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畜牧大市富裕一方百姓

2018-01-05 23:32陈绪炎姜平李强张明文
中国新农村月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肉牛畜牧畜牧业

陈绪炎 姜平 李强 张明文

深秋时节,湖北枝江农村处处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在古镇江口,一个总投资近4亿元的畜牧产业龙头企业——枝江嵘昌肉联食品有限公司A级定点屠宰场,正在紧锣密鼓调试现代化屠宰生产线。

这个大型屠宰场,拥有年屠宰生猪50万头、肉牛10万头的生产能力,为湖北省县市级迄今生产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的A级定点屠宰场。它的建成,将使枝江市畜牧业生产朝着产业化方向迈出更加矫健的步伐。

枝江,古称丹阳,地处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下游70公里,这里人杰地灵,物阜民丰,拥有悠久、美好的传说。在向全民小康疾步迈进的征途上,勤劳朴实的枝江农民秉承“穷不丢猪、富不丢书”的古训,在地方党委、政府和畜牧部门的引领下,坚持五大发展理念,以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核心,以创建全省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市为目标,致力加快畜牧产业转型升级,2016年全市生猪出栏108万头、肉牛出栏5.79万头、肉羊出栏4.8万只、家禽出笼1300万羽。肉类产量11.64万吨、禽蛋产量2.78万吨。畜牧业总产值达4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38%,畜牧业给全市农民带来人均纯收入1500元。

农村人口人均生猪出栏3头,肉牛产业从零起步,出栏直逼5万头,巨量的畜牧业生产实现绿色防控、环保达标,牧旅结合添新景,引得专家称奇、游人如织。藉此,枝江市连续10年跻身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县市行列,并为湖北省肉牛整县推进项目县(市)、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试点县市、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市。解码枝江市咬定畜牧产业砥砺奋进的路径,是对农民如何实现持续增收的一个分支答案。

一、坚持科技兴畜牧,强力推进畜牧产业转型升级

(一)抓好示范龙头,引领产业升级。近几年以创建畜牧强市为目标,扎实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四级联创”活动,引导规模场完善基础设施和管理水平,培育出宜合众生猪、伍润家禽等一批特色鲜明、质量稳定的优质畜禽生产基地。进一步巩固现代畜牧业核心示范区创建成果,积极指导各养殖小区稳定生产和提档升级,并以优质的投资环境吸引多家龙头企业进驻示范片区,产业集群效应和带动效应日益凸显。鼓励扶持家庭牧场、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等新兴畜牧养殖经营形式,着力培育“恢家农场”等畜禽产品品牌,探索发展绿色生态养殖模式,引导“泓缘生态农场”等争创宜昌市绿色生态养殖示范基地。以示范建设带动标准化、规模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发展升级,从而使我市畜牧产业的发展活力和质效明显提升。

(二)调整优化畜禽品种结构。枝江市畜牧部门坚持把畜禽品种改良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推陈出新,确保了优良品种的更新换代。一是加大优良畜禽品种的引进力度,全市良种公猪存栏量达到250头以上,每年提供良种猪精液28万头份。同时,加速引进西门塔尔牛、波尔山羊、京粉蛋禽等优良畜禽品种,不断提高全市畜禽品种质量。二是提高生猪人工授精技术服务水平。大力加强品改技术专业服务队伍训导,按照产业发展要求,因地制宜出台了《枝江市生猪人工授精管理试行办法》等规章制度,不断提高生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的覆盖率。全市生猪人工授精站点已达6个,共有75名专业技术人员常年扎根基层服务养殖大户和农户,全市生猪人工授精率达到90%以上。通过落实配套补贴政策,每年帮助全市养殖户减少配种费用340万元,大大降低了自然交配带来的疫病交叉传染风险,减少了布病、细小、伪狂犬、蓝耳等繁殖障碍性疾病的传播。三是抓好肉牛品种改良工作。通过实施牛品改整县推进项目,加快肉牛品种改良进程,实现了全市肉牛产业的快速崛起。全市15个冻配罐点的单罐冻配能力全部达到300头以上,其中单罐冻配能力500头以上达到6个,2014年以来累计完成肉牛冻配改良5万多头。

(三)积极推广标准化养殖模式。移植复制省内外先进养殖模式,在有效引进生猪零排放发酵床养殖模式、蛋鸡“153”、肉牛“165”等先进养殖模式与全市传统养殖实现嫁接的同时,不断研究探讨适合地域特色的养殖新模式,提升全市畜禽标准化养殖水平。到2016年底,全市规模化养殖场户累计达909户,规模出栏(笼)率平均在80.36%以上;生猪“150”、肉牛“1210”、肉羊“1531”、蛋鸡“153”等各类标准化养殖模式累计达2080个;“省部市县”四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累计达132个。

(四)倾力锻造畜牧科技队伍。枝江市坚持人才兴则产业兴的理念,用政策、待遇、管理等综合措施,倾力锻造了一支留得住、信得过、靠得上的畜牧科技队伍。一是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加大畜牧科技人员对畜禽饲养管理、疫病防治、防疫检疫等技术知识的培训更新力度,发挥畜牧科技人员在品种改良、科技推广、疫病防制等方面的专业特长。二是建立畜牧兽医人才长效管理机制,明确畜牧兽医人才的资格条件,职称评定标准,及时更新充实人才资源库。目前,枝江市共有畜牧专业中级以上技术人员20人,其中高级畜牧师5人。三是不断提高畜牧技术人员薪酬待遇。結合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稳步提高一线技术人员待遇。该市通过实行分级动态管理、定期考核、绩效挂钩、优胜劣汰等,极大地调动了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树立了畜牧兽医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公众形象。

二、坚持创新兴畜牧,提升畜禽规模化养殖水准

(一)创新规模养殖模式,推进畜牧业标准化养殖。一是培植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样板。枝江市是享誉全国的仔猪发源地,自繁自养和外销需求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繁育基地,是产业发展之本。枝江佳润畜牧有限公司在畜牧部门的指导下,按照枝江市畜牧核心示范区的发展规划,不到3年时间,实现了年存栏能繁母猪2500头,形成年出栏5万头绿色安全的优质肉猪的生产规模,成为全市标准化规模养殖的示范典型。2016年,枝江市能繁母猪存栏量达14.5万头,仔猪年产量突破300万头。二是提高规模养殖场的标准化养殖水平。枝江市每年都要对纳入畜禽发展项目库范围内的重点(场)户进行集中培训,更新发展观念,统一发展标准,提高其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水平。三是对未纳入奖补项目的规模养殖户,进行登记造册,建档备案,积极引导他们践行“三退三进”:退出散养,进入规模;退出庭院,进入小区;退出传统,进入现代养殖模式。

(二)加大供给侧结构改革力度,增进产业融合发展能力。一是抓住草食性动物规模养殖这个重点和热点,加快肉牛规模养殖。枝江市制定了《肉牛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高标准、高起点扶持了一批规模肉牛养殖场提档升级,湖北丰联佳沃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枝江市天元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相继建成,结合全市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催生了仙女、百里洲等肉牛养殖大镇的迅猛发展。2017年全市实施了肉牛产业整村推进示范项目,计划建成示范村2个,培育“3310”模式示范户80个。二是做强做优枝江土鸡、蛋鸡传统优势品牌,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扶持土鸡、蛋鸡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建设发展,推动全市土鸡、蛋鸡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方向发展。目前,全市家禽规模养殖户剧增到55个,注册专有品牌 5个,一批以大中专毕业生、回乡二次创业投资者为主体的家禽养殖典型竞相涌现、逐年递增。三是适度发展特种养殖。枝江具有水陆公铁空立体交通优势和300公里半径通达10个大中城市的区位优势,多年来,枝江市畜牧部门化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积极引导山羊、白鹅、野猪、孔雀、林下养鸡等特种养殖扩大生产规模,培育了新的畜牧业增收亮点。

(三)优化畜牧产业布局,整合提升综合竞争实力。枝江市根据畜牧产业功能分区,审时度势,按照“全市一业、多村一品”的思路,引导安福寺、顾家店、百里洲等传统生猪养殖大镇,大力发展瘦肉型生猪规模养殖;引导仙女镇依托龙头养殖企业致力打造牛郎山肉牛特色小镇,并以头牛“赛牛会”为平台,推动牧旅结合,带动全市发展新兴肉牛养殖。催生了5个年出栏500头肉牛的规模养殖场,66个年出栏肉牛20头的养殖户;引导安福寺镇、顾家店镇种羊养殖基地延伸辐射范围,与七星台、仙女、百里洲等镇肉羊规模养殖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全市建成了12个存栏200只种羊的扩繁基地,年出栏100只肉羊的规模养殖户达到了78个;扶持董市镇石宝山村、安福寺吴家门村、仙女镇周场村等蛋鸡养殖特色村,大力推广蛋鸡规模养殖技术。调精调优畜牧产业布局,提高全市畜禽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既缓解了畜牧业生产对资源与环境的压力,又形成了主业突出、多业并存的畜禽养殖“大合唱”,客商进入一域,便可买全所需。

(四)改进畜牧产业经营方式,推进产业链式发展。枝江市围绕畜牧业转型升级,大力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加速发展。定点屠宰场与全市养殖企业、养殖大户和商超市场通过订单方式,形成了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荣昌”肉联、“覃姐”食品、“一品良牛”等 3个加工企业,通过熟食、净菜生产辅之真空包装、电商平台销售,不断延长了产业链。各镇依托各自的养殖优势,建立了4个专业畜禽交易市场。枝江市委、市政府还出台惠农奖励政策,鼓励和扶持养殖协会、合作社、經纪人等经济组织和中介组织,活跃畜禽产品生产、流通市场,为畜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平台。目前,枝江市登记注册的养殖协会、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型家庭农场达128个。畜牧业生产、加工、销售和综合配套市场主体形成了一个闭合的循环圈。

三、坚持健康兴畜牧,保障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

(一)强化动物疫病防控。疫情会给规模化畜禽养殖带来灾难后果,甚至导致整个产业覆灭。改革开放以来,枝江市强化措施,加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情的防控力度,严防疫情发生和传播,保持了重大疫情蔓延零记录业绩,为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一是进一步完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通过资格准入、考试考核,对全市108名专职动物防疫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全市建立了上下贯通、统一协调、无缝覆盖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二是强化畜禽免疫。坚持自主免疫和申报免疫相结合,集中免疫和月月补针相结合,用硬举措全面实现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率100%,确保了猪、牛、羊、禽死亡率分别控制在4%、1%、3%和8%规定范围以内。三是进一步完善疫情报告网络和疫情监测网络。全市53个疫情监测点常年开展动物疫病和免疫质量监测,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O型口蹄疫、牛羊亚洲Ι型口蹄疫、禽流感抗体合格率均超过合格标准。科学制定应急预案,提高了预警预测在科学指导防控工作中的作用。市财政每年编列专门预算,确保了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队伍演练常态化。

(二)强化动物检疫监督。一是加强动物产地检疫和市场检疫,确保生猪产地检疫率达98%以上,确保动物、动物产品的市场检疫率达100%。二是加强源头治理。对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户)进行跟踪指导和不定期监督检查,强化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对不符合动物卫生监督条件的按照“四个不放过”的原则,限期进行整改。三是加强屠宰检疫监管,严格生猪入场检查登记,保证入场动物持证率和标识佩带率达到100%;认真落实屠宰检疫责任制,严格检疫规程,确保上市动物产品出证率达到100%。四是加快推进“数字畜牧”工程建设,向规模养殖场、定点屠宰场等重点监管领域全面铺展,实现对畜牧业全天候、可追溯的信息化监管,为产业安全再上安全锁。

(三)强化畜牧兽医综合执法。认真贯彻执行《动物防疫法》《畜牧法》《草原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确保畜牧业稳健发展。一是加大对兽药饲料市场的监管力度,重点打击无证经营及非法销售违禁生物制品的违法行为,保障畜禽用药安全。二是加大对全市集贸市场巡查力度,重点查处无检疫证肉品上市销售,确保上市肉品质量安全。三是加大对规模养殖场跟踪监管力度,分级建立养殖档案和信息数据库,确保了畜禽及畜禽产品质量可追溯制的全面落实。

四、坚持绿色兴畜牧,永葆畜牧业旺盛生命力

(一)加强生产源头监管。一是实行台账管理。对全市畜禽饲养场进行登记造册,划分区域,制定专人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定期巡查,对畜禽调入、调出及饲养、用药、用料、免疫、消毒等情况进行重点监管,督促无公害产品生产基地的养殖户建立规范的养殖档案。二是对违禁药品、添加剂使用严格监控把关。刚性执行兽药休药期制度,严厉查处人药兽用和自配饲料非法添加行为。建立“瘦肉精”智能检测平台,两台台式检测仪、10台便携式检测仪流动监测,阴性结果实现了全覆盖。三是面向科技示范户、畜禽养殖大户开展“绿证”证书培训活动,提高广大畜禽养殖户的综合素质,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提升全域畜禽产品的质量可信度和市场美誉度。

(二)加强疫病立体监控。一是按照“突破绿色壁垒、创建无疫净区”的总体要求,建立了“市中心+镇中心+职业防疫员”的三级联动工作模式, 保证免疫密度和质量双达标。以动物疫苗信息化管理为纽带,严格基础数据录入,建立了管理规范、运行平衡、时效性强的动物疫病防控信息化管理机制,实行常规监测与定点监测相结合、专项监测与紧急监测相结合,健全快捷高效的动物疫病信息网络体系和预警体系,完善动物疫病应急处理系统和机制,提高对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能力,实现对动物疫情的快速准确传递,对新发生的动物疫病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及早控制和扑灭可能发生的各种动物疫病。二是强化基层防疫工作规范化及痕迹化管理,分乡镇开展動物防疫技术专项培训,落实村级防疫工作经费,按3万元/乡镇的标准配备了防疫设施设备。

(三)铁腕防患养殖环保风险。按照环保新政,积极实施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让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统一。一是制定《枝江市畜禽规模养殖管理办法(草案)》和《枝江市畜禽规模养殖污染专项治理实施方案》,明确粪污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目标、步骤。二是按照“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先建后补”原则,引导养殖户积极主动开展养殖粪污治理设施建设,全市累计发放“以奖代补”资金500万元,现已有389家畜禽规模养殖场通过了环评备案登记。三是按照“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技术路径,深入开展畜禽养殖粪污治理的技术指导和服务。结合养殖场实际制定“一场一策”整改方案,全面推行“一控制两封闭三分离”的粪污处理基础设施改造,主推生物发酵床和农牧结合综合利用两种治污模式,实现了畜禽养殖粪污减量化生产、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确保畜禽粪污全部资源化利用,促进了畜牧业与种植业及农村生态建设协调发展。五是抢抓“粮改饲”机遇,推动粮饲兼顾的新型农牧业发展,降低猪禽等耗粮性畜种比重,让牧草种植业、草食畜牧业、景观畜牧业实现产业融合,不断延伸产业链条。

(四)全面实施品牌战略。加强畜禽产地品牌建设,一是以“星煜”猪肉、“恢家农场”猪肉、“一品良牛”牛肉、“老高荒”羊肉罐头、“楚鑫双圆”鸡蛋、“玛瑙” 禽蛋、“聚农蜜芳”蜂蜜等地方特色畜禽品种为重点,积极注册品牌商标,让优势畜禽产品有专用标识。二是加快对畜产品的无公害或绿色产品的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进程,在猪、牛、鸡等各个畜禽品种的认定认证上齐头并进。现已有正农畜牧、双圆禽蛋、团圆蛋鸡、丰联佳沃4家公司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畜产品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三是改善投资条件,创造适于“做大枝江畜牧业”的环境,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开展畜禽规模养殖和畜产品的加工与开发。湖北丰联佳沃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与陈焕春院士签署合作协议;邀请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曹兵海教授等多位科学家,多次亲临枝江指导肉牛产业发展,产学研合作喜结硕果,成功打造了高端雪花牛肉,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猜你喜欢
肉牛畜牧畜牧业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2020年全国畜牧兽医期刊征订目录
发展低碳畜牧业的必要性及应对措施研究
肉牛饲养管理技术措施分析与解读
2020年全国畜牧兽医期刊征订目录
青海: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达961个
简介肉牛快速育肥技术
春季舍饲肉牛快速育肥要点
对加强畜牧业发展的相关思考
辽宁省畜牧良种生猪补贴资金24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