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平
(解放军第三七一中心医院,河南 新乡 453000)
预见性告知护理对改善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的焦虑状态效果观察
李晓平
(解放军第三七一中心医院,河南 新乡 453000)
目的探讨预见性告知护理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焦虑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半耳鸣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预见性告知护理。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气导听阈值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SAS、SDS评分及气导听阈值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实行预见性告知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降低气导听阈值水平,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预见性告知护理;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焦虑状态;改善效果
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是耳科常见的疾病类型,其发病原因尚未明确,但多与微循环的改变有关,突发性耳聋发病率较高且逐年上升,由于该种疾病属于感音性耳聋,所以患者多存在耳鸣症状,患者会由于发病较为突然出现焦虑以及抑郁等不良情绪,不但会影响到患者的心理健康,还会影响到疾病的治疗,需要加强有效的护理干预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1]。本次研究主要对预见性告知护理对改善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选择本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半耳鸣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男68例,女32例,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44.03岁;观察组男70例,女30例,年龄19~69岁,平均年龄44.9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入院后及时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并测定纯音听阈值,采取扩管、活血化瘀、高压氧舱、解痉及改善微循环等治疗,护理人员还需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给予其有效的抗眩晕、镇静以及降血压治疗,治疗2周后再次对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估及纯音听阈测定。
观察组:入院后及时评估心理状态,对患者进行纯音听阈值测定,然后对患者进行活血化瘀、扩张血管、高压氧舱、解痉及改善微循环等治疗,护理人员还需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给予其有效的抗眩晕、镇静以及降血压治疗,治疗2周后再次对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估以及纯音听阈测定。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预见性告知护理,在进行治疗前将相关的操作方法及目的、治疗效果告知患者,加深其对疾病的认识及对治疗的了解,同时耐心回答患者所提出的疑问,让患者及其家属全面了解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的检查方法、治疗方法、护理措施及护理价值,保证治疗有效性[2]。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气导听阈值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焦虑、抑郁评分采用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进行判定,评分越低表示焦虑、抑郁现象越轻。
采用统计学软件为SPSS 17.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软件。
两组患者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SAS SDS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100 45.61±3.72 29.71±2.22 54.34±2.13 21.25±0.83对照组 100 45.66±3.58 34.73±3.21 54.12±1.56 33.55±3.46 t-0.097 12.862 0.833 34.568 P-0.923 0.000 0.406 0.000
观察组护理前气导听阈值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气导听阈值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气导听阈值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气导听阈值水平比较(±s)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100 44.04±7.44 28.34±7.34对照组 100 43.65±8.02 32.69±6.76 t-- 0.357 4.359 P-- 0.722 0.020
突发性耳聋发病较为突然且病因不明确,患者常出现耳鸣、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其初始症状为耳鸣,若治疗不及时会影响到患者的听力,对其健康生活以及日常工作、学习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是提高预后质量的重要措施。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SAS、SDS评分、气导听阈值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原因分析为:①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一般会出现焦虑心理,若不给予有效的缓解会对肾上腺素的分泌造成影响,还会改变患者的血液黏度,加重耳聋以及耳鸣的症状,对治疗效果造成严重影响。对患者进行预见性告知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消除焦虑等心理障碍,进而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在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同时还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护患纠纷以及医患纠纷发生率。②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采取预见性告知后可纠正患者因紧张导致的担忧心理,主动沟通以及交流可有效缓解其焦虑情绪,还可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通过让患者了解详细的治疗方案、听力波动情况以及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可帮助患者稳定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3]。
综上所述,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实行预见性告知护理可有效改善其焦虑、抑郁状态,降低气导听阈值水平,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张 静,江文霞,张爱芬,等.预见性告知护理对改善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的焦虑状态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17):3439-3440.
[2] 刘 艳,刘慧巧,陶 静.预见性告知护理对改善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焦虑状态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03):150,152,156.
[3] 陶海霞,王 磊.实施护理干预对缓解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焦虑的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2):123-124.
R473.71
B
ISSN.2096-2479.2017.49.176.02
张 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