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缂织特征及其在现代民族风格服装中的应用

2018-01-06 03:47肖红
服装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汉唐缂丝残片

肖红

(西安工程大学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48)

缂织,亦称“缀织”,是一种采用通经断纬织造方式的传统手工织制工艺,根据其织造时纬纱纱线材料不同可分为缂毛、缂丝等。缂织丰富多彩的纬纱配置可织造出纹样生动形象、色彩灵活多变的各种织物,因而深受人们喜爱,其产品涉及服饰品、家用纺织品、装饰品等。目前,国内著名缂丝主要以苏州缂丝、南京云锦等高档缂丝艺术装饰品为代表,缂毛则多见于国内外知名纤维艺术展的作品中。

汉代、唐代是中国古代文明史中非常重要的发展时期,其辐射出的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作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缂织技艺及其文化内涵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记载和传承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与传统民俗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但至今在缂织方面的研究仍相对匮乏,因此,文中对汉唐时期缂织特征进行分析, 以求其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1 汉唐时期缂织特征

1.1 缂毛与缂丝相得益彰

研究资料表明,缂丝源于缂毛[1]。从考古遗存分析,汉代的丝织山石树残片(解放前蒙古人民共和国出土)就是由纯蚕丝采用通经断纬方式织成的缂丝[2];中国境内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缂丝文物是1973年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古墓群出土的唐代几何纹缂丝带[3](见图1),该丝带属于服饰品。而在此之前考古发现的历史遗存实物均为缂毛织物。

图1 唐代几何纹缂丝带Fig.1 Silk slit tapestry belt with geometric pattern in Tang Dynasty

公元前2000年新疆地区已有以毛纤维为主要原材料的纺织业,且毛纺织手工制品均围绕着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而设计加工。研究人员于2002—2005年间在罗布荒漠发掘了距今3 500~4 000年的青铜器时代早期墓地——小河墓地,出土了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缂毛文物——斗篷[4](见图2)。该斗篷以羊毛纤维作为缂织原材料,在羊毛原色的平纹地组织上采用通经断纬的织法呈现红色条纹。红色代表着光明、温暖、生机与希望,在青铜器时代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和精神皈依。

图2 青铜器时代缂毛斗篷Fig.2 Wool slit tapestry cloak in Bronze Age

此外,1969年在新疆且末县出土了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的羊毛缂织织物残片(见图3);1978年在新疆哈密出土了用染色毛纱缂织而成的西周(公元前1100年—前771年)羊毛彩色罽残片[5](见图4)。

由此可见,汉唐时期缂织的原材料已从羊毛纤维延伸至蚕丝,不仅缂毛织物所用毛线细度提高,其织物质地也更加细密紧致,且开创了缂丝的先河。而缂织织物也从过去以服饰、家用纺织品等生活实用品为主,逐渐过渡到以精神文化享受为主的宗教和观赏性仿书画类缂丝。

图3 战国缂毛织物残片Fig.3 Wool slit tapestry piece in Warring States

图4 西周缂毛彩色罽残片Fig.4 Colorized wool slit tapestry felt in Western Zhou

1.2 缂织纹样风格显著变化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并开通了丝绸之路后,汉唐缂织织物的纹样和风格发生了巨大变化。纹样中缂织图案日臻复杂且多样化,色彩也更加艳丽明快;逐步完成了缂织纹样由简单到复杂、由抽象到具象的演变过程,且此时期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和渗透十分鲜明,这在汉唐之前的缂毛中是没有的。

1.2.1复杂精细的几何纹样 汉唐时期的缂毛与缂丝虽然延续了青铜器时代缂织织物的几何纹样,但是较之前纹样更加复杂且精细。如图1中的唐代几何纹缂丝腰带,不仅在原料上用蚕丝取代羊毛纤维,增加了图案的精细程度,且采用了圆点、弧线和不规则块面的有机组合形式,使图案细节更加变化多样;此外,还充分利用了蚕丝染色性更佳的特点,选用草绿、中黄、宝蓝、淡蓝、桔红、浅棕、茶褐、白色8种纬丝,运用灵活多变的换纬缂织技术,使缂丝腰带兼具美观与实用性。

相比而言,青铜器时代至秦代的缂毛纹样比较自然简朴,图案多为简单的几何形状,色彩也以红、黄、蓝等原色及少量混色为主。如图4中的西周羊毛彩色罽残片图案为三角纹和雷纹,色彩为土黄、深棕和藏蓝3色。该纹样与商周时期青铜器及陶瓷器上的云雷纹极为相似,这主要由于在整个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许多文化艺术与宇宙观思想的基础奠定于商周时期[6],该时期对中国设计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而,此缂毛织物充分表现出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和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

1.2.2鲜明生动的具象纹样 汉唐之前的缂织纹样除了简单质朴的几何纹外,还有少部分较抽象纹样。如图3中的战国时期缂毛织物残片,采用较复杂的曲线缂织出线条清晰且多彩灵动的神兽形象,充分反映出人们对于祥禽瑞兽的崇拜心理和对吉祥安康生活的期盼,这种崇尚自然、顺物自然的设计特征是该历史时期的核心内容。

汉唐时期的缂毛和缂丝交相辉映,更多地呈现出图案具象化、色彩艳丽明快的特点;尤其是出现了较多描绘植物、动物和人物的具象图案,生动形象同时带有鲜明的节奏感与装饰效果,具备中式艺术风格特征和新疆民族地域特色。如朴实而鲜丽的树叶纹缂毛坐垫[3](见图5),其图案中央为组合的菓子和菓叶,周围以树叶纹花边分隔;选用了黑色、橘红色、黄色、绛色、钴蓝色、浅黄色、绛红色、白色等8色毛线缂织而成,具有鲜明的新疆地方特色。

图5 汉代树叶纹缂毛坐垫Fig.5 Wool slit tapestry cushion in Han Dynasty

1983年以来陆续在新疆洛浦县山普拉出土了26件缂毛织物,其中20件是接裙上的饰带[1]。图6为东汉鹿纹缂毛绦裙。

图6 东汉鹿纹缂毛绦裙Fig.6 Wool slit tapestry skirt with deer pattern in Eastern Han Dynasty

它以清晰艳丽的色彩展现灵动的鹿纹,凸显了极具装饰性的艺术效果。众所周知,自古以来鹿被认为是一种能带来祥瑞之兆的神物,象征福禄常在,其“禄”字谐音也充分传达出吉祥寓意,这些均是中国传统缂织文化特质在汉唐时期的生动体现。

1.2.3宗教艺术与西方文化的影响 西汉丝绸之路的开通对东西方文化艺术的交流与融合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不同宗教艺术以及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缂织的渗透与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因而在此期间的缂织纹样中,外来文化特征十分显著。

1980年新疆罗布泊楼兰高台出土的东汉晕间拉绒缂毛残片[3](见图7)采用通经断纬的方法,在织物中部缂织出石榴花及卷草纹图案;花纹色彩按紫、棕、黄、蓝的顺序排列,石榴花及卷草纹则以粉红、茄紫、紫红、浅绿、青灰、米黄等色线缂织,色彩艳丽。该缂毛残片上的石榴花及卷草纹均与伊斯兰文化和佛教文化有密切联系。此外,唐代佛教的兴盛也促使缂丝织物成为佛幡等佛教用品的首选材料,在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就藏有甘肃敦煌发现的缂丝幡首和几件窄幅带[7]。

图7 东汉晕间拉绒缂毛残片Fig.7 Brushed demitint wool slit tapestry piece in Eastern Han Dynasty

在唐代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背景下,东西方文化艺术的共融性也体现于缂织装饰纹样方面。1984年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山普拉出土了东汉人首马身纹缂毛裤残片[3](见图8),其蓝色地组织上缂织出的人首马身神物肩披披风,手捧吹奏的乐器,周围环以色彩富丽明快的花朵。此种人兽合体纹样描绘的是希腊、罗马神话中的Centaur(马人),它也是地中海沿岸的部族图腾[8]。马人是欧洲古典造型艺术中较常见的形象之一,充分印证了该缂毛裤包含了西方的文化艺术特征。

图8 东汉人首马身纹缂毛裤残片Fig.8 Wool slit tapestry trousers piece with Centaur pattern in Eastern Han Dynasty

2 现代民族风格服装中的缂织应用

根据以上对汉唐缂织特征的研究,将其应用在现代民族风格服装中。在应用时要注意以下3个方面:①鉴于缂织的特殊织造方式,必须在手工织机或可以通经断纬织制的设备上完成缂织过程。②由于缂织采取手工织制方法,其生产效率不如自动织机,织制成本也相对较高,故在服装设计应用时宜采取局部拼接的设计方法。③缂织的最大优势是可以根据设计图案自由地更换色纬,使布面丰富多彩,因此应用的原则是,要注意整套服装拼接时色彩搭配设计的美观性。

2.1 缂毛应用

目前,国内缂毛多见于纤维艺术作品展,例如“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中的缂毛装饰壁挂、装置艺术作品等,而缂毛在实际穿着服装中的应用较少,因此文中设计了两款缂毛衣领服装。

首先,为了达到较精细的效果,选用单纱为15.625 tex的二合股毛线在手工织机上进行织制;缂织时边组织和地组织均为平纹组织,根据主体图案设计的要求,灵活地运用连珠纹和品字纹等缂织技法,采用通经断纬、正面挑织的方法进行织制。

其次,在纹样设计方面采取二方连续的图案设计方法,选用红、黑、黄、绿、棕5种颜色的毛线,缂织了具有汉唐艺术风格特征的几何连续纹样领部衣片,并将缂织好的领片与里布缝合,以保证衣领边沿光洁平顺。

最后,采取拼接设计的方法,将缂毛衣领与经裁剪锁边处理的纯色前衣片缝合在一起,大面积的纯色衣片更好地衬托出了多彩变化的缂毛效果(见图9)。此两款用缂毛衣领装饰的女装体现了较鲜明的民族风格,局部缂毛设计沉稳大气,起到了很好的装饰作用。

图9 装饰衣领的缂毛应用设计Fig.9 Application design of wool slit tapestry in casual wear

2.2 缂丝应用

在当今普遍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时代背景下,由于缂丝精细度优于缂毛,因而应用在服装中时缂丝更受人们喜爱。提到缂丝,极具有代表性的是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苏州缂丝织造技艺和南京云锦。这两种缂丝作品均以研究复制中国古代皇家缂丝服饰以及观赏性极高的缂丝书画艺术品为主。

此外,在服装应用领域还有一种民间缂丝技艺——“西兰卡普”,它同样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西兰卡普采用通经断纬、反面挑织的方法,在斜织机上手工织制而成,目前以缂丝为主,装饰效果极强,民族特色鲜明[9]。

在织制时缂丝纬纱通常选用蚕丝或人造丝,根据缂丝织品用途的不同,可以采用粗细不同的并捻纱。选用并捻纬纱最明显的优势在于,除了能够很好地保持缂丝布面光滑平整的细腻度外,还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布面各个色块和线条色泽的均匀度。

缂丝服装的纹样选择更加广泛,包括各类动植物纹、几何纹、吉祥寓意图文等各种具象或抽象图案,并采取二方或四方连续的形式形成整体布面效果;其色彩设计既可以细腻柔和,含蓄深沉,也可以奢而不繁,层次分明。目前的缂丝设计民族风格特征鲜明,已广泛应用于日常服饰品中[10],包括衣服、丝巾、鞋、包袋等(见图10)。

图10 民族风格服饰品中的缂丝应用Fig.10 Application design of silk slit tapestry in national style apparel

3 结语

综上所述,汉唐时期缂织特征表现为:

1)缂毛与缂丝相得益彰。除了缂毛地毯外,原先以羊毛纤维为主的缂织原材料已延伸至更加光洁细腻的蚕丝。

2)随着纺织印染技艺的提高,缂织织物的颜色更加丰富多彩,图案也更加精细华丽。

3)受东西方文化影响,缂织风格趋于复杂多样化,主要以高档实用品为主,兼顾部分宗教用品。

在现代民族风格服装应用时,纱线原材料不受限制,可选用不同材质的纱线,采取通经断纬的方式在手工织机上进行织制。利用缂织自由换纬的优势进行织物色彩设计,注重搭配协调性,可采取拼接的方式进行服装设计应用。

汉唐缂织是中国缂织史中一个快速发展且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它与世界其他地区的缂织文化艺术相互交融,并始终保持着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质,充分折射出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崇高境界。 缂织技艺在现代民族风格服装中的应用所散发的独特魅力同样值得回味, 它必将以更多不同的表现形式和风格重新大放异彩。

[1] 朴文英.缂丝[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1,10-12.

[2] 魏松卿.略谈中国缂丝的起源[J].文物,1958(9):16.

WEI Songqing.A brief study on the origin of Chinese silk tapestry with cut designs[J].Cultural Relics,1958(9):16.(in Chinese)

[3] 黄能馥.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6:印染织绣: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82-135.

[4] 贾应逸,李文瑛,张亨德.新疆地毯[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8-9.

[5] 王根仓.收藏中国地毯[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7:2- 6.

[6] 邢文.商“乐”与周“易”:商、周艺术与宗教及商、周文化关系[J].民族艺术,2011(3):24-31,45.

XING Wen.Shang "Music" and Zhou "Yi":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religion and culture of Shang,Zhou[J].National Arts,2011(3):24-31,45.(in Chinese)

[7] 赵丰.敦煌丝绸艺术全集:英藏卷[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7.

[8] 李吟屏.洛浦县山普拉古墓地出土缂毛裤图案马人考[J].文物,1990(11):72-74.

LI Yinping.Research on the pattern of wool slit tapestry trousers of Shanpula tomb in Luopu County[J].Cultural Relics,1990(11):72-74.(in Chinese)

[9] 李巧云.浅析现代艺术设计中湘西土家织锦元素的借鉴[J].美术教育研究,2015(16):64- 65.

LI Qiaoyun.A brief analysis of western Hunan Tujia brocade elements in modern art design[J].Art Education Research,2015(16):64- 65.(in Chinese)

[10] 吴加瑜,陈彬.缂丝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应用价值[J].服装学报,2016,1(5):519-523.

WU Jiayu,CHEN Bin.Historical inheritance and contemporagy application value of Chinese silk tapestry[J].Journal of Clothing Research,2016,1(5):519-523.(in Chinese)

猜你喜欢
汉唐缂丝残片
通经断玮 绘彩织梦
——蔡霞明缂丝作品欣赏
上海汉唐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缂丝之美,从皇室走入民间
英藏西夏文《庄子》残片考释
南通缂丝将经纬织入生活
两则未刊俄藏《天盛律令》残片考释
汉唐书商研究述评
宋代缂丝的色彩符号与审美意趣
时光残片
雁栖湖,汉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