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丝
附近有所小学,每天都有家长接孩子,常会听到一些孩子的妙言妙语。有家长问:《西游记》有多少人到西天取经?小孩答:两个,因为孙悟空和猪八戒都不是人!还有家长埋怨小孩连基本的地理知识都不懂,小孩立马回怼“上次你到郊外不也迷路了……”
这些孩子就像传说中的段子手。好的脱口秀,并不是靠事先策划好的剧本抖包袱酝酿笑点,纯粹用段子铺垫进行逗乐,而是根据即时情境,在极短时限内现场发挥。就像里根在西柏林演讲,现场一个气球破了,发出类似枪响的爆裂声,里根头也不抬地说:“没打中我!”调侃自己上任两月就被刺的经历,同时又化解了现场的尴尬气氛。这种未经事先彩排,亦无法导演结果的脱口秀,其突发的偶然性和戏剧性,才是最大的笑点。
真正“高大上”的脱口秀,脱离不了情境的配合。我读书时有一次考试,众人正埋头写卷,旁边工厂有人在叫“爸爸”,一个成绩不好、自忖无法及格的同学随口应了一声“哎”。结果整个考场的人都爆笑起来。强忍笑意的老师,当即将这个同学赶出了考场。不过我们都很感激他,原本紧张压抑的气氛,瞬时一扫而空。后来这个没能升级的同学,成了一个娱乐场演员。
有个卖艺的人,为了蒙混别人,总是头天晚上选好场地,在周围悄悄丢放几块用强酸腐蚀过的朽砖头。久了,套路被人侦悉,某日趁他离开,有人立即换上没加工过的硬砖。次日他举起砖头,想也不想就往头上猛砸,顿时被真家伙砸得头破血流。这人反应倒是极快,对着一干等看他笑话的人團团作揖:“今天遇到一块砖头王,终于让我知道自己的功夫还没有练到家,等改日练好了再来。”
还有一种脱口秀,是嘴巴的转速快过了脑袋,话语未加思索就冲口而出,也有着极强的娱乐效果。有一对急性子夫妻,某日宾客盈门,小孩从浴室洗澡出来,一丝不挂地直接跑进房间。丈夫见状,训斥儿子不知检点,一点礼仪也不懂。旁边的妻子想也不想就答道:“你还好意思说,你每天晚上不也这样?”众人先是一阵尴尬的沉默,随之满堂爆笑。又羞又恼的丈夫怒意渐盛,旁人又不好出言劝解,气氛变得十分怪异,来客只好告辞。门刚关上,就听到屋里爆发了激烈的战争。
存在主义哲学家加缪说,人生无意义。假如他也有过在我们这里生活的经历,就会看到俗世众生用实际行动证明,人生是多么的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