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渊池
贾巴子则:让彝绣走向世界
■赵渊池
一个人第一次踏上凉山的土地,他的心多半会情不自禁荡漾起来。不仅是因为这里有秀丽的高山和精致的云彩,还因为彝族姑娘们身着柔软与鲜艳的彝绣服饰,一件普通衣服倘若有了彝绣的点缀,瞬间就充满了鲜明的艺术韵味。
在凉山州贾佳彝族传统服饰生产有限公司,就有着这么200来位彝绣制品的生产者,她们绣工高超,用辛勤的工作发扬壮大着彝绣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她们的老师叫贾巴子则。
作为彝族服饰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贾巴子则年逾五旬,从12岁开始彝族服饰制作,至今已有40多年。她从小在金阳的小米奥乡跟随母亲长大,金阳是个彝族服饰手工艺气氛很浓厚的地方,母亲更是当地有名的服装巧手。农忙的时候,母亲就将制作彝族服饰的一些边角面料和简单的缝纫工具给她在田垄上玩耍。“小时候,我将母亲交给我的任务完成后,还觉得不尽兴,于是又拣来一些树叶,把它们剪成各式各样的形状。现在,那些树叶的形状被我用到了服装设计里。”颇有设计天赋的贾巴子则手工能力很强,八九岁的时候已经能够在服装制作中帮到母亲,豆蔻年华时就能独立制作服饰了。
“原本以为我会和母亲一样,一边务农一边制作彝族服饰过一辈子。”贾巴子则的生活在1991年发生了改变。那一年,丈夫去世,她独自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子生活。由于家里劳动力太少,单靠务农为生太勉强,她决定带着两个孩子到金阳县城,从事服装销售。1997年,凉山州举办火把节,贾巴子则作为民间大师,受凉山州歌舞团邀请到西昌为大型歌舞晚会《五彩凉山》制作演出服饰。由于获得了各方的认可,她决定留在西昌继续奋斗。如今,挂在工作室角落的“贾巴子则技能大师工作室”牌子,证明了她的选择是正确的。
在创业初期,贾巴子则单靠一些服装订单来维持生计,一个人要供两个儿子念小学,经常都得靠借债过活。最困难的时候,母子三人常靠清水面条果腹。她说自己岁数大了还没什么,只是苦了两个儿子。“孩子们最盼望的‘大餐’,就是我做的红烧洋芋,吃起来,真是比肉还香、回味无穷。”但最让贾巴子则欣慰的是,虽然自己的孩子吃得差、穿得差,却很懂事,懂得体贴母亲。
渐渐的,贾巴子则的服装在西昌有了些名气,并开了一家30平方米左右的小门市。2005年,她成立了贾佳彝族服饰厂,2012年,成立了现在的凉山州贾佳彝族传统服饰生产有限公司。除了在凉山发展,公司在云南、贵州等地也有十余家批发代理销售商。2013年,公司年产值160余万元,净收入20万元。贾巴子则不畏艰辛,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终于换来了创业的成功之果。
在贾巴子则技能大师工作室里展示的彝绣成品,精细繁复是一大特色,不同的面料上绣品图案丰富,且逢边必绣。虽然现在有缝纫机,手工刺绣的年代已过去,但绣出的花团锦簇也并不僵硬。从袖口绣到手肘,裤筒绣到膝盖,贾巴子则手过之处,不断绽放出精致的镜花水月。领口,衣襟更是满满的绿肥红瘦,从头到脚,前前后后没有哪里不缀花,没有哪里不镶边,没有哪里不彩蝶飞舞。她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景进行概括,变形、夸张,采用挑花、扣花、十字绣、平绣等手法,“点、线、面、角”相互交融,艺术化地成就了一件件艳丽多姿的彝族刺绣。每件精致的绣品从开始绣制到完成,绝非一日或几日之功。贾巴子则说,有时候一套工艺精良服装的完成,要耗时数月乃至几年的光景。
贾巴子则的企业并不是什么大型企业,但过去的亲身的经历让她明白很多彝族妇女都需要这样一份工作。贾巴子则说:“凉山州很多妇女都和我一样,要在家里照顾孩子或者老人,有很多空余时间,这些时间如果利用起来做彝族服饰,既能贴补家用,又让自己多一门手艺,还壮大和传承了珍贵的文化遗产。”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她的彝族服饰已经在云、贵、川等地占有一席之地。在发展企业的同时,她培训绣娘,筹备彝族服饰博物馆,还很好地利用了互联网资源,儿子帮助不识字的她把彝族服饰在网上销售。
资料显示,早在唐宋时期,彝绣工艺就已经十分突出,但仅仅只有王公贵族才能够穿得起刺绣精美的服饰。彝族的刺绣在发展中,渗透了不少汉族文化元素,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彝绣,流传至今,可谓中华民族的瑰宝。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贾巴子则生产彝绣已有点力不从心,重心渐渐转移到对彝绣的深入研究上,让更多日常用品都配上彝绣。她也一直在寻找热爱彝绣的有心人,希望能到她的工作室,让美丽的彝绣传播得更远,更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