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明慧
有人说,当代的中国社会,功德、诚信、感恩有缺失;也有人说当代中国社会,法制、因果、道德也有缺失,等等。这些所谓的“缺失说”,都是说的社会现象,其实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本质缺失是中华核心文化缺失。作为中华民族未来接班人的中学生,将肩负着现实和历史的责任和使命——传承并发扬光大中华核心文化。要完成这一责任与使命,首先要让中学生能够有能力认识、体悟中华核心文化,才有可能成为其继承者、践行者。但是,目前许多中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知之不多,很难谈得上践行了。因此,加强中学生的中华核心文化为主导的素质教育刻不容缓。
一、中华核心文化是道德文化
道德是由人们在实际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是真理社会化的规范,是中华文化的核心。
上从伏羲农神、下至改革创新,都是道德的化身。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大意是道生成万事万物,德养育万事万物。万事万物虽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但环境使万事万物成长起来。故此,万事万物莫不尊崇道而珍贵德。道之所以被尊崇、德所以被珍贵,就是由于道生长万物而不加以干涉,德畜养万物而不加以主宰、顺其自然。这里的“道”是指宇宙间规律,是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这里的“德”是指人世的德行、品行、王道,是社会人心正能量的品质规范。
儒家经典《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论语》中亦说:“德不孤,必有邻。”“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无论从儒家的四书五经及民间流传24孝故事等经典中,还是从道家的《道德经》《易经》等经典中,或者从佛家的《善生经》《十善业道经》等佛家经典中,都很容易看出,道德是中华文化的源泉,而且是其灵魂和核心。如果我们这些中学生自小就深受中华核心文化的熏陶,立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社会成人一样,都在追求道德及道德的完美,并且践行中华核心文化,我们的社会将会是更加美好的。
二、中华核心文化是真理文化
凡是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体悟都叫做真理,是宇宙间本然的道德状态,也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真理一定与道德相合,道德一定也与真理相契。按照百度百科对真理的定义:永恒不变唯真正理。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释:真理是最纯真、最符合实际的道理,即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正确反映。“真理”也是哲学名词,是指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科学则是由实践检验且无限趋近于真理的方法。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极其的无数英雄豪杰,在追求美好的生活中,创造出的以儒释道为核心的文化,即上契真理、下合道德。特别是佛家文化,将中华文化提高到了证悟真理的高度,超越了普通人自身生命的内涵和层次,让追求真理生活的人,在生活過程中的某个触点或当下能超越自己、超越环境,“开悟”证真理,让证悟者与宇宙同心,和光同尘,生活在日日是好日、处处是好地、人人是好人的美好生活状态中。这种能够让人当生或者当下证悟真理、激活生命潜能、提高生命的品质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真宝藏,也是世界文化中的大宝贝。佛家的经典三藏十二部,我们中学生现时无法来全部读完,但从仅仅只有256个字的佛家经典《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就可以窥出永恒不变的人生宇宙真理——伟大的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的万丈光芒。“……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从真理的究竟性来说, 实际理地一尘不惹,无论过去、现在、未来,都是佛性、空性,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从现象上来说我们在世间,对待万事万物实际生活中,要始终不离真理和道德,不舍一法地践行中华核心文化。
三、中华核心文化是因果文化
因果是世间最大,也是最大的普遍规律,也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哲学是这样定义因果的: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具有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指由于原因的作用而引起的现象。“有因,必有果。”直接简单明了地阐述了因果的本质。
例如,种子是因,芽就是果;春种是因。秋收是果;努力学习是因,取得好成绩是果;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这种种豆得豆、种菜得菜的因果关系,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因果关系既有异时互存的因果关系,也有同时互存的因果关系。这些因果关系非常错综复杂,从这一角度来看,这一因会产生这一果,但是从另一角度来看,这一因会产生另一果。所以,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从来就是这样的。从时间上来说,由于无数的异时因果连续的关系,以及从空间上来说,由于无数的互相依存的关系,组织成为一个极其错综复杂的罗网相互交错,这不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总之这种因因果果,果果因因,相续不断因果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中华文化的核心。
《易经》中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道家的太上老君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道德经》中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都是一世因果论者。佛家说因果通三世,《因果经》中说: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尚书 卷二》中说:“惟上帝弗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百殃。”大意是上帝没有亲疏贵贱的分别,所以赐福、降灾没有一定,对行善的人就赐给各种吉祥,对作恶的人就降给各种灾祸。
因果强调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因果规律,你认识不认识它、承认不承认它,它都客观存在着并起着作用。如果人们不认识因果文化,人们就没有了对因果的敬畏之心,也没有了行善积德的动力;作恶行善都是一样的结果,人为什么还要行善?
四、中华核心文化是感恩文化
感恩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是对他人帮助的回报,也是中华文化的核心。
知恩报恩,首先是贵德尚道。《礼记 卷七》中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大意是人人具足的本善叫做性,随顺本性流露的行为叫做道,以道的标准来修正自己、感化他人,叫做教。《老子 卷三十四》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大意是人应当效法大地,宁静和柔,劳而不怨,有功绩而不会显示宣扬;地效法天,施而不求报,生长万物,无所收取;天效法道,清静无为,万物自成;道性自然而然。
其次,感恩文化是“孝悌”。《孝经 卷九》中说:“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大意是真正能够把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之道做到尽善尽美,就会感通天地神明(其实是与道德真理相应)四海之内充满道德的光辉,没有一个地方不受孝道的感化。《孝经 卷九》中说:“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于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元代的《二十四孝》记述了自上古至宋代24位孝子的故事,有虞舜“孝感动天”、老莱子“戏彩娱亲”、郯子“鹿乳奉亲”、仲由“百里负米”、曾参“啮指痛心”、闵损“芦衣顺母”、汉文帝“亲尝汤药”等,是感恩文化的精华所在。像“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衔环结草,以报恩德”,还有“漂母的一饭之恩”“钟子期的知遇之恩”“士为知己者死”“重恩义,富贵不移”等,其本质上讲的都是感恩。
以爱人之心做事,以感恩之心做人,常怀感恩心,常做感恩的事,时刻生活在了感恩世界中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因为他不仅生活在中华核心文化当中,而且还生活在正能量的当下,克服了自己主客观环境的影响和自私自利的负面情绪,心中自然充满阳光雨露。人的一生,从一出生开始,就领受了父母的养育之恩;一上学就有老师的教育之恩;工作以后,又有领导、同事的关怀、帮助之恩;年纪大了之后,又免不了要接受晚辈的赡养、照顾之恩。没有阳光、没有空气、没有绿色植物,人类不能生存,我们也要感恩大自然、感恩一切。
人生在世,会遇到种种得失与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豁达地处理。孩子从学校应该学会“感恩”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只知有自己,不知爱别人。所以,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感恩教育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的生活。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
“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让孩子知道感谢爱自己、帮助自己的人,是德育教育中重要的一个内容。
总之,加强中学生的中华核心文化为主导的素质教育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徐晨晨.论当代青少年道德移情能力的培养[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
[2]王晓哲,韩刚.知行合一思想的历史嬗变[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4).
[3]孫天威,钱振勤.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心理机制探析[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3(05).
[4]刘伟,傅维利.诚信知行的形成机制及其对高校诚信教育的启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02).
[5]户可英,罗映光.浅析移情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