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创作手法的探究

2018-01-08 12:59马丹
大经贸 2017年11期
关键词:创作手法叙事结构纪录片

【摘 要】 论文对纪录片创作手法的探究,主要包括纪录片的类型纪录方法.、叙事风格,从实践的角度分析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以及独特的叙事结构.艺术性及审美特性。目的在于展现通过实践操作,学习纪录片的真正创作手法和创作思想,同时根据影视学,文化传播学、艺术学等相关书籍为理论参考,通过实例解读的方式进行纪录片创作手法的探究。

【关键词】 创作手法 纪录片 叙事结构

纪录片作为具有较高艺术形态的光影艺术,自1895年卢米埃尔开启电影长河的《工厂的大门》到1922年弗拉哈迪开创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其独特表现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及推崇。对比中外纪录片,由于背景文化的差异使得我们在叙事手法、语言表达、传播方式,题材选择上都有所不同。

但相较于其他影视作品,纪录片独特的魅力和艺术追求无论在人文、军事,历史、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都以取材于实,略去虚拟为基本准则,最大程度的为观众还原一个又一个真实故事。

一、纪录片的类型

类型的概念早在古希腊时期就产生,后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直到好莱坞电影“类型化”研究的产生,电影才有了不同的门类之分,形成各式各样的电影类型。如早期格里菲斯的剧情片,弗拉哈迪的纪录片等等,都属于电影早期所形成的类型。在我国,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随之出现了多样的影像类型,纪录片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受到前期 “直接电影”、“真实电影”及“新纪录电影”等纪录片创作方式的影响,我国纪录片发展迅速且日益成熟,题材的广泛摄取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类型。没有类型就没有市场,也许一部片子我们并不知道他的导演是谁,但根据题材、内容、拍摄方式就可以很好的区分他属于那种类型,观众也可更好的去选择自己喜好的影片,但类型区分的概念一直是大家所谈到的问题关键,如何才能将纪录片的类型准确区分呢?

其实纪录片的分类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就本文研究内容来讲,我们依据纪录片的题材、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新闻纪录片”、 “人物纪录片”、“社会文化纪录片”、“理论文献纪录片”、“历史文化纪录片”、“自然科技纪录片”六大类。国际上以奖项评审准则将其划分:人文社会类和自然环境类纪录片。国内以人物为题材的纪录片早在多年以前就已发展起来,尤其是历史人物的纪录片制作更是相当成熟,如大型历史人物纪录片《记忆》、人物专题纪录片《大医仁心》、以及具有中国第一部真正纪录片之称的《流浪北京》,通过独特的视角观察人物和事件,以及最真实的环境描写。通过记录跟踪、场景还原的方式,融入被拍摄群体生活中,让观众设身处地的看到一个有一个真实得故事,建立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物纪录片类型;对于一部好的纪录片来说,无论它属于何种类型其创作属性都不是单一的,只是以某一种创作属性为主,兼顾其他。

二、紀录片的叙事策略

真实性是纪录片创作的首要属性,也是人物纪录片在美学领域的最高追求,与故事片不同,它决不能是作者虚构出来的,必须做到地点、时间、人物、事件的真实。没有真实感的纪录片就像失去了灵魂的肉体,对观众来说是毫无意义的。我们看电视剧的时候,可以做到明知“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还全情投入其中,跟随情节的发展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但如果出现一部这样的纪录片,定会让人倍感恍惚。那么纪录片叙事的真实性到底怎样体现呢?

法国战后现代电影理论的一代宗师安德烈·巴赞曾说“唯有摄像机镜头抛弃了他们对客观习惯的偏见和看法,才能以冷眼旁观的方式还原世界纯真的面貌”。跟踪记录的拍摄方式是最常见的,摄像机跟随者主人公的行动记录他的表情和行为变化,将发生的事情通过荧幕直接传递给观众,观众也跟在摄影机带领下,参与到人物的真实生活中去,这种情感是十分珍贵的。但真实不能浅显的理解为“他做什么我拍什么”,而是要真实又深入,流水账式的纪录片做的再真实,观众也是不会喜欢的,对于人物纪录片来说,一定要对采访对象有十分深入的了解,前期准备不够充分,仅从单个表象就开始拍摄,这样的作品是毫无说服力和观赏性的,观众从你的影片中是很难感受到你的导演思维和影片主题思想。

细节也是表达真实性的关键,观众能否被吸引,与纪录片的细节表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细节不仅可以表现人的外貌特征,更可以表现出其内心活动,更准确的感受人物情感的变化,抓住细节可以让我们在影片有限的时长内,充分展示人物生活环境,故事背景。例如,故事发生在北方农村,为突出背景环境,就根据季节的变化拍摄一些大山或平原的景象,这里就不能用小桥流水人家来表现人物生活环境。再比如,人物性格的细节展示,南方的婉约,北方的直爽。采访过程中语气,语速以及口音都是对人物很好的定位。简单的细节表达,让纪录片更具真实性。

“纪录片叙事故事化”也是当今国内外艺术创作走向的潮流之一,这也是全球关注的人文、自然、社会等纪录片类型创作的主要手法。那么纪录片究竟要怎样讲故事?首先,在拍摄脚本策划的时候就要重视“故事性”,在前期资料收集阶段一定要根据拍摄题材的独特性和主要内容的叙事要求,寻找到适合该片的“讲故事”手法。为了达到纪录片“故事化”的要求,掌握好叙事过程中的节奏至关重要,这里由外在节奏和内在节奏两部分组成,外界节奏主要是指包含在画面内的情节段落,通过后期剪辑来完成的节奏要求,由于每个精彩画面的长度不等,信息量不同,因此在后期制作的过程中,画面剪辑所表达的故事结构和内容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观众对影片的兴趣点和观看情绪。内在节奏也可以理解为情绪节奏,不同的段落安排会为观众营造不同的情绪变化。根据情感线去剪辑画面,使得不同长度和内容的片段有一个起伏的情绪变化,构成不同快慢的节奏和频率,这种内在节奏的变化影响着观众观影时的情感变化,更易被带入人物内心和事件本身,有利于强化纪录片的故事化效果。

三、纪录片的创作手法

选题是创作者在所了解到的信息研究基础上,做出的可发展性课题,确定影片的大致方向和内容定位是一部创作的核心。选题决定着整个创作过程,因而在开展选题时要注意其是否有价值、有意义、有受众。理论上,选题可以大致分为两个层面:1广义上的选题,这里不仅是对某一个题目的确定,而是要涉及到更广泛的社会影响,比如教学片《游戏进课堂》这部纪录片,在选题上注重是对于整体项目的研讨,而不局限于影片的制作。其中体现更多的是项目策划者的思维而不是导演思维。2狭义上的选题,通过检索你感兴趣的领域相关资料设定一个范围,梳理这个领域里人物和事件。针对性的专为这一题材而创作,这里创作者只为作品服务,导演思维成为这个创作的主导。

选题确定后,人物的甄选变的尤为重要,一个好的人物可以为纪录片增色不少,在人物甄选阶段主要是有以下方式:

1观察和发现——个人,通过通话和视频的方式候选者沟通,接近他们的生活,从中找到与主题思想更切合的人物性格与生活态度,并做出记录作为素材参考。

2研究和调查——个人和事件,在不断的接触中,挖掘候选人身边可能发生的事,深入的了解真实的他们。练习拍摄时如何准确表达事件和人物之间的关系。

3价值研究——个人愿望,经过前两个阶段的积累,为更好展现影片的核心价值观,确定主人公的最后阶段就是其价值研究,观察记录他的特质,既要有代表性又要有端正的态度和高尚的价值观。

四、纪录片的叙事结构

纪录片的叙事结构是创作者根据主题思想的要求,把素材,资料,人物和事件等有章法的组织排列。使其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和谐统一。叙事结构可以分为时间线索的叙事结构和空间线索的叙事结构,首先,以时间为线索的叙事结构是根据时间的推移,以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将拍摄素材排序。以时间为着点,这种叙事结构一般逻辑清晰、脉络顺畅,很适合纪实性较强的纪录片,常规的发展线路也易于观众接受。

其次,除了根据时间线这种故事结构外,为丰富影片的内容我还用到了时空交错这种方式的叙事结构,同样的人物在两种不同的环境展现着不同的状态,然观众同时看到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状态,这样时空交错的叙事结构在纪录片中被多次运用,通过这样的空间转换,避免了一件事情从头说到尾的枯燥,也避免了画面转换的单一和生硬。在不变时间线索的基础上给予了影片更多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欧阳宏生. 纪录片概论[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2] 董岩. 中国纪录片发展的态势[J]. 今传媒.2006(12)

[3] 苏牧. 荣誉[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马丹 女 汉族 1991年5月 籍贯:陕西宝鸡 工作单位:渭南师范学院 专业:戏剧与影视学 研究方向:广播电视,学历:硕士,职称:助教。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作手法叙事结构纪录片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以微电影《调音师》为例谈中国微电影在叙事上的改进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