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涵
经过岁月淘洗的我们,在人世的浮沉里诗意地栖居着。
——题记
那年去普陀山朝圣,正是冬天天气最冷的时候。天刚拂晓,寒气砭骨,我坐在客房里,静听从远方吹来的风声,直到微明的晨光照映入窗,室内的灯光逐渐清冷下来。这时候,寺庙的晨钟“当”地一声破空而来,瞬间打破了清晨的寂静。钟声绵延不断,沉厚而显得悠长,却又清澈玲珑,令人无迹可循。听者仿佛正站在极高的峰顶,又如置身云天之外。
我推窗而立,寻觅钟声的来处。只见不可胜数的僧人,都穿着整齐的铁灰色袈裟,鱼贯地朝钟声走去。天微微亮,迎风而来的似乎还有些绵长的雨丝,他们好像无视这尘世的风雨,微俯着头,静静聆听着那一串漫长的钟声。风雨迷茫中,我无法看清他们的脸,但我明白,那些脸庞一定在风雨中熠熠生辉,因了晨钟的淘洗。
此时此刻,幽长的钟声美得惊心,接着朗诵晨经的声音从大殿内沉厚地揚散出来,那声音不高不低不卑不亢,使大地在苏醒中一下子祥和起来,微微的晨光好似普照了整片大地。我不由得闭目,静静享受那安宁而动人的诵经声。
那真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听晨钟,听晨经,在风雨如晦的一间小小的客房中。
对于僧人,我一向怀有崇敬的心情,因为我明白,他们是人世间活得最坦然的人。他们自愿远离尘世的喧嚣,成为淡泊名利的隐遁者。他们日日在午夜梦回后的清晨聆听晨钟的教诲,在一遍又一遍单调的诵经声里不断荡涤着自己的心灵。漫长无尽的岁月淘洗出的,即是这样清静坦然的心灵,这便该是世人追寻的至真至美吧。
同样,他们也是这世间最有情的人。在一遍遍的诵经中,他们展现着赤诚的身心,自人世里的小情小爱升华为对世人的博爱。他们无私地去爱每一位萍水相逢的人,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有人说:人生只是黄粱一梦,在时光的飞驰和曲折的悲欢后,悠然醒转,新炊却犹未熟。
但我想,不管时光怎样飞逝,道路如何曲折,总有一些事物是永恒不变的。漫长岁月淘洗出来的,正是坦然的胸怀和有情的态度。因为“坦然”,有了步履雍容、识见高远的智者;因为“有情”,有了乾坤朗朗、情趣盎然的乐者。
僧人们已经诵完经,鱼贯地走回他们的屋子。这时我发现,风雨停了,阳光从山头悄悄地露出了脸。
让我们恒久保持对生活坦然的步履,以及对人间有情的胸怀,在人世的浮沉里诗意地栖居,任岁月淘洗,我自怡然。
【教师点评】
文章取材于朝圣时的钟声和诵经的声音,以及由此引发的自我对佛之道的领会。博爱,是世间万物所追寻的境界,而僧人,秉持着超然的心胸,无私地保持对世人的大爱。小作者从中颖悟出生命的真谛,有着不凡的思辨能力。
文章结构严谨,首尾呼应,且能扣题升华。“诗意生活”与“诗意栖居”相互照应又有所升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