇强调,以上只是初步发现的问题,涉及其他企业和部门的有关问题有待进一步调查,最终以事故调查组的结论为主。以上问题的长期存在,可以说,这起事故的发生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也充分证明了习近平总书记讲的一句话,只要工作不到位,早晚要出事。

付建华立即开展装卸作业安全检查

付建华就事故多发暴露出当前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进行了剖析。他说,首先,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第二,有的地方政府安全发展理念不牢固。第三,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基础依然薄弱。截止到2016年底,全国共有石油和化工企业9.6万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94万家,取得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证的危化品生产企业1万6 642家,其中80%为中小化工企业,这些企业普遍存在安全投入不足、设备老化陈旧、工艺技术落后、自动化水平低、安全生产意识不强、责任制不健全、安全管理水平低等问题。第四,新问题新挑战不断涌现,如新建化工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呈大型化、集约化和一体化发展趋势,但承接地区管理经验和配套设施不足,专业管理人才缺乏、产业工人培养和安全技能培训落后等。

付建华要求,各部门和企业绝不能再做事故的“试验田”,要采取针对性有力措施,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首先,组织辖区内涉及液化气装卸作业的危险化学品企业立即开展一次装卸安全全面检查。重点检查涉及液化气体的新建、扩建、改建的生产项目是否符合建设项目“三同时”的要求;是否有合法合规的项目审批;安全条件、安全设计审查手续是否依规进行了竣工验收;是否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装卸管理人员、驾驶人员、押运人员是否具备从业资格;装卸人员是否培训合格;运输车辆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储存装卸场所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建立并得到严格执行;应急预案和应急措施是否完备等。同时,要对安全风险进行评估,采取措施降低风险、管控风险,提高保障能力。

第二,强化落实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并严格执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严格重大风险管控,强化危险化学品装卸作业安全管理,加强直接作业环节的管理。

第三,加强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健全完善应急预案,提高企业员工岗位应急能力,做到科学有效实施应急处置,加强企业和地方应急联动。

第四,要严肃事故查处,强化警示教育。随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将把大连新港“7·16”爆炸事故、江苏省南京市“7·28”地下丙烯管道爆燃事故和江苏靖江“4·22”火灾事故警示教育片发给各地区,组织企业、员工观看。

第五,要认真做好夏季和汛期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

编辑 包冬冬

猜你喜欢
液化气化学品危险
液化气脱硫塔的设计与强化
液化气催化氧化脱硫醇的新一代催化剂
喝水也会有危险
浅析液化气脱硫醇技术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解读
危险化学品事故为何多发?
2015年《造纸化学品》征订启事
话“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