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培生境对三叶青生长及微量元素和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2018-01-05 08:03汪舍平徐建春张亮亮徐勇敢黄广远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毛竹林块根生境

汪舍平,徐建春,张亮亮,徐勇敢,黄广远

(1.常山县林业局,浙江 常山 324200; 2.开化县林业局,浙江 开化 324300)

不同栽培生境对三叶青生长及微量元素和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汪舍平1,徐建春2,张亮亮1,徐勇敢1,黄广远1

(1.常山县林业局,浙江 常山 324200; 2.开化县林业局,浙江 开化 324300)

对3种不同栽培生境条件下三叶青的农艺性状、微量元素及总黄酮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阔叶林-三叶青原生境相比,毛竹林下和垄式栽培的三叶青叶柄长度增加了0.7~0.9 cm,块根纵径增加269.2%和192.3%,单个块根重量分别增加了73.3%和60.0%,差异达显著水平。三叶青总黄酮含量介于7.36~8.26 g·kg-1,铁、锰、锌、铜含量分别介于323.1~346.6,36.3~38.1,23.0~25.1,3.8~4.1 mg·kg-1,不同生境间无显著差异。综上,人工栽培条件下加速了三叶青的生长,且总黄酮及微量元素含量与野生生境无显著差异。

三叶青; 农艺性状; 总黄酮; 微量元素; 栽培生境

三叶崖爬藤(TetrastigmahemsleyanumDiels et Gilg)为葡萄科崖爬藤属植物,又名蛇附子、石抱子、金线吊葫芦,是我国特有珍稀中药植物,药名为三叶青,分布于我国浙江、湖南、江西、福建、广西、重庆、湖北、四川、广东、贵州等地,生于山坡灌丛、山谷、溪边林下岩石缝中[1-2]。三叶青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小儿高热惊厥、腹痛、肺炎、哮喘、肝炎、肿瘤等症,且疗效显著[3-4]。目前野生三叶青资源正面临枯竭,人工栽培技术已渐成熟[5-6],研究人员已对不同产地、不同光照条件下三叶青的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报道[7-10]。本文研究了常山县不同栽培生境下三叶青的农艺性状、微量元素和总黄酮含量的差异,以期为种植驯化研究、生态高效栽培提供基础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浙江省常山县芳村镇前姜村(118°39′59″E,29°7′32″N),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降雨充沛,年平均气温17.4 ℃,年降雨量1 725 mm,年日照时数1 975 h,年平均有效积温5 514 ℃,年无霜期238 d。西南坡,坡度17°,下坡。海拔440~450 m。

1.2 处理设计

2016年4月采集实验区域内野生三叶青,将上部茎条剪成10 cm左右的插条,分别扦插于毛竹林、垄式栽培床及阔叶林-三叶青野生生境等3个不同样地中,每个样地扦插200株。苗木来源为浙江省林科院筛选并驯化的浙江三叶青种苗。基质配置为山地表层土60%+有机肥料10%+泥炭30%+磷钾肥25 kg;严禁使用激素、农药及污染材料。

毛竹林密度为2 600株·hm-2,平均高10.0 m,平均胸径10.0 cm,枝下高6.0 m,郁闭度0.8。阔叶林-三叶青野生生境的乔木树种有木荷、枫香、青冈,密度2 250株·hm-2,平均树高6.5 m,胸径8.0 cm,郁闭度0.7;草本植物有芒萁、芒草,盖度30%。垄式栽培苗床宽1.2 m,扦插密度为0.2 m×0.3 m,苗床上部搭建遮荫率为30%的黑色荫棚。土壤均为发育于砂岩的红壤土类。

1.3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2017年5月,分别在3种生境中随机选取10个单株,每个单株随机选取三出复叶5簇,每簇顶端叶片1张,侧端叶片2张,共15张,测量叶长、叶宽及叶柄长度,计算叶长宽比(叶长/叶宽)。将块根表面的泥土洗净,表面晾干,用游标卡尺测量块根纵径与横径;用天平称量块根和叶片鲜质量。

称重后的块根装入信封中置于烘箱内,105 ℃杀青30 min,70 ℃烘48 h至恒量,样品粉碎过0.5 mm筛,用于总黄酮[7]和铁、锰、锌、铜含量[11]的测定。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SPSS公司,20.0)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和正态检验,然后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三叶青农艺性状的影响

由表1可知,不同人工栽培生境改变了三叶青的农艺性状。与阔叶林-三叶青野生生境相比,垄式栽培和毛竹林下栽培的三叶青叶柄长度增长了0.7~0.9 cm,达显著性水平,叶片长、宽、单叶重均有所增长,其中毛竹林下栽培的三叶青叶长、叶宽及单叶重均显著高于野生生境,而垄式栽培三叶青叶片的长宽比显著高于野生生境。垄式栽培和毛竹林下栽培显著提高了三叶青块根的纵径长度和块根的单重,纵径长度增加192.3%和269.2%,块根单重分别增加了60.0%和73.3%。

2.2 对三叶青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由图1可知,3种不同栽培生境三叶青总黄酮含量介于7.36~8.26 g·kg-1,与阔叶林-三叶青野生生境相比,垄式栽培和毛竹林下栽培的三叶青总黄酮含量下降了7.7%~10.7%,但其间差异并不显著。吉庆勇等[7]研究也表明,人工种植并没有降低三叶青块根中的总黄酮含量。

表1 不同栽培生境三叶青农艺性状的差异

注:同列无相同小写字母表示处理间差异显著。表2同。

不同处理间没有相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图1 不同栽培生境三叶青总黄酮含量的差异

2.3 对三叶青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3种不同栽培生境三叶青块根中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间无显著差异(P>0.05),铁、锰、锌、铜含量分别为323.1~346.6,36.3~38.1,23.0~25.1,3.8~4.1 mg·kg-1,与阔叶林-三叶青野生生境相比,垄式栽培和毛竹林下栽培三叶青微量元素含量略有增加,分别增加5.6%~7.3%、4.6%~5.1%、5.3%~9.2%和5.3%~7.9%。

表2 不同栽培生境三叶青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异

3 小结

三叶青作为一种珍稀的中药,其开发利用尚处起步阶段。本研究结果表明,毛竹林下栽培和垄式栽培改变了三叶青的农艺性状,叶柄长度增加了0.7~0.9 cm,块根纵径增加269.2%和192.3%,块根单量分别增加了73.3%和60.0%,差异达显著水平。3种栽培生境条件下三叶青总黄酮含量为7.36~8.26 g·kg-1,铁、锰、锌、铜含量分别为323.1~346.6、36.3~38.1、23.0~25.1为3.8~4.1 mg·kg-1,不同生境之间无显著差异。因此,人工种植加速了三叶青的生长,且微量元素及总黄酮含量与野生没有显著差异,可大面积推广种植。

[1] 刘东,杨峻山.中国特有植物三叶青化学成分的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1999,24(10):611-613.

[2] 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M]. 杭州: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 黄真,毛庆秋,魏佳平. 三叶青提取物抗炎、镇痛及解热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新药杂志,2005,14(7):861-864.

[4] 霍昕,杨遒嘉,刘文炜,等. 三叶青块根乙醚提取物成分研究[J]. 药物分析杂志,2008,28(10):1651-1653.

[5] 李东青. 浙江三叶青竹林林下栽培浅析[J].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16(4):59-60.

[6] 陆春莲,俞晓敏,徐力恒,等. 富阳三叶青大田仿生态丰产优质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7(4):81-82

[7] 吉庆勇,华金渭,程文亮,等.人工种植和野生三叶青中总黄酮含量的比较[J].浙江农业科学,2012(1):37-38.

[8] 朱波,华金渭,程文亮,等.不同种源三叶青农艺性状比较[J]. 浙江农业学报,2015,27 (10):1752-1756.

[9] 付晓芳,钟幼雄,刘顺春,等. 不同光照强度对林下栽培三叶青块根产量及总黄酮含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9):117-118

[10] 黎颖菁,付金娥,韦树根,等. 广西不同产地三叶青中总黄酮含量分析[J]. 农业研究与应用,2016 (6):29-33.

[11] 付金娥,韦树根,谷筱玉,等. 三叶青药材中微量元素的分析[J]. 光谱实验室,2012,29 (6):3395-3398.

2017-10-17

浙江省林业厅项目(浙林计[2015]73号文件)

汪舍平(1969—),工程师,本科,从事林业技术推广工作,E-mail:846509714@qq.com。

文献著录格式:汪舍平,徐建春,张亮亮,等. 不同栽培生境对三叶青生长及微量元素和总黄酮含量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7,58(12):2177-2178,2183.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1229

S567

A

0528-9017(2017)12-2177-02

张瑞麟)

猜你喜欢
毛竹林块根生境
甘薯发根分枝期适宜土壤水分促进块根糖供应和块根形成的研究
尝试打破块根旱金莲休眠
自然封育条件下毛竹林内凋落物及土壤持水能力变化研究
大丽花种球块根的越冬贮藏
不同影响因素对鄱阳湖流域生境质量变化特征分析
基于MSPA-InVEST模型的北京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生境网络优化
枣树适应干旱生境研究进展
金果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回归及通径分析
封育年限对毛竹林凋落物和土壤持水效能的影响
毛竹林下固氮植物资源及其经济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