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笑颜
[摘要]在自媒体时代,来自于自媒体平台的各种信息成为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中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社会敏感问题、重大历史问题、自身实际问题等为切入点将思想政治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思想政治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以问题为导向;思想政治教育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7.18.141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8-0225-02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深化改革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是解决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改革亦是如此。中央党校校长刘云山同志也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坚持与时俱进,树立问题导向,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教师应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1“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方法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必要性
自媒体时代是指以个人传播为主体,通过各种社交网络客户端、移动终端以及推送信息端,向不特定的社会大众或者特定的个人、群体传播各种信息的媒介时代。”在这样的一种媒介时代里,每个人都拥有麦克风,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新闻的源头,每个人都成为了新闻的传播者,每件发生在个别人身边的小事都有可能成为全社会热议的新闻焦点。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学生每天通过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获得的信息量,远远超过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中获取的知识量,使这些自媒体信息成为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由于自媒体平台信息发布源头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人们无法控制信息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学生在接收到负面信息或不实报道后,往往会出现困惑。这时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者及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疏导和引导,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正确看待铺天盖地的信息,“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方法的应用就显得尤为迫切。所谓“问题”,即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所谓“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就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将宏大的理论体系投射到细微的“问题”上,借助于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剖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加强学生对基础理论学习的深度,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真正将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方法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意义
2.1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标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程,不仅局限在某种专业技能或学术理论上,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课程学习,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旨在培养拥有正确判断是非善恶的道德人格。同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教师运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将理论渗透进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通过解答这些问题,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认同、理论认同和道路认同,进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的目标。
2.2有助于促进思政课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
完善的教材体系解决了教师上课教什么的问题,而只有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才能有效解决怎么教的问题。在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过程中,教师通常是通过衡量教学效果的好坏来评判教学成功与否。例如,课堂是否活跃、学生是否积极,甚至学生对授课教师的评价都成为了评判教学是否成功的标志。然而,单纯的理论教学只会让学生在“枯燥”的教材中通过背诵掌握知识,并没有从实际应用角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方法恰好是将理论内容与现实问题相结合,通过进一步优化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以问题为中心,重构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有效地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2.3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就在于是着眼于对“人”的教育,除了传授知识外,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未来理论思维。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学生完成学业、走向社会之后,如何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政治、社会、文化等事件以及自身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境。“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就是将着眼点放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通过发挥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主体性作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培养出符合社会实际需要的合格人才。
2.4有助于将思政课变成学生真心喜爱、毕生难忘的课程
面临繁重的课业负担和未来就业的压力,很多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抱着“无用论”的态度,认为其和专业课程相比,没有实用性,导致学生学习思政课仅仅为了考试而非兴趣。即便是一些对思想政治理论略感兴趣的同学,多数也因为理论太深和乏味而“望而却步”。教师运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的优势就在于将看似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和学生最关注、最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解决学生的思想之惑,使教学贴近现实,使理论回归现实,增强思政课对学生的吸引力,有助于将思政课变成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
3“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策略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就是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社會敏感问题、重大历史问题、自身实际问题等为切入点,将思想政治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思想政治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1直面社会敏感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自媒体时代,学生每时每刻都可以利用手机获取信息,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出于各种原因,会将更多的视角停留在社会敏感问题上,而对这些敏感问题的各种花哨报道往往更能吸引大学生的眼球。实际上,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知识分子群体,他们更加希望用科学的理论、正确的视角去认识社会敏感问题,这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积极地引导,并利用社会敏感话题能够吸引大学生的眼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针对2016年被媒体大肆渲染的“限韩令”这一敏感话题,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关注官方主流媒体,对一些社会上的不实报道要学会鉴别;另一方面,教师要帮助学生用科学理论来评析韩国文化等外来文化对我国的影响,学会用“扬弃”的思维正确看待外国文化的传人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与冲击。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些社会敏感话题,不但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2借助重大历史问题,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大学生是一个对国家大事异常关注的群体,他们总是格外关注并乐于参与国家重大历史事件。但大学生又是一个特别容易发生“激情爱国”的群体,他们在对某些重大历史事件的认知和解析过程中,容易受到来自各种媒体平台的不实报道、夸大宣传的影响。同时,由于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的限制,大学生们对历史事件的评判大多停留在表面,并没有触及本质问题。例如,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借助于这一重大历史节点,教师通过分析“一国两制”基本国策在香港实施20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坚定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的信念,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3.3直击自身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不仅关注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更重要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培养。思政课的目标在于育人,把育人为本的着力点放在提升理论认知和培养理论思维上,突出课程的方法论功能和实践功能。”例如,近几年来,在大学生群体当中普遍存在盲目攀比、享乐主义的现象,大学生对于名牌服饰、昂贵电子产品等高档消费商品的追求成为了相互炫耀的资本。针对这一现象,教师通过分析这种奢侈消费的弊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消费主义价值观和奢靡之风盛行对自身的危害,正确认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自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