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头族的5大眼危机

2018-01-03 07:02:39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7年24期
关键词:感光蓝光光线

低头族的5大眼危机

在智能手机的年代,人人都是低头族,尽管大家都知道长期下来会伤眼、伤身,但仍放不掉手机。有专家指出,近两三年临床上出现了许多以往没有的毛病,包括干眼症流行化、假性近视成人化、老花眼年轻化及早性白内障、年轻型黄斑部病变等。

1. 干眼症流行化

以往眼科门诊患者仅有3成是干眼症,且大多数是中老年人,但现今约有7成患者会罹患此病。根据统计,正常人1分钟约眨眼12次,但紧盯荧幕时平均1分钟只眨眼7次,减少眨眼也降低泪液分泌,而易导致干眼症,时常会感到眼睛不舒服,出现干涩、怕光、怕风、易流泪、眼睛红肿充血等症状。

2. 假性近视成人化

假性近视通常好发于少年儿童,大多是因为电视及计算机看太久,睫状肌使用过度所造成。但现在三四十岁的成人也常有这个现象,出现眼痛、眼胀的症状时,往往超过一半的人会合并假性近视、视力不稳定,导致眼镜越配越深。

3. 老花眼年轻化

光线进入眼底前,水晶体会吸收紫外光及可见光中能量较高的蓝光,预防紫外线造成眼底黄斑部伤害;但若是重度近视或过长时间使用3C的低头族,抵抗光线能力差,就会提早让水晶体混浊。一旦水晶体弹性差,看近物时对焦能力降低,造成眼部睫状肌疼痛,形成老花眼年轻化。

4. 早发性白内障

3C产品过度使用会增加早发性白内障的风险,这种白内障早期往往不会造成病患视力下降,而只是感觉暗暗的,造成病患视觉质量不佳,而不是视力不好,之后会逐渐变成无论看远、看近,都看不清楚的白内障症状。

5. 年轻型黄斑部病变

除了水晶体吸收紫外线,大部分可见光仍可自由进入眼底、形成影像。如果过度使用手机,会因为直射光照射,使黄斑部受不了氧化压力的伤害,让自由基四处乱窜进而周边组织炎症。

而产生的炎症物质会渗入玻璃体,最终在黄斑部上形成薄膜,也就是视网膜前膜,病人看出去眼睛好像盖了一张半透明的纸一般。另外,也会有黄斑部病变的产生,严重者还会因为病变出血造成急性视力下降。

现代人每天都用眼过度,白天电脑,晚上手机,被各种电子产品轮番轰炸,眼睛难免干涩、疲劳,久而久之视力难免下降。

教你一招:恢复视力

出现眼睛疲劳、视物不清的情况要暂时放下手头工作,做下面3个步骤,就能马上改善情况,立竿见影。

1. 捏手腕,眼不花,看得清

养老穴有清头明目,舒筋活络的作用。经常按揉此穴,对缓解近视眼、老花眼都有好处。

要找准养老穴,手背朝上,以此状态观察手腕的小指侧,可以肉眼看出骨骼突出部分。手指触摸此部分,可摸到裂缝,养老穴就在裂缝中。

每天早晚各指压10次至20次即可,这样反复指压,3个月左右,穴位的疼痛感就会消失,眼疾也会慢慢得到缓解。

2. 捏手指,抑制白内障

这组穴位分别位于拇指关节的两侧及中间处。明眼穴和凤眼穴可改善急性结膜炎,还可以抑制老人性的白内障。

平时眼睛容易疲劳的人,每天要刺激这3个穴道(在我们的拇指上有3个相邻接的穴道,分别是明眼、凤眼、大空骨)两次,只要以稍微感觉到疼痛程度的力气来指压即可。

3. 按眼,眉头不晕,头不痛

攒竹穴具有疏肝、明目醒脑,改善头痛、头晕、眼睑跳动等功效。

该位置位于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

特别注意:按揉前要将手洗干净,以免眼睛感染。此外,力度要适中,以略感酸痛为宜,以免用力太大伤及眼球。

我们的生活进入了智能信息时代,接受的信息量超过以往任何一个世纪,眼睛的使用频率大大增加,如何保护眼睛成为我们现代人健康生活的重要保证。从目前的现状来看,许多人都存在着众多伤害视力的习惯,笔者将其归纳伤害视力的十大生活习惯,以供大家对照寻找,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伤害视力的习惯

1. 离不开电子产品,无节制上网

随着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一些人沉迷于网络,每天上网七八个小时,甚至更多。长此以往,人会出现眼睛干涩、发红、视觉疲劳等症状,严重伤害眼睛健康。所以我们要在操作电脑时保持良好的姿势,使屏幕上缘与眼睛同高,双眼平视或轻度向下方注视屏幕,连续操作电脑1小时,要休息5~10分钟。

2. 关灯后玩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

亮屏幕与漆黑的环境对比太大,使眼睛疲劳,可造成调节痉挛。黑暗中瞳孔会放大,强光大量进入眼睛会导致眼压放大,引发闭角型青光眼,可能导致永久失明。另外,躺着玩手机对眼球压迫最大,建议开启夜间模式,连续玩手机别超过半小时。

3. 烟酒不离或常被二手烟刺激

酒精会促进血液循环,使眼睛毛细血管膨胀。如果饮酒过度,毛细血管容易破裂,造成斑点。而吸烟致使血中氧的含量下降,而眼视网膜对缺氧格外敏感,长期下去,视神经纤维会发生变性,视网膜乳头黄斑区也会发生萎缩,同时烟草燃烧时产生的烟焦油会导致体内维生素B12的含量下降。吸烟可使视力下降而发生弱视,严重者可致失明。

4. 经常熬夜,睡眠不足

如果经常工作到深夜2~3点,早晨8点又要赶去上班,那么,睡眠不足似乎就要将你击垮了。要抓住每个机会,有空儿就眯一小会儿,这样才能常保清爽健康的双眸,摆脱眼袋、黑眼圈和皱纹的困扰。

5. 饮食不均,节食不当

饮食不均衡、错误的节食也会对眼睛造成威胁。研究指出,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的维生素E、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锌等可以预防某些眼部疾病和皱纹等。如果节食,减少脂肪和淀粉的摄取是正确的,但同时一定要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而且不要把它当成正餐。

6. 阅读姿势不对,书写姿势不当

读写姿势不正确,是导致近视眼及视力下降的重要原因。读书或写作时,胸部自然挺直,注意眼睛与读写物的距离,保持在30厘米左右较为适宜。不能躺着看书,不要走路看书。如果短时间内难以纠正,那至少每隔一小时伸下懒腰和活动一下颈部,这也不失为减轻眼睛负担的有效方法。

7. 躺在床上或被窝里玩手机或看书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晚上躺在床上或者窝在被窝里看书玩手机,这样的习惯对视力健康的伤害最大,建议大家千万戒掉这种不良习惯。

8. 超期戴镜

对于许多近视的朋友来说,配眼镜是矫正视力最常有和最安全的选择之一,但是一些朋友为了节省钱,配了眼镜不仅三五年不换,有的甚至眼镜腿断了系上一条绳子还继续戴。表面看来是节省了配眼镜的钱,殊不知眼镜也有使用周期,超过使用周期的眼镜,戴的时间越长对视力伤害越大。

9. 宅在家里缺乏户外活动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宅男宅女成长起来,他们不喜欢外出交流,也不喜欢进行户外活动,由于视力健康需要阳光和户外活动的调节,宅男宅女白天晚上宅在家里,时间长了就对视力造成意想不到的伤害。

10. 戴隐形不戴框架

爱美是现代人特别是女生共同的追求,一些女生虽然近视了,但是也只佩戴隐形眼镜,并不戴框架,隐形眼镜佩戴时间过长或由于佩戴方法错误,最后会造成角膜受伤,严重伤害自己的视力健康。

11. 长期生活在污染环境中

烟雾、灰尘等污染环境对视力也是一大伤害,尽量使用空气净化器,过滤灰尘、烟尘、皮屑、微生物以及其他潜在的污染物。

12. 日晒过多也会伤害视力

虽然视力健康离不开阳光,但是日嗮过多同样会对视力造成伤害,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会导致眼周皱纹、白内障和其他眼部疾病。在户外时,最好戴上太阳镜或防紫外线眼镜。

13. 化妆也会伤害视力

爱美是人之共性,化妆则是女性的共同爱好,但是睫毛膏、眼线笔或眼影粉容易滋生细菌,使用不当同样会对视力造成伤害。

在黑暗中使用手机,对眼睛会造成什么影响?

你曾在网络上看过“关灯玩手机会导致失明”的文章吗?科技的便利让现代人深深着迷,我们却又被众多媒体报道威胁着其对视力的伤害。究竟在黑暗中使用手机,对眼睛会造成什么影响?

要了解这件事,首先得从眼睛的原理讲起。眼球是将“光线信号”转变为“电生理信号”、再传导至大脑的重要器官,就像太阳能发电的感光板,能将光线转变为电流。眼球内部衬有一层薄膜,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视网膜,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就是负责把光线讯号转变为电生理讯号的角色。

我们为什么能看见颜色?

S、M、L 型细胞各司其职。人类的感光细胞有锥状细胞与杆状细胞两种,其中锥状细胞可以再分为三种类型:S型、M型与L型,分别对蓝色光,绿色光与红色光最为敏感。发现了吗,这些锥状细胞是不是和我们的荧幕一样,由红、蓝、绿三原色所组成?没有错,当光线经过角膜与水晶体聚焦在视网膜上,S、M、L型锥状细胞便接受刺激,产生不同比率的反应并传送到大脑,让我们产生了色觉,看见了东西。

那么,光线究竟是如何变为电流呢?在接受光线刺激时,感光细胞膜上的视蛋白会产生结构上的变化、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因此产生了生物电流。而感光后的视蛋白要再恢复原状,才能再度感光;就好像照相机的底片曝光后,我们再经过某种化学处理,让它恢复为可以照相的新底片一样。这个将视蛋白恢复原状的任务是由感光细胞的好邻居——色素上皮细胞来负责。

色素上皮细胞将视蛋白恢复原状,同时也吞噬并清除感光细胞所代谢产生的废物。虽然默默进行,却是一项高代谢性的生理活动,因此我们的眼球需要大量的血液循环,以及很高的氧气含量来维持。要是感光细胞或色素上皮细胞受到伤害,就会阻碍这项生理循环进行,连带着使视觉功能受到影响。因此,要有好的视觉功能,感光细胞与色素上皮细胞的健康缺一不可。

在黑暗中用手机眼睛会坏掉!

说到底是哪一种坏掉?

光线对组织造成的伤害可以分成几类,首先是光热能伤害。要有极高的光线能量,使视网膜组织温度瞬间升高十度以上,才可能造成细胞的急性灼伤;因此除非你故意用眼睛直视太阳、或使用透镜把镭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否则一般日常生活中不太会出现光热能伤害。毕竟光线过强时,我们都会自然出现闭眼、转头,或以手遮掩的趋避动作。

第二类我们称为光化学伤害,指的是在光线产生的化学变化中,日积月累所造成的伤害。

1965年,Noell博士偶然发现,白化症的大鼠在自然强度的荧光灯下连续暴露数小时、甚至数天后,视网膜会受到不可逆的伤害,从此揭开了光线对视网膜慢性伤害的研究热潮。近年越来越受到瞩目的老年性黄斑病变,也被认为与光线的长期伤害有关,尤其是短波长的蓝光伤害。

蓝光伤害中所指的“蓝光”其实泛指可见光中短波长 400~500 纳米的蓝色系光线(这个波段包括了蓝、靛、紫的光波,但是我们统称为蓝光);也有人称之为紫外线蓝光(UV – Blue)伤害,因为波长更短的紫外线所造成的伤害更大。

这种伤害一开始发生在色素上皮细胞,和光子接触到有机分子后引发游离基与氧化作用有关,光子的能量越高也越容易造成这种型态的伤害。

重点来了,关灯玩手机真的会失明吗?

根据上段描述的光线伤害,认为“关灯玩手机容易伤眼”,可能的原因应该有几项:

第一,光线能量很强,超过其它的光源。

第二,比其它光源更容易造成慢性伤害,也就是比其它光源具有更多短波长光线。

手机光线很强吗?会有这样的错觉多半是因为关了灯、手机不用多亮我们就会觉得刺眼;若把手机的亮度固定,再拿到有光源的地方,可能就会发现手机的绝对亮度并不强,我们不能从主观的相对明亮感去判断光线的绝对能量。

大家想象一下演唱会时,关了灯观众举起手机摇晃,也只见星光点点,可见手机亮度的絶对能量远低于其它照明。你或许会问,在黑暗中人类瞳孔扩大,让更多光线进入,这点不用列入讨论吗?事实上,一般状况下人类瞳孔的直径约为 3mm,黑暗中则放大为 6 至7mm,进入的光线也增加为原本的 4 至 6 倍;然而,手机的能量在乘以 4 至 6 倍后仍低于其它光线的强度。

如果观看这样的光源,短时间就会丧失视力,那么一般日常生活的照明光源、日光强度都远胜于手机,更有可能造成人们失明!因此第一点,手机光线的绝对能量造成眼睛灼伤应该可以被排除。

那么第二项条件,比起其它光源,手机具有更多短波长的光线吗?许多人认为手机的背光面板是蓝光 LED 制作出来的,所以手机会比其它光源释放出更多的蓝色波长光线,对眼睛造成极大伤害。其实,背光面板的蓝色 LED 波长在460 nm左右,在蓝色系光线中还算是波长较长的光子!另外,太阳光中含有更多短波长的光线、甚至紫外线,蓝光也无时无刻存在我们的环境之中,并非手机所独有。虽然日光是以散射而非直射的方式进入眼睛,但其光线能量仍比手机高。若要说手机蓝光危险,那每天在户外工作的人曝露在更多的短波长光线下,应该更值得我们担心注意。

不过,关灯玩手机,除了手机光源外,还需要考虑眼睛本身的因素,在暗适应的环境中视网膜对光线的敏感度会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光线是否更容易对眼睛造成慢性伤害?此部分还是需更多相关研究才能证实。

该小心的是姿势不良与眼睛疲劳

那么,在黑暗中玩手机就没有其它伤害了吗?其实“关灯看手机”常发生在就寝前,或学童怕被家长发现,而在被窝里偷偷使用手机。虽然不至于造成失明,但是这样的使用状况常伴随姿势不良,距离过近,也常会影响睡眠,造成眼睛疲劳与干燥。

如果在生长发育期时就养成这样的坏习惯,因为近距用眼容易让近视度数增加,引发高度近视的后果,而高度近视本身就与早发性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剥离与黄斑退化等可能造成失明的眼疾息息相关,这才是隐藏性的最大危机!

简言之,目前并无足够实证能说明关灯看手机会直接造成失明。但是孩童若是养成用眼的坏习惯,长大后成为高度近视患者,失明的机会将大增。

猜你喜欢
感光蓝光光线
春日暖阳
感光食物,吃了会变黑?
好日子(2022年6期)2022-08-17 07:17:06
中国感光学会2019年活动计划表
影像技术(2019年5期)2019-09-10 07:22:44
蓝光特别推荐
“你看不见我”
中外文摘(2019年8期)2019-04-30 06:47:36
一种光线方向传感器和采用该传感器的太阳能发电系统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淘气的光线
流动的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