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九大,加快教育现代化

2018-01-06 13:26
广东教育·综合 2017年12期
关键词:习近平特色时代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本期特邀我省教育系统的十九大代表以“学习十九大,加快教育现代化”为焦点,畅谈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切身体会与相关做法,以期为我们深入学习十九大提供鲜活的关注点。

其中,十九大代表、广东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景李虎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学习长文,立足我省教育发展实际,强调站在“新时代”历史方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推动我省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我省教育现代化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思路与建议,值得我省教育人深刻学习领会,并付诸到伟大的新时代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之中。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文/广东省教育厅 景李虎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教育系统的首要政治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10月27日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11月1日印发的《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决定》要求,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要把着力点落实到“六个聚焦”上,即聚焦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上,聚焦到5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发生历史性变革上,聚焦到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重大政治论断的深远影响上,聚焦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的重大决策部署上,聚焦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是深受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拥护和信赖的领导集体上,聚焦到习近平总书记是全党拥护、人民爱戴、当之无愧的党的领袖上。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就要认真按照中央要求,着力“六个聚焦”,紧紧围绕“学懂、弄通、做实”要求来学习,推動我省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牢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奋发有为,不辱使命

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并用“3个意味着”对新时代进行了阐释:第一,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第二,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第三,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中,“强起来”“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等表述,无不在传递着这样的信息,我们迎来了中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时间节点,在这一重要节点,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也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这样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牢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这个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要牢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这个历史使命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灵魂和主线。十九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写入党章。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最根本的就是要全面领会和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将之贯彻落实到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中。十九大报告的第三部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阐述,其中,用“8个明确”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同时,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并概括为“14个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理所当然也是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每一个“明确”、每一个“坚持”,我们都必须不折不扣在教育工作实践中予以贯彻落实。我们要联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联系十九大报告全文,联系自身工作实际,把“8个明确”“14个坚持”真正学懂弄通,并体现到明年的工作谋划上,贯彻到我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最根本、最关键的是要高度讲政治,加强政治能力建设。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自觉地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准确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深刻分析教育现状,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论断,这一重大政治判断完全符合广东教育实际,是我们分析教育现状、研究改进措施、解决教育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和方法论指导。

首先,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来看,“有学上”“有书读”早已不能满足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上好学”“读好书”才是他们的期盼、向往和追求。这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人民对“更好的教育”的期盼。这是从家长的角度来讲的。从教师的角度来讲,他们也有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种需要反映到教育领域,就是对更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更多的培养成长和职业生涯提高机会、更强的荣誉感和幸福感的期盼等。还有,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他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至少应当包括有更加美丽的校园环境,更加关心自己的老师,更加交心亲密的小伙伴,更加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更加及时有效的情感、学业、就业指导,更加理解自己的爸爸妈妈等。家长、教师、学生,都是我们的工作对象,知道他们想要什么,才能明白我们应该干什么。

其次,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来看,我们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有旧问题,也有新问题。比如,从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关系看,广东经济总量连续28年位列全国第一,教育质量与经济总量不匹配,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力不够,呈现不平衡不充分状态;从不同区域教育发展现状看,珠三角地区与粤东西北地区教育发展落差明显,不平衡不充分现象十分突出;从市、县(区、市)教育发展现状看,地级以上市之间、县(区、市)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依然存在;即使在县(区、市)域内,群众对校际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状况感受真切,增加优质教育资源成为群众的热切期盼;从学位供给角度看,城市压力明显大于农村;从提升教育质量角度看,农村任务比城市重得多;从解决随迁子女就学问题看,珠三角地区城市的压力远远超过粤东西北地区;从教师队伍现状看,城市矛盾表现在编制紧缺,农村问题则是素质能力不足;还有,经济越发达,民办教育越发达,政府对民办教育的依赖性也越强;企业对高端制造技能型人才需求多,职业教育精准育人少;高等教育高校多名校少;等等。这些都是我省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表现。

把新时代家长、教师、学生对教育的需要搞得明明白白,把现阶段教育不平衡不充分的表现弄得清清楚楚,工作重点就出来了,短板就凸显了,弱项就暴露了,我们的工作也就能有的放矢,抓得准重点,补得上短板,强得了弱项,精准施策,事半功倍,从而不断解决好教育的主要矛盾,让群众对教育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四、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做强做优基础工程,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十九大报告讲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就是排在第一,优先发展就是独一无二。在民生领域,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是空前的,也就是说,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国家都会把教育事业的发展排在首位、排在前列,优先支持、优先保障。

为什么要优先发展教育,十九大报告也给出了答案:因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

(二)做强做优基础工程

所谓基础工程,就是支撑一切上层建筑的平台。教育的复兴关系到整个中国各产业的复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复兴。所有产业从事的人才,都是靠教育来培养;所有产业的提升,都是思维的创新;所有产业的接续,都是教育来传承。所以,鼎力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的大梁,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加快教育现代化

什么是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动态过程。

教育现代化体现在优质、公平、均衡、多样、创新、国际化、信息化上。

优质的教育,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求有足够的优质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使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优秀教学方法,师生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要关注身处不同环境中的孩子,千方百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残疾儿童少年等群体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教育均衡的关键在于优质教育资源如何调配。只有推动教育均衡,才会有教育公平,进而才会有社会公平、公正。

在科技、社会和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人才需求的多元化要求学校培养人也要多样化,迫切需要教育多样化的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以及以新的方式进行各种不同学习的机会。

为迎接新时代的挑战,要着重研究与解决在教育领域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为人的创新素质的持续发展打下好的基础。

教育的国际化,要求面向世界,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做好教育对外开放工作,拓展教育资源,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引进高水平人才,培育形成广东教育发展新的比较优势,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力。

教育现代化最终是人的现代化,这是核心。人的现代化既是教育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表征,也可以说是教育现代化的出发点和归宿。

(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人民对教育事业有什么不满意?

学前教育,在家门口上不了幼儿园,幼儿园的学费给家庭经济上带来很大的压力,群众会不满意。

义务教育阶段,提供的优质学位少,城乡学校差异大,不能就近入学,群众会不满意。

高中阶段教育,办学缺乏特色,教师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群众会不满意。

职业教育,上升通道不够、不畅,学不到真本领,群众会不满意。

高等教育,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不足,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不能适应市场和社会的需要,人才培养一直得不到应有重视,群众也会不满意。

把这些问题逐步解决了,我们人民满意的教育就办好了。

五、把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广东教育工作中

(一)全局工作

1.加强党建工作,全面从严治党,建设大中小幼一体化的德育体系。要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任何时候都不能含糊、不能动摇,这是办好我国教育的优势和保证。我们要牢牢记住那句话:“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抓好党建是我们最重要的工作,抓好党建是我们最大的政绩。

这些年全面从严治党提高了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改变了社会风气,特别对于我们的孩子、学生是影响深远的,让我们的孩子、学生,小的时候就看到泾渭分明的标准,养成令行禁止的习惯。我们的党风廉政建设,我们的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要进一步抓下去,不能够放松,不能够松懈!教育系统的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要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面落实高校领导班子党建工作责任清单,进一步强化党委书记党建第一责任和其他党员领导干部“一岗双责”,继续组织实施高校党建“书记项目”,带动高校党建工作创新。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要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推动教师党支部覆盖面不断扩大、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把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从严教育管理教师党员落到支部。要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建立健全学生党建工作机制,明确学生党建工作责任人,形成常态化的长效机制。要高度重视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牢固树立“加强中小学校党建是发展基础教育、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根本保证”的思想理念,发挥地市教育局党组织在加强中小学党建工作中“连接点”“传动轴”的作用,推动地级市成立市委教育工委。要高度重视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明确民办学校党委的政治核心地位和監督保障作用。通过学校章程规范和明确党委职责,明晰党委的权责界限,强化党组织在办学定位、发展规划、预算决算、干部任免中的作用。

我们要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网络、进学生社区“五进”工作,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道德教育,社会责任教育以及法治教育,突出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培养,坚定广大师生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2.用好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抓手,解决教育事业难题,推动“争先进、当标兵”工作。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办法》,要求自2018年起,每年对省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情况进行评价,并将通报评价结果。评价结果作为对各市、县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这个评价是督促各级地方政府做好教育工作的有力抓手,要充分发挥这个抓手的作用,推动解决教育事业的难点难题。省委省政府将教育“创强、争先”督导验收确定为省级考核项目,极大地推动了我省教育事业的发展。其中,“创建教育强市、强县(市、区)”已经基本完成,“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先进县(市、区)”正在顺利推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需要有新目标、新抓手。为此,将教育督导省级考核项目“创强、争先”,升级为“争先进、当标兵”,即“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先进县(市、区)”“争当教育现代化标兵市、标兵县(市、区)”。这将是接下来抓工作的新平台。

(二)学前教育

保障学前教育学位供给。学前教育不在义务教育范畴,但学前教育是每个家庭的刚性需求,这种刚性需求超过对住房的刚性需求,政府掌握的学前教育资源很少,全省有8个市公办幼儿园不到30%,最低的仅有4.4%,政府调控学前教育的手段有限、效果有限,学前教育可以办成营利性幼儿园,但政府定价依据不足,政府限价作用有限——这种状况很像前几年的房地产状况,要么供给不足,要么价格飞涨。为了控制房价,政府可以限购,为了控制幼儿园收费上涨,政府能够出台政策限制孩子上幼儿园吗?肯定不行!前几年,全国议论的焦点是房子、全民口诛笔伐的对象是房价。明年后年,如果全国议论的焦点是入园难、全民声讨的事情是入园贵,那就是我们的失职。

所以,学前教育是我们当前工作的燃眉之急——根据预测应该增加的学位数一定要达到!公办幼儿园的比例一定要达到!普惠性幼儿园的比例一定要达到!收费一定要管住!政府的支持政策一定要到位!而且,我们要有应对危急的预案,出现这样的情况怎么应对、出现那样的情况怎么应对,要心中有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三)基础教育

1.增加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优质均衡发展。要结合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动态分析教育设施用地的供需状况,有序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要通过集团化办学、联合办学、委托管理、对口帮扶等措施,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增加基础教育优质学位供给。这件事情如果做好了,群众的获得感就会更强。群众对教育有什么获得感?优质学位他能够得到,他的孩子能够全面发展、能够成功、能够成才,仅此而已。这个事情,我们回避不了!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省市县校教师发展体系建设要尽快完善。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校长职级制等重点改革已经破冰、渐次铺开,还要继续深入推进。继续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设置出新的激励措施,更好地配置农村教师资源,确保农村教师队伍稳定、结构合理、素质提升。省、市、县、校分层分类又相互衔接的培训体系已经初步建立起来,将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精准度,把省级培训项目做成高端、做成精品。同时发挥各类教师联盟、师范教育联盟的积极作用。启动“新师范”工作,使师范院校(专业)和教师工作全过程、全方位精准对接,成为提高教师培养、使用、培训循环体系的发动机、驱动器,把优秀学生培养成教师,让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落地,让教师队伍能力水平不断提升。

3.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让优质教育资源无差别地覆盖全省不同地区,信息化是最主要的手段。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步课程”要争取早日上线,将最好的资源传送到全省每一个角落。

4.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教学点整合。省教育厅正在积极推进粤东西北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工作。现已摸清了全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点、有寄宿学生的学校数和学生数。在此基础上,省教育厅将韶关、河源、清远作为我省寄宿制学校建设工作试点市,其余各地市也要选择一个条件成熟的县(市、区),先行开展试点工作,合理确定县域内教学点、村小学、中心小学、初中学校布局,以及寄宿制学校和非寄宿制学校的设置,处理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方便学生就近上学的关系,通过试点积累成功经验,以点带面推进其他项目县(市、区)工作。

5.做好校内课后服务。目前正在完善做好校内课后服务的指导意见,家长的“后顾之忧”有望得到缓解。校内课后服务将坚持公益普惠性,严禁违规乱收费,同时将争取中小学教职工在按质按量完成正常职责工作任务后,参与校内课后服务教学和管理工作取得相应的劳务报酬。

(四)职业教育

1.打通中职、高职、本科上升通道。目前《关于2018年深入推进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改革的通知》正在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通知》对打通通道作了精心设计,明年效果会体现出来,将来我们职业教育的通道会更多、更宽敞,水流会更大、更畅顺。

2.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高新技术企业、龙头企业、标志性大企业招不到技术精湛的高端制造人才,职教院校毕业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这是职业教育的主要问题,职教院校自成一体的封闭性思维是职业教育和企业需求“两张皮”的症结所在。我们要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行业更加紧密结合,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精准对接,培养高新技术企业、龙头企业、大企业急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职教院校要主动对接企业人才标准、生产标准、技术标准,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提高精準育人比例,增加精准育人数量,提高精准育人质量。职业教育“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这个口号要在广东喊出来、喊响亮,率先做出成绩。

3.整合资源,做大做强职业教育。加大基本建设投入,补强职业院校资源不足的短板,尽快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深入推进职业院校中高职一体化,调整中职学校管理体制,优化中职专业结构,开展中高职贯通培养,推动集团化办学。

(五)高等教育

1.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首位,以世界眼光、全球胸怀引进人才。没有人,一切都无从谈起。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高校“珠江学者岗位计划”。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实施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和青年骨干教师国内外访学研修计划。优化环境,创新机制,支持面向全球引进创新领军人才和学术团队,加强教师国际交流与培训。完善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分配激励机制,坚持向关键岗位、优秀拔尖人才、学科领军人才和优秀创新团队倾斜。我们是改革开放的前沿,我們有宽松的环境,我们有很好的创业条件,一定要发挥好地缘优势,着力聚集人才。

2.加强学科建设,打造高端平台。有了人,要发挥作用、产生成果必须有平台。要加大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的培育建设力度,引导和支持高校主动对接省内重大创新平台、高新区、专业镇等创新载体,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指导高校建立科学合理评价标准,建立健全开放评价办法。推动高校与地方政府共建联合研究院、工业技术研究院等校地合作的新型研发机构。引导高校完善科研成果转移转化的机制和办法,培育一批推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的专业机构和团队。

3.狠抓体制机制创新,让放管服政策尽快落地。要系统设计全省高等教育分类体系,建立多元化高等教育分层评估体系,健全高校分类定位标准和分类指导、分类发展、分类评估机制,整合高等教育资源,改革高校资源配置模式,建立完善以办学绩效为导向,适应高校分类发展的办学资源配置机制,引导高校在本层次本类型中各安其位、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进一步明确高校办学权利和义务,落实高校办学主体地位,坚持放权与监管同步,运用法律法规、政策、标准、拨款、信息服务等手段加强对高校的宏观管理。

(六)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积极稳妥推进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主动应对基础教育变化变革。基础教育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方式带来的变革,以教师和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正在被打破,基础教育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要主动应对基础教育变化变革,并倒逼基础教育深化改革。

六、学习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从娃娃抓起

大家都清楚,重要的事情要从娃娃抓起。娃娃入脑入心,影响一辈子,受用一辈子,管用一辈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已经写入了党章。中国共产党人要完成新时代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的就是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行动指南和科学指引,最关键、最紧迫的就是尽快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理想信念、行动指南。到本世纪中叶,现在10岁左右的小学生,刚刚40岁;现在17、18岁的中学生,不过50岁;现在20多岁的大学生,也就50岁出头。他们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见证者、参与者、奋斗者、贡献者,他们正是实现中国梦的骨干一代、挑大梁的一代。因此,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现在的娃娃心里扎根、在现在的学生头脑里扎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保证。

为此,与其他部门不一样的是,教育系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除了全体教育工作者要学习、要受教育以外,还要从娃娃抓起,从大中小学生抓起,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网络、进学生社区“五进”工作,教育引导广大学生知晓、了解、理解和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孩子们的思想自觉、行为习惯和现实行动。进校园,重点要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科学、合理设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使之层层深入、有机衔接。进教材,由于教材编写的大部分事权在国家,国家肯定很快会根据十九大精神对教材进行修订,我们能做的就是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统编教材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使用的规定,确保教材中有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学内容得到不折不扣落实。进课堂,重点要加强德育课程、思政课程,注重学科德育、课程思政,引导广大教师自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融合渗透至课堂教学全过程。进网络,重点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嵌入网络德育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让广大学生在“无人不网、无时不网、无处不网”的网络生态中“人人、时时、处处”接触得到、学习得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生社区,重点要注重发挥团队组织、学生会的引领作用,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列为“青马工程”、学生理论社团建设的重要内容。

七、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向改革要动力、要生产力

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在宏观政策制定、顶层设计上要从改革创新要发展动力,同时就我们自己的日常运作机制、沟通协调机制、工作推进机制而言,也要着重于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树立全局视野,增强服务意识,凝聚工作合力,着力于从自己做起,从改变自己做起,以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心态的调整,带动行为、行动的改变。

躬逢盛世,应大展宏图、大有作为,不辜负时代、不辜负国家、不辜负岗位,用自己的努力为国家添彩、为时代争光,也让自己的人生焕发光彩。

教育系统的干部政治素质好,专业能力强,想做事、能做事,能做成事。凭着我们的政治忠诚,凭着我们的敬业精神,凭着我们的智慧和能力,我们一定能够全面贯彻落实好十九大精神,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摄影/《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王辉 朱洪波 王良珏)

猜你喜欢
习近平特色时代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标题党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习近平主席访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