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2018-01-05 08:43
科学中国人 2017年25期
关键词:掘进机内核

动态

院士遵义工作中心成立

8月7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遵义工作中心(遵义高等研究院)成立大会在遵义启动,欧阳自远、孙九林、曹福亮等10个院士专家团队,出席了成立大会并就相关研究领域发表演讲,共话遵义发展创新。

遵义工作中心将结合遵义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实际问题,结合院士专家团队的研究专长,把可合作、可研发、可转化的产业化项目作为优先研究方向,通过一对一对接合作,初步达成一批合作课题和项目。院士遵义工作中心由孙九林领衔的自然资源信息工程工作室,欧阳自远领衔的环境地球化学工作室,陈润生领衔的健康医疗大数据工作室,林宗利领衔的工业互联网工作室,郝跃领衔的先进制造工作室,吕跃广领衔的光电研究工作室,李立浧领衔的智慧能源工作室,曹福亮领衔的现代林业与生态环境研究工作室,温俊峰领衔的科技资源及投融资管理与咨询工作室,边迪斐领衔的先进半导体技术工作室,10个专家团队和相关科研项目组成。

我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人数近30万

8月5日,从2017年全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会议上获悉,我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人数近30万,完成器官捐献案例已累计超1.2万例。2017年前7个月,我国完成捐献2866例,同比增长33%,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经过近10年的探索与改革,我国已走出了一条既体现国际惯例,又符合中国具体国情的器官捐献和移植道路,形成了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的“中国模式”。2007年,国务院颁布的《人体器官移植条例》,明确规定了器官捐献的来源和公民捐献器官的权利,对相关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做出了资质规定。2013年,国家卫计委出台了《人体捐献器官获取与分配管理规定(试行)》,确保器官获取与捐献的透明、公正、可溯源性。截至2017年,我国具有器官移植资质的医院已达173所。未来中国将加强在医疗专家、技术培训等多领域的国际合作,为全球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贡献“中国力量”。

中科大研究发现地球内核边界局部存在“糊状层”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震与地球内部物理实验室,利用地震观测资料首次发现了存在于地球内核边界局部区域的“糊状层”。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日前在线发表了该研究成果。

自上世纪80年代起,科学家就预言地球内核边界附近可能包含3个区域,分别为以纯液态形式存在的地球外核,以纯固态形式存在的地球内核和以固液态共存形式存在的中间区域糊状层。糊状层的存在对理解地球内核的凝固过程具有揭示性意义,但科学界一直没有任何观测证据。地震与地球内部物理实验室相关研究组通过分析日本高感度地震台网Hi-net记录到的从地球内核边界反射的地震波的走时和波形,发现在鄂霍次克海西南部下方的地球内核边界存在一个厚度约为4~8公里的糊状层,该研究结果为内核边界糊状层的存在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国际团队证实夸克胶子等离子体“整体极化”理论

近日,我国科学家首次提出的夸克胶子等离子体“整体极化”理论,被美国布鲁克海文实验室重离子碰撞实验证实。该实验室RHIC-STAR国际合作组织发言人许长补教授认为,超流体中相对论量子“整体极化”的提出和被证实是近年来世界高能核物理领域里的最重要突破。该实验结果已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8月3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两个金核在“擦肩而过”式的碰撞(即非正面心对心碰撞)中会导致一系列效应,“整体极化”便是表现之一。就像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一样,碰撞产生的“电浆”状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在每秒实现1021自身转速的同时,表现出一定的方向性,这种方向性类似于地球绕日公转时表现出的倾角。2004年,山东大学梁作堂教授和王新年教授在《物理评论快报》首次提出该理论,从而使世界高能核物理界少有地以中国科学家提出的“Global polarization”(整体极化)作为专用名词来命名该现象。

人体器官捐献

我国将加快推动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建设

8月2日,第四届(2017)科学数据大会在云南昆明举行。此次会议由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CODATA)中国全国委员会、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中科院办公厅共同主办,中科院昆明植物所、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共同承办。来自科技部、中科院、国防科大等机构的专家学者数百人参会。

会上,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围绕国际发展战略和科技创新需求,紧密衔接重大科技创新活动,形成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布局。为此,科技部未来将逐步推动以下4项工作:推动制定科学数据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快推动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的建设,力争将来形成一批有世界影响力的、高水平的国家科学数据中心;推动科学数据汇交工作;通过良好的政策引导、体制机制的改革,加快数据开放共享的工作进程。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成功释放立方星

8月1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成功在轨释放一颗立方星,随即被地面成功捕获。此次试验是我国首次通过飞船系统采用在轨储存的方式释放立方星,该试验完成了非火工品装置的分离解锁技术、部署发射器与立方星间接口匹配技术以及部署发射器制造的材料和工艺保证技术验证,为后续我国空间站开展微纳卫星部署发射及在轨服务奠定了技术基础。

硬岩掘进机“彩云号”在昆明下线

此次在轨释放的立方星为标准3U结构,安装在立方星在轨部署发射器内,于今年4月20日随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升空,已在轨储存104天,该星的主要任务是开展相关航天新技术试验验证。

我国自主研制的硬岩掘进机“彩云号”在昆明下线

8月1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国内最大直径硬岩掘进机(TBM)“彩云号”在昆明中铁电建总装车间下线。

“彩云号”硬岩掘进机刀盘开挖直径达9.03米,是目前我国自主研制的国内最大直径硬岩掘进机,此项研究填补了国内9米以上大直径硬岩掘进机的空白。“彩云号”在强化辅助工法方面进行了诸多创新,以应对围岩变形、断层破碎带和岩爆、突水突泥、高地热等掘进中可能遇到的风险。计划应用于云南大理至瑞丽铁路高黎贡山隧道。高黎贡山隧道全长约34.538公里,是大瑞铁路的重点控制性工程。该隧道最大埋深达1155米,平均埋深800米,进口段穿越18种岩性、12条断层,出口穿越8种岩性、7条断层,地质条件复杂多变,普通钻爆法难以施工,采用大直径敞开式隧道硬岩掘进机进行施工作业尚属首次。

《细胞》同期发表4篇中国论文

近日,最新一期的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杂志同时在线发表了4篇以中国科研机构为第一单位和通讯单位的研究论文。这4篇论文分别来自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徐华强团队,浙江大学免疫所曹雪涛院士团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房静远、陈萦晅、洪洁、陈豪燕与美国密歇根大学邹伟平合作团队,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王艳丽、章新政合作团队。其中来自徐华强团队的论文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

《自然》《科学》和《细胞》作为目前国际上最顶尖的学术期刊,每期发表文章数量很少,发表文章基本也代表了相关领域的顶尖研究成果。《细胞》杂志同时发表4篇中国科研机构为主要完成单位论文的情形非常少见。这也是继2017年3月《科学》杂志同时发表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和华大基因分别完成的4篇论文之后,国际顶级期刊再次同时发表4篇中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掘进机内核
中国铁建:我国自主研制的掘进机首次挺进海外矿业领域
人民情怀:柳青为文为人的内核(评论)
掘进机用截止阀开度对管路流动性能的影响
活化非遗文化 承启设计内核
巷道悬臂式掘进机控制平台研究
世界首台全断面硬岩竖井掘进机成功运用 首次实现井下无人掘进
微软发布新Edge浏览器预览版下载换装Chrome内核
具备DV解码功能的DVD编码器——数字视频刻录应用的理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