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产品质量检验管理现状及优化策略的思考

2018-01-04 11:19周波
中国科技纵横 2017年22期
关键词:质量检验

周波

摘 要:家用电器为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多便捷,然而在质量检测管理上一旦出现问题,很容易危及人们生命安全。本文对电器产品质量检验管理现状进行总结,并从构建检验机构管理和交流平台、加强检验队伍的整体素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安排合理的抽样检测等六方面,论述了电器产品质量检验管理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电器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管理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22-0253-02

如今,电器产品已风靡全球,电器产品的质量与行业发展息息相关,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这一点在我国也毫不例外。无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电器,还是从国外进口的品牌电器,在进入我国市场之前,必须经由我国专业的质量监督部门进行检验,以此来提升我国电器产品质量。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国在电器产品质量检验管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为人们生活留下了安全隐患。

1 我国电器产品质量检验管理现状

1.1 受政策导向影响严重

电器质量检验管理的进行受政策影响较为明显,截止到目前,我国在电器质量检测中的检验标准和规范与国际接轨程度不高,相比之下与很多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国家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科学技术,技术创新能力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体现。但在我国电器质量检验过程中,很多检验部门依然沿用传统技术,导致流入市场的电器产品很难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在此种环境下,电器质量检验行业必须承受来自政策变动所带来的风险。

1.2 检测市场秩序不规范

目前,很多电器生产企业和检测部门的质量检验意识仍停留在资料检查阶段,而且中国的电器质量检验部门因经济利益,被动接受身产单位委托,严重影响了质量检验的公正性和公开性。因此,电器质量检验市场仍存在很多缺陷,需要相关部门对检测市场进行合理规范[1]。

1.3 缺乏专业的检测人员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对电器产品质量检验管理产生了严重影响,这主要体现在缺乏专业的检验人员。当前,我国电器质量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普遍偏低,显示出相关部门对电器质量管理方面的不足,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因此,培养专业的检测人才,是开展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提高检验人员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另外,相关部门要做好人才储备工作,加大对检验人员的培训力度,为电器质量检测管理提供人才支持。

1.4 检验方式存在缺陷

在我国电器产品质量检验管理中,经常采用抽查的方式,但当前我国对抽查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并不完善。在监督工作进行时,很容易发现一些检验管理制度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却仍然在继续使用中,导致抽查制度的严重滞后,增加了电器产品质量风险,为整个电器行业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1.5 企业未制定战略发展规划

一般来说,电器产品不单单在国内销售,很多品牌都会出口国外,在出口时,产品质量应该是重点检验对象。一旦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无论抽样检测结果如何,都会使企业形象受到影响,严重时还会影响国家声誉,最终导致该电器产品在国际市场中消失。在现实出口中,这种现象确实存在,深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企业发展规划未能与国际一体化发展相一致,企业管理人员对电器产品质量不够重视,导致产品在设计上、材料选用等环节不能达到國际标准,最终使电器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危害使用者利益。

2 我国电器产品质量检验管理的优化策略

2.1 构建检验机构管理和交流平台

当前我国电器产品的检验机构较多,在加上检验部门的独立运作,造成了电器产品检验标准的混乱,严重影响了对电器质量的整体把控。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应将管理责任进行有效划分,标明权利范围,打造全面的沟通平台,形成检验机构的交流和管理机制,促进电器产品质量检验工作的有效开展。当检验工作需要其他部门配合时,管理人员应快速制定出相应方案,实现监督和检验合二为一。通过上述分工与合作,可以使检验管理和监督工作全面加强,也有利于提高企业对电器产品的质量认识,为融合国际市场提供基础[2]。

2.2 提高检验队伍的整体素质

检验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管理检验人员,人是检验工作中的第一要素,每个人都具有较高的能动性和创新性。好的管理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检验人员的思想素质以及职业道德,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对企业形象和企业信誉的养成起到很强的促进作用。因此,相关电器质量检验单位应定期组织人员和检验技术交流会,改善平时工作中不合乎规定的操作,还可以制定党委轮转制度和岗位对调,让工作人员深入到发展更好的企业中,去学习和交流检验工作经验,以此来提高检验人员的工作能力。另外,实施持证上岗制度,并提供一定的奖励措施,这样,可以促使工作人员主动投入到检验知识学习中,实现自我素质的有效提升,最终将检验队伍整体能力改进,为电器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2.3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有利于电器产品种类的丰富,也推进了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迅速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相关电器产品质量检验的法律法规明显滞后,严重影响了电器产品质量检验结果。不合格的电器产品流入市场,危害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相关检验部门应注重监督体系和制度的制定,保证在电器产品质量检验过程中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实现产品质量的有效控制。

2.4 开展合理的抽样调查

首先,选择业务能力强、素质较高的抽样人员,对电器产品进行全面科学的质量检测,保证产品质量合乎国家标准。其次,抽样人员要认真对待抽样表单,尤其是检验数据的填写,要求与实际检验数据相一致,在表单填写过程中,注意干净、整洁、按照统一格式进行填写。最后电器产品抽样检测数量保持合理性,根据电器产品生产的实际情况,确定检验标准数量,实际抽样检验数量要超过标准数值,这样,可以降低检验结果的无效性,确保电器产品质量达到相关要求[3]。

2.5 制定检验监管制度

想要保证电器产品质量检验管理效果,相关部门必须建立起有效的监督审查制度,使电器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提升,实现检验数据标准化发展。因此,在监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中,首先要制定出质量管理体系,将管理制度、监督机制、奖罚机制等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内容扩充,根据市场实际情况,让检验监管制度发挥到最大功效。另外,通过检验监管制度的制定,可以带动检验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进取心,以及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将质量作为唯一的工作目标,坚持质量第一原则,为电器产品生产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2.6 诚信档案的建立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开展不定期的电器产品质量抽查活动,并在原有基础上增加抽查次数,提升企业各部门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一旦在抽查过程中发现不合格的产品,应追查其根源,并进行严厉惩处,避免相同的情况再次出现。对一些正在努力提升产品质量的企业,应给予一定的整改时间。另外,相关检验部门可以建立企业诚信档案,将质量合格和不合格的电器产品分别记录,以便于后续对电器产品质量检验管理进行跟踪。其次,企业应开展电器产品实地服务,宣传电器使用时应注意哪些安全问题,便于为用户提供针对性的技术服务。

3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电器质量检验管理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包括检验人员专业素质低、检验市场秩序不规范等。因此,我国相关检验部门应综合市场发展形势,建立一套可靠的检验管理制度,为我国电器市场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未来,电器产品的类型还会不断增加,质量检验人员应认真履行职责,创新检验方式,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仝鹏,刘子先,许正权,李天博.产品保证维修策略研究综述与展望[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7,23(02):349-361.

[2]朱立龙,郭鹏菲,孙淑慧.三种混合分销渠道条件下供应链产品质量控制策略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7,25(03):111-120.

[3]董朝阳,陈莹莹,罗逢吉.未来主动配电网中的新型数据驱动应用:技术,展望与挑战[J].电力建设,2017,38(05):2-10.

猜你喜欢
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在新一代运载火箭总装总测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纺织品中的纤维质量检验分析
《公路养护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为养护工程保驾护航
上海种子质量检验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广东省兽药饲料质量检验所获两项先进集体称号
2015 年上半年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质量检验
探讨农药企业质量检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