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区冬油菜种植现状与发展对策

2018-01-07 04:02卢川李悦有翟黎芳李军虎吕玮秦焱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20期
关键词:潜力问题对策

卢川 李悦有 翟黎芳 李军虎 吕玮 秦焱

摘要 近年来,随着限水压采区域的扩大,京津冀地区冬油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冬油菜已在限水压采区域成为代替冬小麦的首选作物。本文概述了京津冀地区冬油菜种植现状,阐述了京津冀地区冬油菜种植的潜力,分析了京津冀地区油菜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油菜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冬油菜;种植现状;潜力;问题;对策;京津冀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6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20-0043-03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following the enlargement of the area limiting the exploitation of water,winter rapeseed planting area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expanded year by year.Winter rapeseed has become the preferred crop instead of winter wheat in the area limiting the exploitation of water.In this paper,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winter rapeseed planting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was summarized,the potential of winter rapeseed planting was expounded.In addition,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rape industrialization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were analyzed,and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rape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winter rapeseed;planting present situation;potential;problem;countermeasure;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油菜的生产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处,从南纬40°到北纬60°都可以种植,主产区集中在亚、欧、美三大洲。其中,位于亚洲地区的中国是油菜的起源地之一,也是世界上種植油菜最悠久的国家之一,种植历史已有几千年。根据种植制度和播种季节的不同,将中国油菜种植区分为3个:黄河流域及其以南的广大地区为一年两熟或三熟的秋冬播油菜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部分山区为夏播油菜区;西北、东北为一年一熟春油菜区。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菜生产国,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占世界的25%。其中,主产区是长江流域,油菜的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占全国的90%以上[1]。油菜是产油率最高的油料作物之一,其种子含油量为30%~50%,也是唯一可越冬的油料作物。油菜还能充分利用温光资源、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提高冬种生产效益。油菜也是一种养地作物,种植油菜可以增加土壤通透性,改良土壤结构。油菜根分泌的有机酸能提高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油菜不仅是主要的食用油来源,而且在现代工业、食品、医药保健、生物能源以及生态景观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冬油菜在新疆、北京、宁夏及河西走廊等地的成功越冬,冬油菜已成为京津冀地区的又一越冬作物,其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3]。京津冀地区又是限水压采区,种植冬油菜是减少地下水开采的有效途径,同时也避免了由于限水压采所导致的耕地冬闲,解决了冬春季土壤表面的覆盖问题,减少了沙尘来源,改善了生态环境条件,最终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使农民增收。

1 京津冀地区冬油菜种植现状

京津冀地区作物总播种面积938.85万hm2,冬季作物主要是冬小麦和冬油菜,其中冬小麦的播种面积为227.45万hm2,占总播种面积的24.23%,冬油菜的播种面积为2.33万hm2,占总播种面积的0.25%[4]。目前,在河北省北部地区(京津以北)以种植春油菜为主,在中南部地区为冬油菜产区,主要产区是邯郸、邢台、石家庄和保定地区[5-6]。2011—2015年河北省油菜种植面积均在2万hm2左右,平均产量为1 500 kg/hm2左右。其中2011年2.1万hm2,产量1 436 kg/hm2;2012年1.9万hm2,产量1 564 kg/hm2;2013年2.2万hm2,产量达到1 614 kg/hm2;2014年2.0万hm2,产量1 611 kg/hm2;2015年1.8万hm2,产量1 684 kg/hm2,约占全国的2%。京津地区冬油菜的种植面积均在0.3万hm2左右[7]。由上述可知,京津冀地区的冬播作物只占总播种面积的25%左右,这种种植结构直接导致复种指数低,经济效益差。因此,扩大冬播作物播种面积、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是增加播种面积、提高单位面积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而冬油菜作为冬播作物,将成为京津冀地区农业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作物。

2 京津冀地区冬油菜种植潜力

2.1 超强抗寒冬油菜品种的育成为京津冀地区种植冬油菜提供了品种保障

针对冬油菜的抗寒问题,在20世纪末就展开了北方冬油菜的抗寒性改良研究,并相继育成多个可在-30 ℃左右极端低温条件下安全越冬的品种,为冬油菜北移提供了品种保障[8]。周冬梅等[9]研究表明,河北省中南部处于最适宜种植冬油菜的区域,北京、天津、河北省北部部分地区处于适宜种植冬油菜的区域。由于冬油菜品种越冬问题得到解决,冬油菜也成功引入京津冀地区。

2.2 气候变暖为京津冀地区种植冬油菜提供了热量保障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暖化,越冬作物越冬期温度普遍提高,极端低温出现的频率减少,持续时间缩短。20世纪以来全球气温上升了0.3~0.6 ℃,中国的气温则上升了0.4~0.5 ℃,尤其是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气温上升最为明显。据有关研究预测,未来50~100年全球和中国气候将继续向变暖的方向发展[10-11],京津冀地区的气候暖化尤为明显,因而冬油菜北移的研究成为了京津冀地区油菜研究的热点问题,也将是其应对气候暖化挑战的重要技术措施和战略。冬油菜北移研究的工作也得到了其他许多国家的广泛重视,美国、伊朗、埃及、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均在进行冬油菜北移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并且取得了较好进展[12]。

2.3 京津冀地区大量冬闲土地资源为冬油菜种植提供了基本保障

京津冀地区越冬作物单一,绝大部分地区种植的是冬小麦,小麦是耗水作物,生育期需大量的水资源,但京津冀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缺水严重。北京市年均自产径流量39.50亿m3,人均190.9 m3,比全国平均少1 989.89 m3。地表水17.95亿m3,严重匮乏,地下水21.55亿m3,埋藏深度在24.27 m以下。天津水资源总量为32.92亿m3,人均331.45 m3,比全国平均少1 849.34 m3。其中地表水26.54亿m3,人均267.27 m3,地下水7.62亿m3,人均76.72 m3。河北省水资源总量约134.87亿m3,人均307 m3,比全国平均少1 873.79 m3[4]。由于受城市人口膨胀、工业快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地下水资源严重不足,缺乏足够地下水用于农业灌溉。地下水被掠夺式开采利用,导致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开始显现,如地下水位下降以及河流、湖泊干枯已不鮮见。

近几年,由于冬小麦种植投入高、效益低,且耗费大量的水资源,在限水压采区域的农户已减少其种植面积,导致大量冬闲土地的出现,冬油菜已在限水压采区域成为代替冬小麦的首选作物。而随着限水压采区域的扩大,京津冀地区冬油菜种植面积也在逐年扩大。

2.4 京津冀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需求

冬油菜是唯一能够越冬的油料作物,不与其他作物争地,能够复种多种作物,有利于作物合理的布局。京津冀地区人口快速增加,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迫切需要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4]。种植油菜便于调节作物茬口,冬油菜在京津冀地区5月下旬至6月上旬成熟,较冬小麦早成熟10 d左右,收获后剩余热量满足复种马铃薯、玉米、花生、向日葵、谷子等作物对热量的需求,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播种面积和复种指数,符合京津冀地区农业生产发展需求。另外,油菜是很好的绿肥作物,利用种植的冬油菜春季粉碎还田,能够改良土壤,培肥地力。

3 京津冀地区冬油菜生产存在的问题

3.1 农民种植积极性受限,生产无法形成规模

一是京津冀地区冬油菜越冬难。制约油菜种植的主要原因是油菜植株越冬死苗率高、风险大,有的年份死苗率高达90%以上,同时死苗率高的年份发生频率很高,10年中死苗率高的年份有7~8年[13],从而无法通过种植冬油菜获得收益,甚至可能出现亏损,导致农民种植冬油菜的积极性不高。二是规模化种植范围受限。京津冀地区冬油菜的播种面积是冬播作物播种面积的1%,而且是分散播种,加之农民种植冬油菜的目的单一,绝大部分农户种植油菜是为了不使土地闲置,主要是用来肥田,并未对其认真管理,导致冬油菜产量低、效益差,造成农民的积极性进一步受到打击,导致种植冬油菜无法形成规模,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3.2 冬油菜播种质量差,产量低

京津冀地区冬油菜播种大多采取省时省力的撒播方式,导致种植密度不均。油菜高产、稳产的关键措施就是保证合理的群体结构,过稀、过密都会影响油菜产量[14]。高密度使田间通风透光性差,从而导致单株发育不良,分枝部位上升,分枝数减少,角果数下降,籽粒不饱满,植株茎杆纤细,偏高,易倒伏,抗病力下降,产量降低。低密度下虽然田间通风透光性好,单株生长旺盛,但由于密度过稀,导致产量不高。

3.3 冬油菜的种植品种单一,生产效益较低

良种是农业生产最基础的资料,推广优良品种是提高油菜产量最经济有效的措施[15]。京津冀地区冬油菜种植是分散性的,相当一部分农户种植的冬油菜品种是早熟性的自留品种,虽可早收获,但是产量低,效益也低。种子市场上油菜品种繁多,有常规种也有杂交种,经营比较混乱,没有规范的种子市场,大部分农户得不到优质的品种,产量和效益很难提高。少部分农户虽然能够通过某些渠道获得优质的品种,但也无法形成规模化生产。另外,由于农民种植冬油菜的目的并非用来获利,只是作为填补作物种植于空闲期,田间管理不到位,导致生产效率低,实用技术转化率较低。

3.4 生产机械化程度低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化越来越普遍。但是,由于油菜的籽粒小且成熟度不一致,收获时很容易炸籽,再加上油菜植株高大,目前油菜的机播和机收还无法完全实现。目前,农村对油菜收获的机械化普及程度还不高,掌握机械技术的人员大多外出务工,导致农村缺乏劳动力,冬油菜种植受到限制。同时,京津冀地区冬油菜种植比较分散,没有形成规模化种植,也不适宜机械化的发展。

3.5 加工落后,销售率低

京津冀地区农民种植冬油菜的主要目的是解决自身食用的需要,还停留在初步的榨油工艺上。多数农户是为了榨油自用,而榨油残渣则仅作为有机肥还田,其利用率不高,没有形成完整产业链。京津冀地区冬油菜产量低、面积小、品质差,又缺少龙头企业,大多数油菜籽都在小作坊里进行简单加工,原料利用率低,加工产业落后,没有自己的油菜品牌,产品商品性低下。

4 京津冀地区冬油菜生产的对策

4.1 加大推广新品种与新技术的力度

为了探寻京津冀地区的油菜种植发展道路,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需要加大推广新品种与新技术的力度。加快普及油菜高效高产绿色的栽培技术,支持引进优良种质资源、新技术、新成果。通过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合京津冀地区的优良油菜品种。扩大冬油菜的种植面积,提高单产和出油率,推动优良品种更新,集成绿色丰产技术,加强农机农艺结合[16],促进油菜生产规模化和相关产业发展。

4.2 加强田间管理,提高冬油菜越冬率

要想解决京津冀地区冬油菜越冬死苗率高制约冬油菜生产发展的问题,除了选用抗寒性好的品种外,还要加强冬油菜的田间管理。冬油菜的抗寒性与其根系的生长发育情况密切相关[17],要使油菜植株强壮繁茂、贮藏根硕大,必须适时早播,侧重施磷肥,注意增施硼肥。此外,还应注意合理密植,群体的种植密度对冬油菜的影响是综合性的,它不但能影响冬油菜的生长发育,而且影响越冬率和经济性状,最终直接影响产量[18]。合理的群体种植密度是冬油菜安全越冬的必要条件[19]。综合考虑,在保障安全越冬和高产的前提下,京津冀地区冬油菜种植密度以60万~90万株/hm2为宜。

4.3 创新科技,推进机械化

随着冬油菜机械化进程的加快,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然而要想进一步实现油菜生产的机械化,不仅要从收获冬油菜的机械方面着手,还要从冬油菜的农艺性状方面着手,走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道路,走技术创新的道路。因此,不仅要在机具的研制上有所创新,还要加大科研力度,尽快研制出符合冬油菜收获要求的机械,培育出适于机械化收获的油菜品种,使油菜收获机械化早日实现。同时还要打造冬油菜加工工业的完整产业链,真正意义上完成冬油菜从种植到收获再到加工的机械化产业链。

4.4 提升油菜种植效益,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

油菜种植效益低一直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提升效益已成为农民密切关注的问题。在扩大种植面积和提高单产的同时还可以打造农业观光精品路线,可通过政府、企业舉办油菜花旅游节,发展旅游经济,以此带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由于油菜花期较长,是很好的蜂源植物,大面积种植油菜可推动养蜂业的发展,为农户增收提供了一条稳定途径。将油菜产业、旅游产业和养蜂产业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可有效提升种植油菜的经济效益。油菜生产是油菜产业壮大的根基,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惠农政策,确保油菜生产能够稳定快速发展。应采取多种补贴形式,提高农民的积极性,扶持有实力的企业,促进企业自身的创新,从收获到加工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确保油菜生产健康有序进行。

5 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京津冀地区农业既面临着供给侧结构调整,又需要符合资源环境承载力要求,京津冀地区冬油菜替代冬小麦是符合上述农业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京津冀地区冬油菜种植面积较小,相关研究基础薄弱,适宜的越冬油菜品种缺乏,冬油菜配套种植技术不完善,这些都需要农业科研人员进行大量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品种筛选和配套种植技术研究,完善京津冀地区冬油菜生产技术体系,为适应京津冀地区冬油菜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6 参考文献

[1] 宋志伟,陶郁萍,张倩伟,等.油菜规模生产经营[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2] 方彦,孙万仓,李强,等.北方旱寒区冬油菜种植密度对生态条件的响应[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2,30(5):46-50.

[3] RIFEC L,ZEINALI H.Cold tolerance in oilseed rape over varying acclimation durations[J].Crop Science,2002,43(1):90-100.

[4] 孙万仓,刘自刚,周冬梅,等.北方冬油菜北移与区划[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5] 河北经济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6] 郭锡铎.河北省冬油菜丰产技术考察简结[N].河北农学报,1982-03-15(7).

[7] 河北农村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8] 耿以工,张建学,杨润德,等.白菜型冬油菜品种在天津地区的适应性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2,18(1):136-139.

[9] 周冬梅,张仁陟,孙万仓,等.北方旱寒区冬油菜种植气候适宜性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14,47(13):2541-2551.

[10] 邓振镛,张强,蒲金涌,等.气候变暖对中国西北地区农作物种植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8,28(8):3760-3768.

[11] 丁一汇,任国玉,石广玉.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I]: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2(1):3-8.

[12] 孙万仓,武军艳,方彦,等.北方旱寒区北移冬油菜生长发育特性[J].作物学报,2010,36(12):1224-1234.

[13] 李亚红.保定市油菜安全生产探讨[N].中国农业信息,2015-11-08.

[14] 赵合句.优质油菜高产栽培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4.

[15] 王开林.寿县油菜高产稳产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7):87-88.

[16] 胥岚,李芝凡.四川省双低油菜精深加工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J].四川农业与农机,2012(6):46-48.

[17] 周冬梅.北方地区冬油菜潜在空间分布模拟研究[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14.

[18] 刘海卿,孙万仓,刘自刚,等.白菜型冬油菜在北方不同生态区的生育期变化及复种潜力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6,34(2):190-200.

[19] 罗晓翔,孙万仓.北方旱寒区不同生态条件冬油菜适宜种植密度研究[J].甘肃农业科技,2015(10):50-52.

猜你喜欢
潜力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科比:写给17岁的自己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学习潜力揭秘
12星座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