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赛组委会主任 包国宪教授
2018年11月18日 甘肃省兰州一中音乐厅
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视野第二届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颁奖典礼,我谨代表大赛组委会,向诸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感谢!
此次大赛由《视野》杂志社主办,甘肃大地湾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兰州一中承办,得到了森马服饰和甘肃银行的赞助支持。今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本届大赛在兰州、上海、成都、广州、西安五地同步启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中国青年报、新华网、腾讯网、凤凰网、甘肃电视台、西安电视台、广东广播电视台、成都新闻广播等150多家媒体关注、报道。在征稿过程中,微信、微博、贴吧相关话题累计关注人数达50万人以上,大赛主题帖传播近180万次,引发了全国中学生、家长、教师广泛而持续的讨论。截止到10月18日,大赛共收到有效稿件31022篇,比去年增长了两万余篇。据统计,稿件来源地除港澳台之外,遍及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视野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经成为国内顶尖级写作赛事之一。
本届大赛征稿、评选全过程公开透明,大赛评委会名誉主任仍由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张炜先生担任,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引驰教授担任评委会主任,邀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朱国华先生、兰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古世仓先生、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院长徐兆寿先生、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邱华栋先生,担任副主任。对评委团队,我们进行了扩充,深度调研、参考了国内其他顶级赛事的评奖机制,高标准、严要求,力争选出对中学生阅读写作具有引领意义的作品。
文学是生活的镜子。这次作文大赛的三个题目,涵盖了三个维度,第一个是现实生活世界,第二个是想象世界,第三个是思想世界。可以说,从这三万多篇来稿中,我们可以看到年轻一代生活和精神的方方面面。他们的感觉是敏锐的,但某些方面又比较迟钝;他们的思想是开放的,但有时比大人们还要固执;他们的想象力是充沛的,可能受到流行文化的影响,大多数人又有同质化倾向。也许每一代人都是复杂的,不能简单地贴上某几个标签。正如大赛主办方《视野》杂志的刊名一样,我们的大赛将进一步开拓视野,尽可能容纳这个世界的复杂,让各种各样的年轻人,尤其是中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展示自己。明年大赛会有一个重大的变化,会有新思路、新亮点、新形式。这个平台应该更加广阔,希望成为中学生阅读、写作的一个风向标,成为培养青少年作家的一所大学校。
各位嘉宾、同学和老师,我们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转型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时代。在这个时代,只有少年强才能奠定中国强的根基。少年强从读书开始,而写作是读书最有效的切入和检验。这就是视野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的初衷和使命。
作为一家已经有21年历史的老牌杂志,《视野》在今年又被广大读者评为“中国最美期刊”。但她的新使命才刚刚开始,从明年起,《视野》杂志的定位将做出重大调整。杂志定位人群为广大中学生及其家长,致力于中学生的素养教育、生涯教育和中学通识教育与大学专业教学的衔接,请广大中学领导、老师,特别是中学生及家长关注。为了廣大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将奉献一本全新的《视野》杂志:她汇集精品,与中学生一起思考、共同呼吸,她是中学生及其家长的良师益友。在这里,您既可阅读体验,也可发表抒怀。既可观天下,又可见心事,既可听大师指引,又可与同辈聊天。总之,她会成为一个既超越传统杂志,又让新媒体难以替代的文化有机体。
著名作家余华说:“文学是由那些柔弱同时又是无比丰富和敏感的心灵创造的,让我们心领神会和激动失眠,让我们远隔千里仍然互相热爱,让我们生离死别后还是互相热爱。”在这个颇有寒意的冬日下午,我感谢所有的获奖者,因为你们杰出的创造,我们在此相聚!我感谢评委会、组委会成员,因为你们的严格把关、辛勤付出,让这次作文大赛名副其实!我感谢在场的,不在场的,一直在给予我们力量的广大中学生、家长、老师们,是你们坚定而热烈的支持,支撑起这次作文大赛!
再次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