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嘉麦6号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2018-01-05 07:30郎淑平马燕欣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矮秆嘉兴市赤霉病

郎淑平,马燕欣

(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嘉兴 314016)

小麦嘉麦6号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郎淑平,马燕欣

(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嘉兴 314016)

嘉麦6号是由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合作选育的矮秆、高产小麦新品种,2017年3月通过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嘉麦6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小麦; 嘉麦6号; 选育经过;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小麦是浙江省重要的冬种粮食作物。20世纪90年代之前,浙江省小麦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受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种植效益低的影响,目前小麦种植面积大幅下降并难以快速回升。浙江省大多推行晚稻后茬免耕种麦的种植制度,小麦生产面临播种迟,为保全苗不得不增加播种量,后期遭遇阵风大雨易倒伏,从而造成总体产量较低等问题。小麦赤霉病是长江中下游麦区主要病害,它不仅严重影响小麦产量,而且大大降低籽粒品质和利用价值,感染病害的麦粒还含有毒素,严重危害人畜健康。杭嘉湖平原小麦抽穗扬花期的高温、多雨天气使得近年来赤霉病呈重度发生,大大降低小麦产量和品质。因而选育矮秆、抗倒伏,赤霉病抗性较好的具有高产潜力的小麦新品种已成为育种和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2]。

嘉麦6号(原名嘉0604)是由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合作选育的矮秆、高产小麦新品种,2017年3月通过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麦2017001)。现将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选育经过

2006年4月在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基地以嘉77-3为母本,嘉78-6为父本进行杂交,田间组合编号嘉0604,同年6月云南加代,11月秋播F1种子。F2~F3世代采用挑选田间抗赤霉病、农艺性状优良的单穗混选,F4代开始单株选择。2011年收F6株系种子进入2011—2012年度早熟、高产小麦新品系筛选试验,表现矮秆抗倒、产量居首。2012—2013年度进入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小麦新品系鉴定试验,表现较好。推荐进入2013—2014年度浙江省小麦区域试验,2014—2015年度续试,2015—2016年参加浙江省小麦生产试验。2017年3月通过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麦2017001),定名为嘉麦6号。母本嘉77-3系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育种材料,田间表现幼苗叶色深绿,叶片挺举,矮秆,大穗大粒,籽粒红皮,熟相好,中抗赤霉病,1992—1996年间在嘉兴的海宁、桐乡种植面积共4 647 hm2。父本嘉78-6系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育种材料,籽粒白皮、饱满,产量较高,中感赤霉病。系谱选育如图1。

图1 嘉麦6号的选育系谱

2 产量表现

嘉麦6号参加2011—2012年度平湖市三丰果蔬专业合作社早熟、高产小麦新品种筛选试验,株高80.8 cm,穗长7.7 cm,千粒重36.8 g,有效穗600万·hm-2,产量6 200 kg·hm-2,抗倒伏。参加2012—2013年度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小麦新品系鉴定试验,株高78.4 cm,穗长8.1 cm,千粒重41.0 g,有效穗492万·hm-2,产量5 212 kg·hm-2,比对照扬麦158增产5.6%。2014年浙江省小麦区域试验产量5 402 kg·hm-2,比对照扬麦158增产7.5%,未达显著水平。2015年续试产量5 252 kg·hm-2,比对照扬麦158增产13.1%,达极显著水平,2年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 326 kg·hm-2,比对照增产10.2%。2016年浙江省小麦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392 kg·hm-2,比对照扬麦158增产1.1%。

3 特征特性

嘉麦6号田间生长较整齐,株高适中,叶片宽长,叶色深绿。穗形中等,圆锥形,壳白色,籽粒琥珀色、卵圆形,长芒。2年省区域试验平均全生育期180.1 d,比对照长0.3 d;平均株高 79.9 cm,有效穗408万·hm-2,成穗率53.4%,穗长7.7 cm,每穗实粒数37.3粒,千粒重40.3 g。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2014—2015年抗性鉴定,2年赤霉病反应分别为3.1和2.1级,表现为中感和中抗赤霉病。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2014—2015年品质分析测定,2年平均容重794 g·L-1,粗蛋白干基含量13.2%,湿面筋含量27.2%。

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对嘉麦6号的审定意见为:嘉麦6号属春性小麦,生育期适中,株型较紧凑,茎秆坚韧,抗倒性较强。分蘖力强,籽粒饱满,丰产性较好。中感赤霉病。适宜在浙江省种植。

4 栽培要点

4.1 适期播种,力保基本苗

浙江适宜播种期在11月中下旬,基本苗在270万~360万·hm-2为宜。因后期灌浆、成熟速度稍慢于扬麦158,尽量早播。缺肥田,迟播田块用种量相应增加。

4.2 合理施肥、协调群体生长

播种前施三元复合肥375~450 kg·hm-2作底肥,苗期2叶1心期追施尿素225 kg·hm-2作苗肥,5叶1心期施尿素150~225 kg·hm-2作穗肥。

4.3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沟排水

由于嘉麦6号中感白粉病,苗期和多雨季节应及时清沟,做好排水工作,降低麦田湿度,减轻白粉病的发生。

4.4 防治病、虫、草害

适时搞好病、虫、草害的化学药剂防治工作。控制杂草滋生危害,根据病虫测报及时做好白粉病及蚜虫等的防治,加强赤霉病的防治。

[1] 蔡金华,杨阳,单延博,等.35份小麦种质资源品质性质的主成分聚类分析[J].浙江农业科学,2017,58(5):758-760.

[2] 李斌,黄福旦,王国荣.5种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效果[J].浙江农业科学,2017,58(3):442-443.

2017-10-10

嘉兴市科技计划(2010AZ1005)

郎淑平(1979—),男,重庆万州人,高级农艺师,从事大、小麦遗传育种工作,E-mail: littlelsp@163.com。

文献著录格式:郎淑平,马燕欣. 小麦嘉麦6号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J].浙江农业科学,2017,58(12):2162-2163.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1225

S513

B

0528-9017(2017)12-2162-02

张才德)

猜你喜欢
矮秆嘉兴市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农药专利资源评析
黍子矮秆突变体‘87’表型及对赤霉素敏感性分析
小麦赤霉病研究进展
小麦矮秆突变体je0098的遗传分析与其矮秆基因定位
嘉兴市第一医院
芮城县:科学预防小麦赤霉病
47份外引小麦种质中矮秆基因的检测及其降秆效应分析
嘉兴市第一医院
嘉兴市第一医院
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剂应用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