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乡贤文化 助推当代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

2018-01-05 07:46孙铭瑜苏百泉
学周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嘉定思想品德青少年

孙铭瑜 苏百泉

摘 要: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乡土情怀不断缺失,培育和弘扬乡贤文化将有助于提升公众的思想品德。本课题以嘉定区为例,调查中小学生对乡贤文化的认识,并与当代新乡贤、徐行镇“客堂汇”的创始人——张金龙老人进行面对面访谈,旨在研究弘扬乡贤文化的意义,提高青少年对乡贤文化的认知程度和传承意识,引导青少年见贤思齐、积极向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乡贤文化;青少年;思想品德;嘉定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1-0116-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1.072

“乡贤”一词,源于东汉,《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是:“乡中德行高尚的人。”即为乡人所推崇敬重的贤达人士。乡贤文化是一个地区的精神文化标志,是维系乡亲、乡情、乡愁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地区历代贤者积淀下来的榜样文化,是该地区有激励作用的一种文化形态。乡贤文化不仅是一个地区和谐安定的基础,更是扎根故乡的母土文化,在引导人们向上向善、育才树人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动性急剧增加,很多年轻人热衷于“背井离乡”去大城市、去国外发展或定居,使得精英外流,乡村空壳化,而乡贤文化教育的缺失是很大原因。如果没有把乡贤精神传给年轻一代,我们就难有凝聚力,甚至会失去对家乡的感情。乡贤文化是一种价值的传承、社会的支撑,它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基础。

本课题旨在研究弘扬乡贤文化的意义,并希望通过课题的研究,提高青少年对乡贤文化的认知程度和传承意识,引导青少年见贤思齐、积极向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

一、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

1.查代相关文献

以“乡贤”或“乡贤文化”为检索词,大量查阅报刊、杂志、网络上相关的文献,尤其是涉及嘉定区的相关史料文献。

2.对部分当代乡贤的代表人物进行面对面访谈

张金龙,嘉定区徐行镇客堂汇联谊总会会长。退休后他创办“客堂汇”,领风气之先,解乡民之事,聚乡情乡愁,赢得了群众的由衷赞赏和信任,被公认为新时代乡贤的优秀代表,为创新社会基层治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了积极贡献。张金龙曾荣获“嘉定区十佳乡贤”“2015感动上海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张金龙家庭荣获2015年全国“最美家庭”称号。2015年8月31日,市委宣传部、嘉定区委在上海展览中心专门举办“张金龙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张金龙的事迹在嘉定家喻户晓,张金龙的“客堂汇”在全市远近闻名。我于2015年末与张老伯进行了一次长达1个小时的会谈,实地聆听其创办“客堂汇”的心路历程。

3.调研中小学生对乡贤文化的认知程度及对乡贤教育的态度

向嘉定区3-5所中小学(如徐行中学、普通小学、实验小学、迎园中学等)学生各随机发放约50张调查问卷,问卷内容由10道选择题和2道简答题构成,包括与“乡贤文化”相关的知识、态度、行为三方面的问题。调查问卷是根据本研究目的、对象特点自行设计,指导教师认可,并经预调查修改完善后确定。由专人现场发放问卷,问卷填写完毕后当场收回。最终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35份,回收有效问卷230份,回收率97.87%。

(二)研究特色

1.聚焦中小学生

青少年对于乡贤文化的了解程度与接受意识从很大程度上预示了其未来的传承情况。针对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了解当代中小学生对于乡贤教育的看法,从而发现乡贤教育在宣传普及方面的问题;了解中小学生传承乡贤的意愿,并提出让乡贤文化得以更好传承的方法。

2.聚焦嘉定区

嘉定,一座动感迸发的现代化国际汽车城,更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人杰地灵,自古以来群贤辈出,素有“教化嘉定”之称。近年来,在嘉定这片热土上,一批乡贤率先垂范、热爱家乡、尊亲睦邻、明德向善,得到了乡民的敬重和好评。为进一步发扬乡贤文化,夯实嘉定作为全国文明城区的社会基础,嘉定区区委宣传部2015年4月在全区范围内评选出了王元昌、张金龙等10位当代“十佳乡贤”,并遴选出“嘉言懿行垂范乡里,美德传承和谐民风”“培育乡贤文化,建设美丽乡村”等标语广为张贴,在全区营造浓厚的乡贤文化气息。

二、结果与分析

(一)访谈感想

通过对张金龙的采访,我感受到了乡贤“领风气、解民忧、聚乡情”的人格魅力。老张在乡镇机关工作30余年,爱岗敬业,大公无私,为家乡的建设和村民的利益倾注了无数的心血。退休后他仍坚持为民服务,义务腾出自家的客堂房间,通过“客堂匯”这个平台为广大村民排忧解难,积极开展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将小小的“客堂汇”发展成汇聚民意、民心、民智、民俗的大舞台。他的一言一行,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赢得了村民们的赞许与追捧,使他成为村里德高望重的“乡贤”。

针对现在的年轻人热衷于去大城市、去国外发展,而不愿意反哺桑梓、扎根乡村的现象,老张感到十分无奈,“年轻人总是觉得在大城市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但其实在乡村也是能做出一番大成就来的。我觉得这是一种缺乏乡贤文化教育的表现。建议在中小学校开设与乡贤文化相关的特色课程。”

(二)问卷调查与分析

1.中小学生对乡贤文化的了解程度与态度

(1)对乡贤这一概念及乡贤人物事迹的了解程度不高。调查发现,有三分之一的中小学生对乡贤一词的含义完全不了解,只有22%的学生能够完全理解乡贤这一概念;超过半数(58%)的学生对乡贤人物的事迹并不了解,只有10%的学生了解乡贤人物的事迹。上述两方面反映出乡贤教育的缺乏,要使得乡贤文化在青少年中得到更广泛的普及,仍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endprint

(2)学校在弘扬乡贤文化方面的作用还不够大。学生了解乡贤文化的途径方面,有接近半成(44%)的中小学生都是通过社区宣传的方式了解到的,22%的中小学生是通过网络这个平台了解的,学校教师介绍的仅占18%。这说明嘉定区政府在弘扬乡贤文化方面已作出了不少的努力,突破口在于学校应加强乡贤教育。

(3)学生接受乡贤教育的热情度高。调查反映出超过八成的学生“十分愿意”接受乡贤教育并认为弘扬乡贤文化对当代社会有较大的意义,“愿意但认为没有意义”的学生占12%、“不愿意”的占6%。因此,学校应积极开设与乡贤文化相关的课程,引导学生向乡贤学习。

(4)传承乡贤文化方式多样。对于如何传承乡贤文化的问题,学生给出了许多建议。除了开展主题教育外,还包括与乡贤近距离接触,感受乡贤魅力;举办乡贤征文活动,了解乡贤先进事迹;修建乡贤纪念馆等等。弘扬乡贤文化的方式不是单一的,社会各领域都可以为乡贤文化的传承作出贡献。

(5)乡贤精神内涵多。针对乡贤应具备哪些品质这一问题,学生的回答各式各样,包括乐于助人、尊亲睦邻、热爱家乡、品德正直、行为仗义、通情达理等等。学习乡贤精神,总的来说就是要学习乡贤身上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2.中小学生的乡贤意识

(1)中小学生对家乡的感情淡薄。调查发现,只有个别的中小学生一直居住在乡村,大部分只是偶尔住过几次,甚至有不少学生从来没有在乡村居住过,难以对乡村产生深厚的感情。有超过三成(38%)的中小学生认为农村落后贫穷,“应进行拆迁”,而认为“应进行改造”和“应该完全保留”的学生各占48%和14%。更有超过四成的中小学生不愿意在毕业后回到家乡进行农村建设有关的工作,而“十分愿意”的仅占24%。调查反映出了中小学生对家乡感情的淡薄,这一现状使得农村未来的发展堪忧。

(2)中小学生的乡贤意识不够强烈。我还对中小学生们无私奉献、帮助他人的乡贤意识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小学生有为他人服务的意识,但付诸实际行动的不多,还需进一步加强乡贤教育以提升乡贤意识。

三、讨论

(一)弘扬乡贤文化的意义

乡贤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今,价值观的迷茫和社会结构的变迁,对乡贤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弘扬乡贤文化,不是重拾传统文化中三纲五德、权术心计的糟粕,而是先进文化指引下的文化创新,是力求在急功近利、见钱眼开的世风之外找回先人敬德尚义的情怀。培育和表彰乡贤,弘扬和彰显乡贤文化,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也是对中华民族思想精髓的传承和创新。

乡贤文化是扎根故乡的乡土文化,看得到、摸得着,贴近老百姓。乡贤作为当地的榜样人物,就在大家身边,他们的嘉言懿行记载于史册,流传于民间,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言行,在思想和行为上起到“照镜子、正衣冠”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人们向上向善。习总书记曾指出,“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乡贤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为社会所推崇和爱戴,是激励青少年奋发上进的重要教育资源,他们能够激励青少年追求崇高、热爱故土,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

乡贤文化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资源,是一条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无论走到哪里,心中始终有着一份割舍不了的浓浓乡情。“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孟子·滕文公上》),这绵延千年的乡贤文化,正薪火相传,敦厚民心。

弘扬乡贤文化,就是要呼吁有德有才的新乡贤回乡建设新农村。推动乡贤治理回归,本质上就是一个对乡村补血的过程。它既可以弥补乡村精英流失带来的空缺,又可以借助回归乡贤拥有的广泛人脉关系、较高的道德人格魅力整合乡村内外各种社会资源,凝聚村民共识,强化对乡村的治理和建设。

当代青少年作为有文化、跨世纪的一代,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弘扬乡贤文化,可以推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教育,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增强当代青少年对家乡的感情与乡贤意识,为中华文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社会正能量的传播创造条件。

(二)传承乡贤文化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1.社会应加大对乡贤人物事迹的宣传力度

除了传统的报刊、广播、电视外,社会还应综合运用表彰会、报告会、新媒体等形式,通过新闻宣传、公益广告、文艺作品和群众性文化活动等多种方式,不断挖掘乡贤人物的精神内涵,广泛开展乡贤宣讲活动。只有高度重视对乡贤文化的宣传深度和推广力度,才能使乡贤人物的先进事迹广为传知,家喻户晓,从而引导新乡贤的回归,对乡贤文化的传承产生积极的影响。

2.各中小学应大力推广与乡贤有关的课程

学校作为培养青少年思想品德最重要的场所之一,在全区范围内的中小学中推广乡贤教育,学习乡贤精神,培养青少年对家乡、对故土的感情,将来做一个反哺桑梓,有益于家乡、有益于国家的人。

建议利用嘉定的乡贤文化史料,开发一套关于“乡贤”的德育校本课程,引领学生走近乡贤,崇尚乡贤,学习乡贤,立德树人,这无疑能极大地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现实针对性,也契合嘉定区教育综合改革的目标。

3.政府应完善对乡贤的表彰和奖励制度

对作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乡贤,要采取多种形式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全社会学习乡贤的热情,形成学习先进,崇尚模范,见贤思齐,争优创先的良好局面。鼓励海内外乡贤回乡参加基层社会事务管理,为乡贤回归投资兴业提供政策倾斜,使更多大学毕业生愿意服务家乡,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弘扬乡贤文化,培养新一代乡贤,已成为时代的召唤和要求,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邵江.用地域文化、乡贤精神推进初中班集体文化建设的尝试[J].学周刊,2011(11):68-69.

[2] 彭薇.新“乡贤”:领风气 解民忧 聚乡情[N].解放日报,2015-9-1.

[3] 嘉定区政府门户网站.嘉定表彰“十佳乡贤”[EB/OL].http://www.jiading.gov.cn/zwpd/zwdt/dzxx/content_31463,2015-4.

[4] 楊军.弘扬乡贤文化,发挥乡村新乡贤作用[J].文化学刊,2015,5(5):6-11.

[5] 李建兴.乡村变革与乡贤治理的回归[J].浙江社会科学,2015(7):82-87.endprint

猜你喜欢
嘉定思想品德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
——嘉定竹刻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小记者在行动
——小记者在超市宣扬“感恩环卫”系列活动
走进博物馆,感受嘉定800年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