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军,沙卫红,邝惠冰,布小玲,宋希,陈凌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州510010]
心源性胸痛与非心源性胸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对比分析
王华军,沙卫红,邝惠冰,布小玲,宋希,陈凌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州510010]
目的了解心源性胸痛(cardiogenic chest pain,CCP)与非心源性胸痛(non cardiac chest pain,NCCP)患者的心理精神因素异常状况,探讨与其相关的因素。方法采用Zung’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住院和门诊就诊患者128例,其中CCP患者56例,NCCP患者72例,分析其焦虑抑郁发病率及得分水平的差异。结果56例CCP患者中35.7%有焦虑,26.8%有抑郁,14.3%合并有焦虑抑郁;72例NCCP患者中38.9%有焦虑,40.3%有抑郁,29.2%合并有焦虑抑郁,两组患者焦虑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抑郁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CP患者焦虑得分(42.56±11.23)分,抑郁得分(41.51±10.23)分;NCCP患者焦虑得分(45.67±12.32)分,抑郁得分(49.21±11.29)分,两组焦虑抑郁的分均高于中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两种胸痛患者均应关注心理状况,NCCP患者远期的心理问题影响明显,更值得关注。
心源性胸痛;非心源性胸痛;焦虑;抑郁;心理护理
胸痛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而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障碍因素为门急诊常见的胸痛原因。据报道,我国急诊胸痛的患者中约40%为心源性胸痛(cardiac chest pain,CCP),60%为非心源性胸痛(noncardiac chest pain,NCCP);NCCP患者中,33%的患者有焦虑及抑郁症状,而焦虑与抑郁是临床医师处理胸痛患者时最常忽略的问题[1]。调查显示,西方国家普通人群中NCCP的发病率为23%~33%,中国普通人群中NCCP的发病率为13.9%[2]。而NCCP患者情绪障碍发病率普遍较高,如不及时关注其精神心理因素并做出针对性诊治,势必会延长患者病程,增加其医疗费用和社会经济负担,降低患者生活质量[3]。目前,国内虽对NCCP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状况有相关研究,但对CCP的研究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少有报道。本研究旨在对CCP与NCCP患者精神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探讨心理因素在两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影响因素,对正确处理CCP与NCCP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进行恰当的心理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广东省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因发作性胸痛为主要症状就诊的128例患者,其中诊断为CCP的患者56例,男21例,女15,年龄(55.22±8.56)岁;NCCP患者72例,男38例,女34例,年龄(53.21±5.63)岁。
入选标准:(1)CCP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依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共同制定的标准[4],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参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共同制定的标准。(2)NCCP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症状就诊,经体检、心肌核素显像和(或)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排除冠心病引起的胸痛。
采用20项版本 Zung′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5-6]进行问卷调查,由研究者按统一指导语读给受试者,确保受试者对问题的理解,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行填写问卷,所有受试者均完成问卷全部内容。研究者收回问卷时仔细核对有无漏项,对问卷有疑问之处调查者当场询问患者后补充完整和校正。由经过培训的护士进行统计标准分值。焦虑、抑郁障碍排除上述器质性疾病且符合焦虑、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由专业心理医师会诊确定。所有患者均追踪随访,明确胸痛病因。分别统计CCP、NCCP的发生率及两组的焦虑抑郁的得分情况。
焦虑状态判断标准[6]:50~59分为轻度焦虑状态;60~69分为中度焦虑状态;≥70分为中度焦虑状态。抑郁状态判断标准:50~59分为轻度抑郁状态;60~69分为中度抑郁状态;≥70分为中度抑郁状态。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统计。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年龄[(55.22±8.56)岁vs.(52.21±5.63)岁,t=-0.852,P=0.032]、性别、文化程度、从事职业几个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CCP组焦虑症状患者比例为35.7%,NCCP组焦虑症患者比例为38.9%,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P组抑郁症状患者比例为26.8%,NCCP组抑郁症状患者比例为40.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CCP组同时有焦虑和抑郁的患者比例为14.3%,NCCP组同时有焦虑和抑郁患者比例占29.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0),详见表2。
CCP患者平均焦虑得分、抑郁得分均高于中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CCP组的焦虑、抑郁平均评分均高于CCP组,明显高于中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n(%)]
表2 两组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的比较 [n(%)]
表3 两组胸痛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与常模比较 [±s,分]
表3 两组胸痛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与常模比较 [±s,分]
组别CCP NCCP中国常模Zung′s焦虑自评量表n 56 72 1 158标准分42.56±11.23 45.67±12.32 37.2±12.60 t值9.53 11.2-P值<0.01<0.01-Zung′s抑郁自评量表n 56 72 1 340标准分41.51±10.23 49.21±11.29 41.88±10.57 t值9.28 5.28-P值<0.01<0.05-
焦虑是一种没有明确对象的恐惧,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要发生压力事情的体验[7]。严重焦虑导致紧张情绪和压力的持续积累而致病,出现躯体化症状,如胸痛类似心绞痛样,容易误诊。抑郁是一种持续的心情低落,可通过体液和植物神经途径改变内脏敏感性而强化其躯体症状,造成疼痛阈值改变使相关病症反复或加重的现象[8]。焦虑和抑郁在CCP与NCCP发生机制中具有重要地位,研究显示:消化系统疾病中焦虑情绪NCCP占42.5%,其中反流性食管炎占22.5%[9]。NCCP患者与CCP患者比较,精神、心理特征呈现明显的不同。NCCP患者具有一种独特的跟踪感知模式和僵硬的应对模式,在面对应激时,缺乏社会支持与更高的焦虑、抑郁有关。消化系统疾病中,反流性食管炎的典型表现为胸骨后烧灼样疼痛,可向上肢及颈部放射,酷似心绞痛发作,其NCCP胸痛易被误诊为CCP。本研究以CCP和NCCP为对象,评估两者的心理状态,发现CCP焦虑评分为(42.56±11.23)分,抑郁评分为(41.51±10.23)分;NCCP焦虑评分为(45.67±12.32)分,抑郁评分为(49.21±11.29)分,两种胸痛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高于常模上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焦虑患者所占比例均有增高,NCCP组抑郁比例明显高于CCP组,更容易出现抑郁情绪,提示针对胸痛患者既要排除心源性疾病,同时也注意胸痛的影响,两种胸痛患者均应关注心理状况,NCCP患者远期的心理问题影响明显,更值得关注。
研究还发现,NCCP患者焦虑合并抑郁的发生率均较高,与国外的研究结果类似[10]。而另有一项国内研究结果示,NCCP的焦虑、抑郁程度显著高于冠心病组,其焦虑症、重症抑郁的发病率也显著高于冠心病组[11]。焦虑和抑郁均可表现为躯体化障碍,如胸痛、心悸、腹痛、失眠、呼吸困难等症状,并可使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研究表明,已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因胸痛就诊者有34%是因惊恐发作而导致的NCCP[12]。因此,即使是冠心病患者,其胸痛也不一定是心肌缺血引起的。这些精神心理疾病往往伴有躯体症状或同时存在各种器质性病变病,与功能性病变交织在一起,使病情复杂化,而此类患者的疾病行为特点以躯体主诉为主,使得识别困难。故加深对胸痛患者心理异常的认识有助于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研究结果表明,NCCP患者对自身健康的负性评价也是本病的一个特征,NCCP患者的生活质量8个维度平均得分与健康人群相比明显降低[13]。其能反映包括心理状况、角色功能等在内的更广义的健康状况,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于对各种慢性病的生命质量评估,更能反映问题的普遍性,但是用于评价NCCP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还很少。最近在以人口为基础的研究中得到了类似的结果:生活质量的平均得分在没有胸痛、轻度NCCP及重度NCCP等3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重度NCCP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最低[14]。本文结果显示,CCP组焦虑症状35.7%,NCCP组焦虑症38.9%,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P组抑郁症状26.8%,NCCP组抑郁症状40.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P组同时有焦虑和抑郁的患者占14.3%,NCCP组同时有焦虑和抑郁的患者占2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说明,NCCP比CCP更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CCP和NCCP与其精神心理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显示,CCP患者平均焦虑得分、抑郁得分均高于中国常模;NCCP组的焦虑、抑郁平均评分均高于CCP组,明显高于中国常模,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NCCP的焦虑情绪更值得临床关注。NCCP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对其生活质量有明显的影响,故对NCCP的治疗应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协同进行。有些胸痛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但它们的潜在作用复杂,精神心理异常可能是胸痛的原因,也可能是胸痛的结果,从心理-社会模式加以分析能够更全面地反映患者的临床情况[15]。进一步深入研究NCCP患者的心理精神异常,并给予治疗,能有效缓解其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6]。
综上所述,诊断为精神心理障碍的患者占所有就诊人次的14.4%,其中抑郁症、焦虑症/焦虑状态位居精神心理障碍患者的前2位。焦虑和抑郁均可伴随躯体化障碍,出现胸痛等症状,有些胸痛症状类似心绞痛样,但焦虑和抑郁躯体化障碍除胸痛外往往还有其他多个系统症状,甚至全身性症状,应注意鉴别。我们认为精神心理问题在NCCP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平时的胸痛诊治中应根据不同年龄特征给予重点针对性检查治疗,对不同年龄和病种方面的患者不仅要重视心理、生理疾病,同时也应注意精神心理障碍的诊治,即重视双心疾病诊治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1]王威权,王雄明,李赛梅.急诊胸痛患者心理状态和临床特征分析[J].疑难病杂志,2015,14(1):144-1146.
[2]ROBERTSON N,JAVED N,SAMANI N J,et al.Psychological morbidity and illness appraisals of patients with cardiac and non-cardiac chest pain attending a rapid access chest pain clinic:a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J].Heart,2008,94(3):e12.
[3]陈世雄,黄仑峰,周莉,等.精神心理障碍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44(2):287-289.
[4]曹建国,刘伟权,刘同刚.急性心源性胸痛的快速筛查[J].中国临床医生,2012,40(3):53-54.
[5]王长虹,丛中.临床心理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575-578.
[6]张华娟,沙卫红,王华军.630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焦虑抑郁筛查分析[J].护理学报,2014,21(15):69-71.
[7]涂蕾,陈婕,张建民,等.NCCP患者心理因素对其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0,22(3):162-165.
[8]杨红雨,孔咏梅,闫娟娟,等.认知行为治疗对PCI术后NCCP病人焦虑、抑郁的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7):775-777.
[9]费颖美,朱有胜,韩永生.NCCP 80例临床分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5):21-22.
[10] CHENG C,WONG W M,LAI K C,et al.Psychosocial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noncardiac chest pain[J].Psychosom Med,2003,65(3):443-449.
[11]莫琴琴,吴之菌,周虹.NCCP患者心理状态与个性特点相关性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3):70-72.
[12]袁琛,王钢,赵荣诚,等.冠脉造影阴性的胸痛患者心理状况调查[J].中国医药导刊,2007,9(6):459-460.
[13] ORTIZ-GARRIDO O,ORTIZ-OLVERA N X,GONZALEZMARTINEZ M,et al.Clinical assessment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non-cardiac chest pain[J].Rev Gastroenterol Ex,2015,80(2):121-129.
[14] WONG W M,LAM K F,CHENG C,et al.Population based study of noncardiac chest pain in southern Chinese:prevalence,psychosocial factors and health care utilization[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4,10(5):707-712.
[15] ESLICK G D,JONES M P,TALLEY N J.Non-cardiac chest pain:prevalence,risk factors,impact and consulting--a population-based study[J].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3,17(9):1115-1124.
[16] 刘立芬,李稳,杨冬林.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心理、生活事件及生活质量的关联性研究[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44(1):102-105.
R248.1
A
1007-9688(2017)06-0792-03
10.3969/j.issn.1007-9688.2017.06.41
王华军(1979-),女,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为内科护理及护理管理工作。
陈凌,E-mail:1373053429@qq.com
2017-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