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无悔报国家,倾情毕力吐芳华

2018-01-05 13:13丰海
中国铁路文艺 2017年12期
关键词:机车车辆铁路发展

丰海

原铁道部部长傅志寰亲笔撰写的自传《我的情结》已由中国铁道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列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也是向党的十九大献礼的重要作品。该书由傅志寰历经八年精心打磨,屡易其稿,并经过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几十名部级、司局级领导帮助审核,最后定稿成书。《我的情结》文风严谨,朴实无华,史料详实,既具有高度政治性、思想性和哲理性,又具有很高权威性、可读性,是一部非常值得阅读的精品力作。最近,我有幸阅读了这本书。读毕掩卷,仔细回味,有许多体会和感触。

科技报国,矢志推动机车车辆工业现代化

傅志寰出生在铁路家庭,从小就对铁路有着很深的感情。长大后,赴苏联留学,专修铁路电力机车专业。毕业后,长期从事铁路工作。这些经历,让他深深感受到铁路作为经济大动脉对于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的巨大影响。他笃信:国家发展离不开铁路的支持,铁路强,中国强。当他出國看到我国铁路发展远远落后于外国铁路的情况后,心急如焚,暗下决心:不把中国铁路建成现代化的铁路决不罢休!

留学毕业归国后,傅志寰全身心投入铁路电力机车研制工作,经过20多年的科研开发与技术攻关,他与同事们成功研制出韶山型系列电力机车,完成了我国第一列电力动车组电气部分的试制工作,填补了我国电力机车和电力动车组的空白。担任铁道部分管机车车辆工业的副部长职务后,傅志寰以强烈的使命感,系统谋划以追赶国际先进水平为主要目标的发展战略,力求加快我国机车车辆工业现代化进程,提出了机车车辆工业“三上”(上质量、上水平、上档次)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得到部党组肯定并实施后,机车车辆工业发展突飞猛进,整体技术实力和生产能力跃上了一个大台阶。傅志寰担任部长后,继续积极推动机车车辆工业现代化,使机车车辆工业持续获得了历史性大发展。

在傅志寰担任副部长、部长期间,经过艰苦不懈努力,铁路机车车辆工业发展日新月异,关键技术研发不断突破、产品不断升级换代、国内国外市场不断拓展,机车车辆工业的研发能力、技术实力十分雄厚,机车车辆生产规模、产品数量名列世界前茅,我国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强大机车车辆工业体系。在以较短的时间,淘汰功率较低、污染较大的蒸汽机车,实现机车牵引内燃化电气化之后,电气化铁路建设快速推进,规模不断扩大,有力带动了铁路运输效率的快速提升,我国跨入了电气化大国行列。特别是一些高技术含量、高性能机车车辆的推出,标志着一些关键技术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实施大提速、发展高速铁路和重载运输,实现铁路客货运输升级提供了强有力支持。以双层客车、高级空调客车、高速动车组等新型机车车辆为保障,四次大提速顺利实施,时速160公里客车大面积开行,时速200公里高速动车组投入使用;以大功率机车和重载货车为保障,重载货物运输取得重大突破,繁忙干线开行5000吨级列车,大秦线开行万吨级货物列车。我国自主研制生产的机车车辆与进口的相比,价格低了一半,展现了强大的竞争优势和市场主导能力。

铁路机车车辆工业的发展壮大,显著加快了铁路现代化进程,铁路运输生产力大幅度提升,为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前些年,国外品牌的汽车、飞机充斥国内市场,但是国产铁路机车车辆却“独领风骚”,异彩纷呈的“中华牌”铁路机车车辆无比自豪地驰骋在辽阔的祖国大地上。这无疑对增强我国人民对民族工业的自信心是一个巨大鼓舞。完全可以说,傅志寰和他的同事们为建设民族的、自主的、强大的机车车辆工业体系,建立了永载史册的历史功勋。

勇于担当,大力推动铁路快速发展

傅志寰担任副部长、部长的时期,正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由于历史的原因,铁路发展长期滞后,是制约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如何消除这个“瓶颈”,傅志寰认为,必须突破传统思维,以创新甚至是“革命”的思路,大力解放和发展铁路生产力,以此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增长需要。当然,这样做是要冒风险的,但是他有胆魄也有底气这样做。

实施铁路大提速,是傅志寰最大胆也是最积极最坚定的行动。众所周知,过去,我国铁路旅客列车运行速度长期在低水平徘徊,运输效率十分低下。但是,提高速度直接涉及行车安全,人命关天,无人敢触碰。对此,傅志寰心里始终憋着一股劲:不能因为有风险就不敢做,列车提速无论如何要在中国实现!在经过实地调研和深入思考后,他率先提出了在广深线实施提速的建议,并负责领导研制提速机车车辆,组织进行提速试验。在广深线提速成功后,他多次提出实施大面积提速的建议,并把提速确定为铁路发展的重大战略,大力组织实施。傅志寰一方面积极组织系统研发满足提速要求的机车车辆等成套技术装备,形成了多种档次的提速机车车辆产品系列,为提速顺利实施提供了技术和装备保障;一方面反复进行提速研究试验,深入探索规律,积极寻求符合我国实际、能够广泛推行的提速模式。经过艰苦努力,形成了以技术创新、运输组织创新、安全控制创新为主要手段,以“深度挖潜”为目的的“提速模式”。这一科学高效提速模式的建立和实施,实现了我国铁路运输组织方式由“低速度、中密度、大重量”向“快速度、高密度、大重量”的大提升,客运提速与货运重载两驾马车并驾齐驱,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铁路运输生产力。

在傅志寰担任副部长、部长期间,成功进行了四次全国铁路大提速,形成了“四纵四横”、延展14000公里的提速网络。在提速的同时,改进了运输组织、客运服务,铁路形象显著改善,“夕发朝至”列车被誉为“移动宾馆”,大受欢迎。大面积提速后,铁路几十年不变的“牛行”面貌发生了深刻改变,火车跑得飞快了,列车数量增加,运输能力显著提高,服务质量显著改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受到全社会广泛赞誉。实施大提速,有力带动了铁路科技、铁路工业、铁路建设、铁路管理水平的提高,为建设高速铁路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实践证明,实施大提速,走出了一条少投入、快见效、多产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铁路快速发展之路。

对于建设高速铁路,傅志寰既是积极倡导者也是努力实践者。他很早就认定,发展高速铁路是实现铁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为此,在他任副部长、部长期间,都把发展高速铁路作为重大奋斗目标,千方百计争取实现。尽管在采用何种技术上的争论,导致高层决策延迟,影响了高铁建设的如期展开,但是,高速铁路技术研发和建设的步伐却没有停顿。一方面,积极研发国产高速动车组,为建设高速铁路提供装备保障,成功研制了“先锋号”和“中华之星”高速动车组,分别创造了292公里和321.5公里的最高试验时速,“中华之星”创造了当时的“中国铁路第一速”。另一方面,建成了我国第一条高速铁路——秦沈客运专线。这条全长405公里的高铁以平均每公里3984万元的造价,成为我国建设时间最早、建设成本最低的一条高速铁路。这条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高铁的建成,为大规模建设高铁积累了建设技术、机车车辆制造技术和设计、施工经验,开创了高铁建设的先河。

建设青藏铁路需要挑战“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是前无古人的艰巨工程。兴建这个工程需要非凡的气魄和毅力。对此,傅志寰内心十分清楚。但是,当他看到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青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各民族群众生活、巩固祖国边防的迫切需要后,他义无反顾地下定决心:再险再难,也要积极推动青藏铁路建设。他果断地向党中央提出了建设青藏铁路的建议,并立下“军令状”,确保高质量地完成这一艰巨而宏伟的工程。经过科学论证、精心组织、积极推进,青藏铁路建设顺利启动并实施。经过广大建设者艰苦努力,克服了“三大难题”,建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多的高原铁路。“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深深地感动和激励了广大铁路人和社会大众。

在担任部长的五年里,為了尽早消除铁路运输紧张这块制约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短板”,傅志寰把加快铁路网建设作为重大任务组织实施,提出并实施了“决战西南,强攻煤运,建设高速,扩展路网,突破七万”的发展战略。经过五年努力,超额完成了规划任务,成为此前我国铁路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建成投产项目最多的五年。青藏、秦沈、内昆、朔黄等一大批铁路重点建设项目的建成,铁路运输网络的扩大和运输能力的提高,有效缓解了运输紧张的矛盾。为了使铁路建设科学有序快速发展、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需要,傅志寰以强烈的使命担当,精心组织研究论证,科学制定了“十五”铁路发展规划,绘就了以“八纵八横”为主骨架、向欠发达西部地区倾斜同时覆盖经济发达地区、规模宏大的铁路发展蓝图。随着这一蓝图的逐步实施,使我国铁路网建设发生了历史性巨大变化。

披荆斩棘,积极推动铁路市场化改革

在国家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势下,傅志寰感到,铁路不能因为强调“行业特殊”而长期游离于市场经济体制之外,不能与市场经济发展脱节。铁路发展要保持长盛不衰,必须加快市场化进程,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在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体制、新机制激发铁路发展活力的同时,让老百姓享受到市场竞争带来的实惠。为此,从他担任部长起,就把铁路市场化改革作为主攻方向,积极推动实施。

经过慎重而缜密的思考,傅志寰把改革的着力点放在了积极推动铁路管理体制改革上。这是牵动铁路全局的改革,既涉及铁道部的去留,涉及权力和利益的大调整,也会带来部长职位的变化,关系极大,难度极大。傅志寰没有考虑个人得失,而是以勇于自我革命的魄力,坚定地迎难而上。他自己牵头,组织研究铁路体制改革方案。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形成了以“网运分离”为核心的铁路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并获得全国九届人大批准,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

在由于一些原因,铁路管理体制改革未能顺利推进的情况下,傅志寰不但没有放慢铁路改革步伐,而且更加坚定不移、大刀阔斧地推进铁路市场化改革。

铁路运输走向市场,首先需要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以精干主体、轻装前进。为此,傅志寰积极组织推进主辅分离、精干主业改革,同时,精简内部机构和人员。铁路工程、铁道建筑、机车车辆、通信信号、土木工程等五大公司和铁路高等院校实现与铁路分离,国家铁路职工总数由334.2万人减至248.5万人。实施这项改革,既为推进铁路管理体制改革打下良好基础,又使脱钩企业获得了良好发展条件和广阔发展空间。

在傅志寰上任前后时期,铁路体制封闭、机制僵化、严重不适应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运输市场占有份额持续下滑,经营形势十分严峻。铁路持续亏损的根本原因是铁路的观念和体制机制不适应市场。傅志寰强烈意识到,铁路不走向市场,最终将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滚滚大潮下成为“弃儿”,那将成为所有铁路人的耻辱和灾难。改变铁路远离市场的状况,实现铁路与市场经济接轨,需要从思想观念到体制机制来一场深刻的变革。傅志寰抓住“富小拖”这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例,在全国铁路广泛开展了转变传统观念、树立市场观念的大教育、大讨论活动,引导铁路职工更新观念,自觉摒弃“铁老大”、垄断封闭的意识,树立竞争意识、效益意识、服务意识,拆除了阻碍铁路与市场对接的思想“隔墙”,拉近了铁路与市场的距离,铁路职工忽视客户、慢待客户的现象明显减少,主动服务、积极营销的意识明显增强,铁路服务社会的形象明显改善。

为了推动铁路企业走向市场,傅志寰积极进行创新经营机制的实践。以确立铁路局市场主体地位、落实铁路局经营权责为重点,全面实行资产经营责任制,通过转换机制、放权搞活,充分激发了铁路局自主经营的内在动力,增强了铁路行业的经营活力,有力促进了经济效益持续增长,在遭受亚洲金融危机、经济形势十分不利的情况下,提前一年实现了国务院领导提出的铁路全行业三年扭亏目标,很好地履行了服务保障国家大局的重大使命。

按照“网运分离”的发展方向,积极推进组建客运公司改革,在全路各个铁路局组建了客运公司,在推动客运率先走向市场、搞活客运经营方面迈出了历史性一步。伴随客运公司的建立和运营,积极推进客运组织方式、营销方式、售票方式改革,努力为旅客提供方便、快捷、舒适的服务,铁路客运市场竞争能力显著增强,展现出旺盛的发展生机与活力。

刚直不阿,无私无畏捍卫真理和维护正义

与傅志寰有过接触的人都知道,傅志寰为人仁厚,一向宽以待人。但是,一旦涉及原则性问题,他却是态度鲜明,绝不妥协。特别是对有损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的重大问题,他始终是坚决斗争,坚定捍卫国家和民族利益。

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创新、持续发展,我国已经拥有非常雄厚的机车车辆工业基础,具备担当推动铁路快速发展的条件。自主、强大的机车车辆工业体系的建立,成为国家和民族的骄傲。但是,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对此却不珍惜。为了推行大规模“系统引进”,竟然不惜打压民族机车车辆工业、否定深厚凝聚民族创造智慧成果的“中华之星”高速动车组。当傅志寰得知这一情况后,多次向刘志军提出反对意见,请他注意保护民族工业,遭到刘的拒绝后,他当面与刘进行尖锐斗争,驳斥刘的错误做法。

在傅志寰卸任部长职务后,铁路改革出现了严重倒退。继任部长刘志军为了独揽铁路大权,实行“高度集权”“统一指挥”,不仅把过去放给铁路局的多项自主经营权几乎全部收回,而且把铁路经营、投资及运输指挥权高度集中到铁道部,实现了大权独揽。这种做法是逆时代潮流的,是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道而驰的。事实上,高度集权为刘大行贪腐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刘把持铁路建设、铁路运输等大权,大搞利益输送、权钱交易,疯狂地为自己谋取私利。其中,伙同不法商人丁书苗非法攫取国有资金数十亿元,让丁书苗代为保管,以为自己私用,使国家财产遭受巨额损失,构成令人震惊的贪腐大案。

对刘志军的倒行逆施,傅志寰决不认同,并坚持推动铁路市场化改革不动摇。2011年,傅志寰受国家重托,主持“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研究”,提出了改革铁路管理体制、实行政企分开、组建铁路总公司的重大建议,正式纳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付诸实施。这一重大改革的实施,解决了铁路政企不分的问题,在推进铁路市场化经营方面迈出重大步伐。

刘志军当政期间,为了宣传自己的“政绩”、捞取政治资本,进行了许多有违基本事实的宣传。一些事实被篡改,一些真理被曲解。失实和错误的宣传误导了公众,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有些人甚至把刘志军吹捧为“高铁之父”“历史功臣”。对此,傅志寰坚信:历史是不容篡改的,人民是不容欺骗的,割断历史、蒙骗世人的行径可以得逞一时,但却不能得逞永久。作为知情人,必须还历史本来面目于世人,还客观公正于人民。傅志寰以对国家和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客观准确地介绍事实真相,力求恢复历史本来面目,使社会公众免受欺骗。但是,刘志军所作的误导性宣传实在是太广、太深了,肃清流毒绝非易事。好在中央巡视组及时发现了刘志军流毒的极坏影响,发现了其对党和国家形象的严重损害,明确要求在铁路干部职工中彻底肃清刘志军流毒,为从根本上纠正被歪曲的历史事实提供了重要保障。

不懈探求规律,科学理性推动铁路发展

傅志寰是特别讲求科学精神的人。他从来不讲过头话,不讲缺乏足够依据的话。他认为,重大决策必须基于准确的事实、可靠的数据,并经过科学论证后,才能作出,切不可臆测和盲从。只有这样,才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历史的检验。傅志寰写作这本自传,用了八年多的时间,可以想象耗费多少精力,融入多少心血。在这期间,他做了大量查证、核实、求证工作,其精细、审慎、求真的态度,远不是字斟句酌所能形容的。我们阅读这本书,透过字里行间,能够处处感受到作者秉承的严谨求证、科学求实的精神,感受到作者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对人民负责的高尚情怀。

在这部智慧和心血之作中,傅志寰对高速铁路建设、铁路改革、铁路机车车辆工业等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多方位、深层次的研究和思考,特别是对刘志军的错误做法给铁路和国家造成的损害和影响进行了深刻剖析,指出了不科学、不理性的做法及弊端,对未来如何实现更好更科学更可持续发展提出了非常中肯而又富有重要价值的建议。阅读学习这部著作,对于科学理性地走好中国铁路未来发展之路,更好担当推动中国梦伟大目标实现的历史重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意义。

对于发展高速铁路,傅志寰认为,既要态度积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又要从实际出发,科学理性地进行决策。因为建设高铁投资巨大,倘若决策失当,将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他主张,决策高铁项目是否启动、按照什么样的标准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基于市场需求来判断。有什么样的市场需求,就应该建设什么样标准的铁路,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如果速度标准、投资标准定得过高,超过旅客承受能力和客流支撑能力,既会造成建设投资的浪费,也会造成运营持续亏损和难以为继。建设高铁,必须充分考虑建设的合理性和运营的可持续性,切不可不计成本地一味追求高标准、高速度,只有这样才能经得起市场的评判、历史的评判。

傅志寰始终认为,铁路是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大众化交通工具,铁路履行公益性、惠民性责任到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变,铁路大力发展高铁的同时,对深受低收入群体青睐的普速铁路不能忽视。有鉴于此,对大量关闭小站、减少“绿皮车”的做法,他明确表示反对。在他担任部长期间,为了开好“绿皮车”,让低收入旅客受益,在全国铁路大力度实施了改变客运脏乱差面貌、提升服务质量的“百点计划”。傅志寰经常乘坐绿皮车,亲身体验服务环境,与旅客交流,了解第一手情况,抓住倾向性问题,指导推动“百点计划”深入实施。通过持续大规模的整治和提升活动,整体改善了铁路客运服务状况,脏乱差的“绿皮车”焕然一新,使广大旅客特别是低收入群体旅客切实感受到了铁路的关爱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情系铁路职工、铁路事业,殚精竭虑无私奉献

对中国铁路的兴衰荣辱,对铁路职工的喜怒哀乐,傅志寰有着极为深厚、忠贞不移的情结,他一直在倾情倾力关心铁路、守护铁路。

在铁路系统任职时期,他把全部精力投放到了领导和推动铁路事业发展上;离开铁路系统后,到全国人大财经委、欧美同学会、中国节能协会工作的过程中,履行中国工程院院士职责的过程中,他也密切关注铁路发展情况,潜心研究与铁路发展相关的政策和建议,积极为铁路发展献策助力。当看到高铁建设快速发展,客运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后,他由衷地为铁路发展取得的成绩感到无比兴奋;当得知铁路发生严重行车事故后,他也深深地为之感到痛心和忧虑。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铁路发展得更加科学健康,更加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一致,更加符合人民的期望与要求。他总是希望能够为铁路科学发展多尽一份心,多献一份力。实际上,他始终都在全心全意这样做,一直在尽心竭力为铁路发展护航。离开铁道部部长岗位后的十几年来,傅志寰围绕如何解决铁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何为铁路发展争取有利环境和条件、如何推动铁路可持续健康发展,不停顿地进行了大量思考和研究,提出了多方面的建议和意见。有些建议被采纳后,对推动铁路改革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近两年,傅志寰应邀参与了“中国标准动车组”的研制工作,为“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的诞生做出了重要贡献。

傅志寰始终坚持工作至上。在他的人生辞典里,从来就没有“休息”和“享受”的名词。他心里想的是工作,经常做的是工作,最大的快乐是工作,最好的享受也是工作。他从主要岗位上退下来后,一直不停地在工作,一日复一日,从来不倦不悔。现在他已经是年近80岁的老人了,仍然每天工作6个小時以上,真正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实在令人钦佩感叹。

信守崇高,像莲花一样始终保持廉洁高尚

熟悉傅志寰的人都知道,在坚持廉政方面,傅志寰对自己的要求相当苛刻,对他人的要求也不近人情。平时工作生活中,他特别注重节俭,不搞特殊。他反复叮嘱办公部门的同志:安排各种活动,为领导服务,绝不能搞特殊化,绝不能铺张浪费。为了厉行节约,他主动放弃了可以享有的履职待遇。他去外地检查工作,从来不加挂公务车,更不乘坐专列,而且多数时候都与随行人员在同一个软卧内或硬座车上乘车。到了目的地,只要有铁路招待所,不管条件多么差,也不肯多花钱住路外的宾馆。他始终身体力行绿色生活方式,平时坚持步行上下班;出差时,只要能坐火车,就不乘飞机。下基层检查工作,他一向坚持轻车简从,尽量劝阻基层同志不搞迎送。有时,基层同志坚持送站,当他看到基层同志站立等候列车开动时,都感到不安和歉疚。

傅志寰认为,领导的权力是用来秉公履职的,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不能私用滥用。他始终坚持严以治家,要求子女靠自己的本事吃饭,从不利用职权和影响为子女谋取特殊利益。在担任哈尔滨铁路局局长时,父亲不远千里坐火车从老家来看他,他不用公车,而是骑自行车把老人接到招待所,和自己挤住在一个房间内。当亲戚朋友找他办事时,只要是有违廉洁纪律,他都婉言拒绝。在前些年腐败问题比较严重时期,傅志寰以一身正气、廉洁高尚的形象树立了高级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杰出典范。

通读这本《我的情结》之后,领悟很多,感动也很多。这本书是傅志寰浓浓的家国情怀的真实写照,也是傅志寰高尚人格的真实写照,通篇闪烁着真理的光芒、智慧的光芒、人格的光芒,确实是一本非常难得的心血之作、深情之作、精神之作,是傅志寰老部长奉献给全路干部职工的一份宝贵精神财富。

猜你喜欢
机车车辆铁路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齿轮”转动中国高铁——记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王文虎及其团队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高速铁路机车车辆关键技术解析
无人机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思考
GSM-R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