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珍颖 胡丽娟
[摘要] 目的 中医护理干预对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状态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择该院于2017年1月—2018年4月间收治的98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为研究组患者提供中医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院内护理服务,评价两组患者抑郁评分及满意率。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抑郁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41,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t=15.054,P<0.05)。研究组患者非常满意率38例(77.55%),高于对照组22例(44.90%)(χ2=22.452,P<0.05),研究组患者不满意率3例(6.12%),低于对照组15例(30.61%)(χ2=20.00,P<0.05)。 结论 护士为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中医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状态,提高患者满意率。
[关键词] 2型糖尿病;中医护理;抑郁状态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9(b)-0108-02
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一种,多发群体包括中老年人、肥胖人群、家族遗传史等,发病后主要表现以三多一少症状常见,包括多饮、多食、多尿,患者表现以食欲提高但体重下降[1]。与I型糖尿病患者不同的是,2型糖尿病患者机体产生胰岛素能力未完全丧失,部分患者甚至出现胰岛素分泌过多表现,但胰岛素作用效果相对较差,处于胰岛素缺乏状态,可通过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2]。临床检查手段包括查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值;该疾病属终身疾病,发病后患者需接受长年治疗,但传统护理过程中多重视用药护理,而忽略对患者心理、情绪状态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预后效果。文章选择该院于2017年1月—2018年4月间收治的9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析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9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9例,研究组:男性32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在40~78岁,平均为(59.6±5.8)岁,病程时间在2~5年,平均为(3.5±0.4)年。对照组:男性33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在39~77岁,平均为(60.5±5.7)岁,病程时间在2~5年,平均为(3.8±0.3)年。两组患者疾病一般资料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随机血糖≥11.1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空腹血糖FPG≥7.0 mmol/L[3]。研究取得患者本人同意。
排除标准:需排除合并严重糖尿病并发症患者;排除肝肾功能异常患者;排除精神异常患者。
1.2 方法
研究组:①情志干预。释疑:入院后护士与患者保持交流,询问患者内心想法,每日抽出一定时间与患者进行沟通,实时掌握患者情绪变化,针对患者对疾病、治疗、其他干预措施存在的疑问进行解答,纠正患者错误思想,积极消除患者疑虑心理,缓解压力;护士及时告知患者治疗进展,提高患者对自身病情掌握度。②疏导。护士帮助患者共同分析存在的不良情绪,提前告知患者可能产生的后果,采用适宜沟通方式与患者进行交流,指出疾病危害性,不断提高患者对治疗措施重视程度,鼓励其他同类型疾病患者现身说法,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4]。③移情。护士每日监测患者血糖值,了解血糖控制情况,对于血糖控制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带领患者进行户外活动,鼓励家属与患者进行文娱活动,如下棋、看电视等,嘱咐家属积极陪伴患者,缓解其孤独感,调节不适情绪。④胜情。评估患者情志现状,根据患者目前情志选择另一种情志进行克制,坚持中医情志护理原则,即悲胜怒,怒胜思,恐胜喜,喜胜悲,思胜恐,积极转移患者注意力,改善不良情绪[5]。
对照组:为患者提供生活指导、用药监督、运动指导、血糖监测等。
1.3 观察指标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SDS评分标准:标准分为53分,轻度:53~62分;中度:63~72分;重度:>72分[6]。采用自制满意率调查问卷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评价,观察项目包括服务态度、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x±s)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抑郁评分的评估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评估两组满意率评价
研究组患者非常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2型糖尿病发病后患者需长期坚持服用降糖药,治疗过程较长,且合并相关并发症出现风险较大,长期治疗费用对患者家庭造成较大风险负担,导致患者产生较大生理、心理压力,不利于疾病预后,影响患者情绪状态。而抑郁状态是慢性病患者常见的情绪,抑郁表现为不愿与人沟通、喜独处、患者多存在悲观主义思想;不良情绪状态长期存在可能对患者遵医行为、治疗效果均产生消极影响。
文章结果表明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非常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发现,护士为研究组患者提供中医护理干预,护士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理念,重视人的精神因素对疾病的影响,遵循中医情志护理理念,重视观察患者七情变化,入院时积极了解患者情志状态,根据七情病因学说透视患者心意情况,了解患者产生抑郁状态的原因,帮助患者共同分析。护士站在患者角度向其表达关怀与同情,增加护患沟通次数,取得患者信任,联合家属共同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遵循因人施护原则,分析患者现实思维活动,掌握其情绪变化,通过情绪疏导、移情、胜情等干预方法,不断改善患者抑郁情绪[7]。
综上所述,护士为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中医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状态,提高患者满意率。
[参考文献]
[1] 朱兰英,温俊茂,苏广,等.中医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干预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7):929-931.
[2] 张春兰,刘金云.中医护理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失眠的效果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4):125-126.
[3] 于飞翔.以中医视角开展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0):108-109.
[4] 杨琦,张贺,杜宗花,等.34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综合优质护理干预的工作体会[J].中国医药科学,2017,7(11):137-139.
[5] 董薏.中医“三因制宜”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2):46-52.
[6] 黄辉斌.综合中医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5,31(4):132-133.
[7] 马二招.中医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