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路遥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内容简介
该书以中国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中期为背景,以陕北黄土高原双水村孙、田、金三家的命运为中心,全景式地反映了中国这10年间城乡社会生活的历史性大变迁。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的人物,成功地塑造了孫少安、孙少平、田福军这些为生活默默承受、顽强拼搏的不平凡人物形象。它是孙少平、孙少安的奋斗史以及与他们相爱的人的恋爱史,也是那段时期中国人的心灵史与精神史。
推荐者兰勇
标准的“70后”,对生活的艰辛有深切的体味。
推荐语
平凡的土地、平凡的人物、平凡的事件、平凡的道理,然而它们带给我的却是不平凡的震撼。路遥历经42年短暂生命的焚化、凝聚而成的它,于这平凡的世界中散发出不平凡的光芒!它教会你如何在这平凡的世界上,活成一个不平凡的人。
推荐故事
品味平淡日子中的万般滋味
一读《平凡的世界》,我就会想起那些缺衣少食的日子。为了吃,我们那时是不--择手段的。
印象最深的就是偷面。每至天晴,面房会把面一挂一挂地晾出来,所以叫挂面。白白净净、细细长长、密密麻麻,像蚊帐,像森林,隔着老远都能闻到浓浓的香味,因为阴雨太久,闻起来有点发酸,撩得馋虫在我们肚里翻江倒海。可惜,面房的位置选得绝,三面临河,无隙可击。要吃到面,就不得不涉水过河。河面很宽,翻着浪、打着漩儿,很急的样子。夏天,河水一片浑浊,不晓得有多深。
午后的蝉声格外响亮,小虫子也吱吱吱地凑热闹,在我们身上爬来爬去,咬得身上布满了红疙瘩。躲在芭茅草后面的我们,望着河对面的面,止不住流口水,急得抓耳挠腮、满头是汗。怎么办?冒险一试吧!选几个个子高的,脱了个精光,拄着竹竿,顺着浅滩一点一点地向前探。其余的人则心惊胆战地趴在后面的草丛里负责瞭望。水淹过小腿,心不惊;淹过了大腿、腰、肚子,微颤;淹过胸、脖子,我们的心也就跟着浮到嗓子眼儿。还好,水位不再上升了。但有时,有人不小心踩虚了脚,一下子没了顶,吓得草丛里一片压抑的惊呼。好在近旁的人,一把又将其拎出了水面。抹一把水,睁开眼,继续向前。若是这时有人出门来看,一定会吓一大跳的:一群一丝不挂的、黑不溜秋的小孩蹲在银白如纱的面里,像极了森林里偷食的黑叶猴。
面偷回来了,生吃的味道就不错,煮熟的口味更佳,加点盐,放点油,拌点葱,那简直非人间之物了:此味只应天上有,人世哪得几回闻?
奇怪孙少平那么穷,为什么他不偷呢?
精彩片段
在空旷的院坝的北头,走过来一个瘦高个的青年人。他胳膊窝里夹着一只碗,缩着脖子在泥地里蹒跚而行。小伙子脸色黄瘦,而且两颊有点塌陷,显得鼻子象(今写作“像”)希腊人一样又高又直。脸上看来才刚刚褪掉少年的稚气——显然由于营养不良,还没有焕发出他这种年龄所特有的那种青春光彩。
他撩开两条瘦长的腿,扑踏扑踏地踩着泥水走着。这也许就是那几个黑面馍的主人?看他那一身可怜的穿戴想必也只能吃这种伙食。瞧吧,他那身衣服尽管式样裁剪得勉强还算是学生装,但分明是自家织出的那种老土粗布,而且黑颜料染得很不均匀,给人一种肮肮脏脏的感觉。脚上的一双旧黄胶鞋已经没有了鞋带,凑合着系两根白线绳;一只鞋帮上甚至还缀补着—块蓝布补丁。裤子显然是前两年缝的,人长布缩,现在已经短窄得吊在了半腿把上;幸亏袜腰高,否则就要露肉了。
他径直向饭场走过来了。现在可以断定,他就是来拿这几个黑面馍的。跛女子在他未到馍筐之前,就早已经迫不及待地端着自己的饭碗一瘸一跛地离开了。
他独个儿来到馍筐前,先怔了一下,然后便弯腰拾了两个高粱面馍。筐里还剩两个,不知他为什么没有拿。
他直起身子来,眼睛不由地朝三只空荡荡的菜盆里瞥了一眼。他瞧见乙菜盆的底子上还有一点残汤剩水。房上的檐水滴答下来,盆底上的菜汤四处飞溅。他扭头瞧了瞧:雨雪迷蒙的大院坝里空无一人。他很快蹲下来,慌得如同偷窃一般,用勺子把盆底上混合着雨水的剩菜汤往自己的碗里舀。铁勺刮盆底的嘶啦声象(今写作“像”)炸弹的爆炸声一样令人惊心。血涌上了他黄瘦的脸。一滴很大的檐水落在盆底,溅了他一脸菜汤。他闭住眼,紧接着,就见两颗泪珠慢慢地从脸颊上滑落了下来——唉,我们姑且就认为这是他眼中溅进了辣子汤吧!
他站起来,用手抹了一把脸,端着半碗剩菜汤,来到西南拐角处的开水房前,在水房后墙上伸出来的管子上给菜汤里搀了一些开水,然后把高粱面馍掰碎泡进去,就蹲在房檐下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有删节)
练笔区
看完这本书后,你有什么自己的感悟和体会,请写下来与我们一同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