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国大脑”装备“中国制造”

2018-01-04 00:10闫肖锋
中国新闻周刊 2017年48期
关键词:佛山广东中心

闫肖锋

“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2016年10月由佛山市南海区创建,通过借力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等创新资源,全力打造集工业机器人研发、应用、产业化于一体的重大装备产业发展平台。

获奖理由

该中心敏锐抓住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顺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以制造业为本,以创造立心,为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提供了鲜活的样本。它在新一轮机器人发展竞争中抢占先机,串起全球化和本土化资源,为中国“智造”探索出“政、产、研、用”的有效机制。

2016年10月20日,“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在佛山高新区正式揭牌。这个“中国”字头标志着佛山在机器人应用上获得国家层面和市场上的认可。

这个集成创新中心的一大亮点就是与“政产研用”联手。启动仪式上,广东工业大学、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清华珠三角研究院与南海区政府四方签署《共同推进“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建设框架协议》。通过这些资源的整合,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打造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载体,把佛高区建成全国范围内有影响力的机器人集成创新示范区、集聚区。

用“中国大脑”装备“中国制造”,这是佛山华数机器人公司写在宣传画册扉页上的广告语,也可代表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的设立目标。

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试验区,从当初的体制创新,到现在的产业升级,佛高区就是一个典型样板。

为什么是佛山高新区

建立一个带“中国”字头的创新中心,佛高区的底气来自哪里?

一个本地科研院所不多、以草根民营企业为主体、发展上也处于广州和深圳等强势城市竞争之下的佛山,如何凭智能制造,一举跃升为全国机器人研发制造中心?

佛高区 “有所为,有所不为”,凭着“不求拥有,但求为我所用”的开放心态,为科研力量与市场对接巧搭红线,并串联全球创新要素,打造出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这样的前沿科技创新高地。

佛山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院长王群表示:“对于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最重要的就是资源整合,将人才、应用和厂家需求整合起来。”

“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这块招牌,“中国”二字虽然耀眼,但“集成”才是关键所在。谁能“集成”产业资源?当然是政府。自动化生产线很复杂,光靠一家肯定做不来,集成创新中心是一个平台,要让协会、联盟等参与进来进行推广发展。这方面只有政府巧为穿针引线、搭建平台。

目前,佛山高新区集聚有国家级孵化器10个、国家级众创空间7个、省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63个、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81个。同时,与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大院名校保持紧密的合作,拥有力合科技园、广工大数控装备研究院、东软华南IT创业园等一批创新创业载体;拥有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佛科院北校区、广东东软学院等高校近6万师生创新创业活力资源。

当然,佛高区的底气还来自于自身制造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利用家电、机械装备、家具、汽车等特定领域的产业积累,让机器人的集成创新锦上添花,提升了整体制造水平。

“机器换人”计划

今年夏天,美国波士顿顾问公司(BCG)发表的《全球制造业的经济大挪移》报告指出,以美国的制造成本为基准指数100,中国的制造成本指数高达96。也就是说,同样一件产品若在美国制造的成本是1美元的话,在中国则需要0.96美元,显示两者的差距已大幅缩小。报告认为中国的制造成本大幅提高有几大原因,除汇率、税费和能源成本上升外,薪资大幅提高是主要原因,中国的时薪从2004年到2014年十年间的涨幅达187%。

而这正是中国东南沿海省份实施“机器换人”计划的由来。连富士康的郭台铭在接受央视采访时都表示,“未来富士康的努力方向是无人工厂”。

佛高区建立机器人产业研发制造基地,可以说应和了这个趋势,也是为响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部署。

今年5月,中国工程院与佛山市委市政府就推进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应用“百千万工程”达成共识,提出到年底前,双方将合力推动在佛山完成百条生产示范线建设,实现2000台佛山华数机器人公司生产的工业机器人在佛山的推广应用,推动佛山华数机器人公司完成10000台工业机器人的生产。自动化生产线的改造与机器人的大量应用完全颠覆了企业此前的生产模式。据佛山市迪赛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亚军称:“公司最高峰的时候有3000名员工,而随着自动化生产线和机器人的应用,目前公司现有员工是500人,未来还会减少到300人,但产值则可以从现在的2亿多元增加到5亿元,实现翻一番。”

“机器换人”计划的成效已经显现。据测算,每台机器人的成本约10万元左右,只是二三位人工的费用,其效率却胜过数十人的工作量,而且机器人能不受时间、情绪等因素影响,保证质量稳定,出货有保障。

佛山是广东三大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而佛山高新区核心园区所在地狮山镇综合实力连续蝉联全国百强镇前列,其中2017年升至全国第二位,位居广东上榜各镇第一名。可以说,雄厚的制造业基础背后是庞大的机器人应用市场。

中国制造正大规模升级为中国“智造”。智能制造这个潮流将颠覆原有生产方式,并冲击整个传统制造业,顺势者昌,逆势者亡。

体制创新先行

“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的一大亮点就是“政产研用”各方合力,由此串联起全球的创新资源。

佛山市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院长杨海东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特别提到“协同创新模式”,他们创立了“线上研究院”和“海外研究院”,以聚合包括硅谷在内的全球化研究力量。

在采访中,几位科技带头人都提到了佛高区最打动科技人员的一条,就是“无为”,即放手给科技团队做事。但“无为”不是撒手不管,在搭建创新平台上,在给孵化项目穿针引线对接市场上,政府的作用可以说无微不至。

“政府采取包容开放的态度,让企业唱主角,充分相信科技人员的创新动力。”佛山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南海区委副书记刘涛根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比如与东软合作,政府占49%,让东软占51%控股。土地政府来出,资金双方共同投入,完全委托企业来运营。”此外,项目获取收益也是企业拿大头。

政府对待科技园孵化器的开放态度最令科技人员感慨。通常是,政府提出总体目标,每年完成多少孵化项目,政府给予补贴。政府的职责很明确,就是服务;政府的目标也很明确,就是培养未来税源。政府算的是大账,不算小账。

几年前,佛高区曾委托力合科技园组织企业家们游学,包括到斯坦福、北大、清华、人大等世界名校考察学习。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力合(佛山)科技园总经理涂晓鸣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政府花钱请你学习,就是用纳税人的钱服务纳税人的最好方式。”

“这个体制就像一根项链,我们负责把各个要素串起来。其实佛山高新区才是这根绳子。” 涂晓鸣形象地比喻道。

除了體制机制创新外,打造服务型政府是佛高区“有所为”的另一方面体现。佛高区提出,要实现政府服务的“三通办”(“一窗通办、区域通办、一端通办”),让群众享受“跑一趟,办完多件事”的优质政府服务。

刘根涛表示,简政放权大有可为。简政放权就是自我革命。“联合审批验收一个窗口办公,包括消防验收等都在一起,大家一次过。大家相互监督,看谁拖了后腿。”刘涛根总结说。针对记者提问是否还有“乱收费”现象,刘涛根笑着回答:“行政事业收费早几年就采取收支两条线了,各部门都没有收费动力,因为收了也不归你。什么小金库、乱摊派,统统都没了市场。”

一切以方便人们办事为出发点,一切为企业服务,这成了服务型政府的出发点。“比如优惠政策,一份厚厚材料我们浓缩成几条,放在网上,什么‘意义呀,什么‘重要性呀,企业不需要读,企业只需要干货。”刘涛根解释说。佛高区的实践,为什么是服务型政府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样板。

猜你喜欢
佛山广东中心
红色热土佛山
“革命三谭”:推动广东党团组织发展壮大
“粤来粤美”
佛山制造为啥这么牛
熔岩灯
磁悬浮初探
先定中心后搭配
站在世界中心感受 Thinkpad T400s
对爸爸妈妈说心里话
广东佛山雕塑院雕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