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中国茶机及其对茶机发展的影响

2018-01-03 18:32权启爱
中国茶叶 2017年8期
关键词:茶场制茶精制

权启爱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310008)

茶机简史系列之二

民国时期的中国茶机及其对茶机发展的影响

权启爱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310008)

19世纪以前,中国茶叶称霸世界,进入20世纪,生产和出口却走向衰落,而日本和印度等产茶国,茶叶生产却蒸蒸日上,我国业界开始反思中国茶业衰落根由,以期扭转落后衰落之局面。

一、民国时期中国制茶机具研制艰难起步

为改变我国茶叶落后局面,经过茶业界一些有识之士的一致努力,民国政府开始派出技术人员去国外考察茶叶先进技术。1914~1924年先后派出朱文精、葛敬应、胡浩川、陈鉴鹏、陈序鹏等茶业界人士赴日留学并考察茶业发展。考察中认识到,我国茶叶生产之所以落后,从技术层面讲主要是沿袭手工制茶,未能采用机器。20世纪30年代初,吴觉农在其《改良中国茶业刍议》一文中指出:“查近来东西各国,制造茶叶均利用新式机械,其规模宏大,方法精巧,较之我国,实不啻霄壤之隔”“我国制茶,以全用手工关系,故速度甚为迟缓。据俞海清君之调查,浙江杭湖两区之茶业,除粗制滥造者外,每担干茶之制工,须20至30工,制造费需30元左右。而查日本纯用机械制造者,每担费用不过10元7、8角,半机械化者亦仅有18元余,故机械茶不但制品优良,且速度甚快成本减低,得操商业上价廉物美之胜利。我国则反之,无怪其推销之不易也。”由于深感机械化制茶技术发展之紧迫,吴觉农又在其《世界主要产茶国之茶业》一文中疾呼:“我国尚不积极着手改良(茶机),将来难免受他国之驱逐,殆无疑义者也。”1935年,我国又派出吴觉农、柯仲正共赴爪哇、锡兰、印度、日本等国考察茶业,寻求国茶产、制等发展途径。正是由于这批有识人士的推动,我国一些茶场、茶厂和茶业改良场开始引进德国、日本等国揉捻机、烘干机和筛分机等,并进行仿制,根据我国茶叶加工特点,开始研制制茶机械和手制茶具等,用于我国红、绿茶加工,中国茶叶机械发展方开始艰难起步。

二、民国时期中国制茶机具的研制和发展

至民国初年,中国的茶叶炒制,基本上仍然依赖手工,甚至连炒茶用的锅灶也与炊事通用,如龙井茶炒制就是使用口径60厘米农家烧饭做菜的铁锅。直至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出现并使用专制的龙井茶抬灶,其外壳是使用木材制成的上大下小的四方形木框,一面留门,内砌砖灶,上置炒茶锅,可以抬而移动,故名。30年代出现并开始应用连灶,是在抬灶的基础上,用砖砌成,位置固定,5~7个灶相连,形似弯月,每灶置一锅,五灶称五星灶,七灶称七星灶。作业时,每灶一人炒茶,一人烧火服务于5~7人炒茶。而江苏碧螺春茶炒制所用的连灶,锅数有达9灶相连的,作业时由2人烧火。这种形式的碧螺春炒制连灶,直至目前还能在茶区看到使用。而龙井茶炒制连灶,直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还在杭州西湖龙井茶区的龙井茶加工中普遍使用,当时笔者大学毕业分配至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工作,因大学期间系学机械专业,来所后要求首先参加制茶实践,进行初步茶叶技术培训。1965年茶季分配的第一个工作岗位就是充当七连灶的烧火员,每天早上比炒茶师傅要早一个小时上班,用松毛柴逐个将炉灶生火烧热,炒茶师傅上班开始龙井茶炒制,不断听到师傅们调节锅温的要求,听到某一锅“加一点”的指令,立即对其炉灶添柴,“减一点”就抽火减柴,一天下来,头脑昏昏,十分疲惫,通过这种学习与劳动,不仅了解了龙井茶的传统加工技术,也体会到茶农的艰辛。而黑茶也是在一种特别砌成的七星灶上用松柴明火烘焙进行干燥。正是这种七星灶的烘焙,才使湖南黑茶带有了特殊的松烟香味,俗称“松茶”。这种七星灶由灶身、火门、七星孔和匀温坡及焙床五部分组成。焙床上铺焙帘,用以摊叶。烘焙时,先将焙帘和匀温坡打扫干净,然后生火。松柴(不能用其他燃料)以横架方式摆在灶口处,然后点火燃烧,并保持火力均匀,借风力使火温透入七星孔内,循着匀温坡使火均匀地扩散到焙床的焙帘上。当焙帘温度达到70℃以上时,即可撒茶坯,厚度2~3厘米。茶坯烘至六七成干时,再撒第二层叶。照此办法,连续撒到5~7层,总厚度为18~20厘米(焙框高度)。当最后一层茶坯烘到七八成干时,即退火翻焙,翻焙用特制的铁叉,把上层茶坯翻到底层,底层茶坯翻到上层,使上中下茶坯受热均等,干燥均匀。烘焙时间3~4小时,烘至茎梗折而易断,叶子手捏成末,嗅有锐鼻松香,含水率为8%~10%,即为干燥适度,黑茶毛茶加工完成。

长期以来,红、绿茶等的杀青使用斜灶,手持木叉翻叶。萎凋多使用篾垫进行日光萎凋,或与发酵一样使用木质框架和竹编箩筐等萎凋设施在室内进行。揉捻则是在铺有篾片的揉捻台面上用手揉或将茶叶灌入袋中用脚踩揉。20世纪70年代以前,在目前国内茶叶机械大型企业厂区的附近,即当时的上宋茶厂门前不远还可看到茶农用白布袋装上杀青叶用脚揉搓加工揉捻绿茶。而当时黑茶中的做庄茶揉捻也很原始,它用6厘米厚的模板制成,长6米、宽1米,安装成30°的斜坡,两边用竹竿做成扶手,做成“溜板”。作业时,将杀青叶灌入布袋初拧成球状,操作者手扶两边扶手,以脚将茶袋从木板斜坡上方向下逐步滚溜揉茶,揉至下方,再送至上方重新溜揉过程,周而复始,直至完成揉捻过程。

后来,茶叶机械开始从引进发展到自行研制。1915年,北洋政府农商部在安徽省祁门县南乡平里村创办筹建了祁门模范种茶场,自行制造了小型揉捻机,用于加工红茶。1917年,湖南省在安化筹办试验茶场,开始使用机械制茶,使绿茶产品色香味都有所改进。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与中央农业实验所汉口商检局租赁宁州种植公司旧址合办茶叶改良场,利用机械,仿制印度红茶,使红茶的色香味有所提高。1925年,浙江省余杭林牧公司首次引进日本茶叶揉捻机和粗揉机,用于绿茶加工。1932年,湖南省安化茶场场长冯绍裘设计出木质揉捻机和A型烘干机,试制20余台,工效较人工提高6~7倍。1933年,吴觉农等参考中外技术资料,改革设计出蒸、炒、揉和干燥四种机械图样,交由上海环球铁工厂制造,发往安徽、湖南、江西等省茶业试验(改良)场试用,所加工的不论绿茶还是红茶产品品质均有所提高。同年,安徽省祁门茶业改良场引进德国克虏伯式大型揉捻机、日本大成式揉捻机和印度烘干机,用于制造红茶,对提高品质、节省劳力和提高工效效果均佳。1936年,吴觉农在浙江嵊县筹建浙江省农林改良场茶场(后改称为浙江省茶业改良场)并任场长,购置引进一套日本蒸青茶机械,依据中国绿茶加工特点,研制制茶机械和手制茶具等,使用这些设备改良杀青等工艺技术,精制加工高档绿茶,该场即现在的嵊州市三界茶场。同年,福建省福安茶业改良场引进红茶加工机械,从事红茶加工,对福建机制红茶加工技术提高有深刻影响。1942年,该场场长张天福还自行设计制造出918式木质揉捻机,可人工推动,亦可用马达(电动机)驱动,为当地茶农所采用。

抗日战争爆发后,以茶界知名人士范和钧先生为首一批技术人员,经香港、印度、缅甸进入云南省勐海,在佛海(今勐海)筹建勐海实验茶厂,范和钧任厂长,引进克虏伯式揉捻机、杰克逊式烘干机和茶叶精制等现代设备,用于加工滇红工夫茶,所生产的红茶产品金毫显露,条索紧结,味鲜浓醇,品质极佳,为滇红享誉世界奠定了基础,连英国女皇亦视为珍品。抗日战争期间,1917年毕业于湖南省高等工业学校(湖南大学前身),1925年又在南京金陵大学农业专修科毕业的湖南湘乡人黄本鸿,先后任湖北省汉阳兵工厂、江西安源煤矿工程师等职务,1936年转攻茶业,任湖南省建设厅农业改进所技师,1938年任第三农事实验场安化茶场主任兼技师、精制示范厂厂长等职,先后刻苦钻研,研制成功铁木结构的茶叶筛分机、捞筛机、轧茶机、抖筛机、脚踏撞筛机及拼堆机,用于红茶精制加工。

碧螺春茶炒制用的9锅连灶

张天福1942年研制的918式揉捻机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的茶叶加工已基本实现机械化。日本占领上海后,曾在沪筹办精制茶厂,并应用机械进行茶叶精制。同时受日本机械制茶的影响,此时我国台湾省的茶叶初、精制机械也已基本普及。抗日战争胜利后,民国上海政府接收了日本经营的茶叶精制厂,标卖茶叶精制机械,杭州春茂协记茶行郑志新等闻讯赴沪向中央信托局投标,购得铁木结构的大小圆筛机、抖筛机、吸风式风力选别机、单动炒锅机、八角滚筒机等精制机械,用于该行的茶叶精制加工。与此同时,上海汪裕泰茶庄在杭州四宜路开设茶叶加工厂,向上海祥泰机器厂定制了仿制台湾省的茶叶精制机械,并聘请上海江西帮技工,来杭执掌和指导使用。据吴觉农所著《茶经述评》一书载,他于民国35年(1946)在杭州创办杭州之江制茶厂,从台湾省购置一套茶叶精制机械,包括单动炒锅机、八角滚筒机、斜式抖筛机、平面圆筛机、吸风式风力选别机、细胞式切茶机等,并仿制上述机械,用于红绿茶的精制加工。1947年,上海兴华茶叶公司购置台湾省制茶叶园筛机、抖筛机、拣梗机、风力选别机和切茶机等茶叶精制加工机械,并使用当时上海试制生产的双锅炒茶机,在浙江杭州长明寺巷开办之江茶厂,开展机械配套试用,显示机械制茶之优越为宗旨,精制加工绿茶。这一方面说明大陆茶界对机械制茶已引起相当重视,同时也说明当时台湾省茶叶机械特别是茶叶精制机械发展达到相当水平。在此时期,木质人力畜力茶叶揉捻机、手摇茶叶杀青机、脚踏木质茶叶筛分机、滚筒炒茶机等简易制茶机具在浙江等茶区相继出现,应用于红、绿茶加工,浙江省农业改进所研制的手推揉捻机、发酵器、干燥器、烘笼等机具,也在红茶加工中推广试用。该所《二十八年(1939)度工作报告》中称:“温州茶区各茶厂与合作社制茶用具,经本所平阳推广区指导改良,收效颇宏,其在本年新成立者,及大多由本所人员直接指导制就。”

三、民国中央试验茶场的贡献

民国中央试验茶场所使用的茶叶加工机具

民国中央试验茶场场部旧址万寿宫,现保留完好

抗日战争爆发,中国东南沿海被日军占领,国民政府西迁重庆,茶叶、丝绸的传统出口受阻。1940年2月,民国政府在湄潭筹建了中央实验茶场,意在通过科研和建立基地生产茶叶,经西南史迪威公路国际通道出口,换取枪支弹药支援抗日。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聚集了刘淦芝、张天福、李联标、徐国桢等一大批茶界前辈,开茶园,建茶厂,在极为艰难条件下,收集和创制机器,开展机器制茶。随后,国立浙江大学全校教职员工和学子,在校长竺可桢带领下,辗转数千里,西迁至湄潭,更为抗日战争期间的湄潭茶叶生产增加了活力。当时的浙大员工,不仅经常参与中央试验茶场的茶叶加工,教师还带领学生到实验茶场进行茶叶加工实习,有多名浙大毕业生分配到中央试验茶场工作。1941年秋,中央试验茶场还和浙江大学联合创办了“贵州省立实用职业学校”,先后为贵州培养了100余名茶叶专业技术人员。

民国中央试验茶场的茶叶加工厂,当时就设在破旧狭小的万寿宫内,每到茶叶加工季节,场内一派繁忙和热闹景象。采用日光或竹筐室内进行萎凋,使用竹筐发酵,自制木质揉捻机揉捻,自制干燥箱干燥,竹编烘笼足干,制作工夫红茶“湄红”,云南顺宁(今凤庆)实验茶厂厂长冯绍裘先生,用中国最优之安徽祁门红茶对照审评后认为:“品质似不若祁红之优异,制造得法或可胜于祁红。”而使用斜锅杀青、木质揉捻机揉捻、干燥箱烘干和斜锅炒干,制成的绿茶产品“湄绿”,亦品质优异。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湄红”和“湄绿”还使用竹筛和木质风车等进行毛茶筛分整理,从而形成可出口换回枪炮武器用于支持抗日的“商品茶产品”。

与此同时,民国中央试验茶场还使用烧柴的炒茶锅按杭州龙井茶加工工艺,仿制加工出“龙井茶”,受到当时竺可桢、蔡邦华、李四光、苏步青、王淦昌、贝时璋、吴有训、吴庚民、刘淦芝、李联标等教授的高度肯定,当他们品饮到清香味美的“龙井茶”时,谈笑风生,极度赞颂,在很大程度上慰藉了他们远离杭州的离乡之愁。当时的中央试验茶场,虽制茶场所破旧、机械设备简陋,但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其实已是代表当时全国茶叶加工装备最先进的水平了。

正是中央试验茶场的茶业科技前辈和员工,用心血和坚强意志创制出的简陋机械设备,创制出了品质优良的“湄红”“湄绿”、仿制龙井茶、桂花茶等,为抗战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中华民族抗战历史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民国时期中央试验茶场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贵州省湄潭茶场所使用的成套木质加工设备,至今还保留在湄潭。近几年,湄潭县有关部门邀请国内有关专家研究论证,进行保护性修复,使其尽可能保持机械原有结构形式,修旧如旧,茶厂厂房和机械通过系统性修复和整理,现已建成“民国中央试验茶场博物馆”,整套民国期间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茶叶加工设备整齐地摆放在展厅中,并对每一环节配写了解说词,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广大群众开放,真乃值得庆幸。

四、民国时期制茶机具对现代茶机发展的影响

民国时期尽管业界做出极大努力,我国整个茶叶加工业特别是初制加工,还是基本处于手工作业状态。然而业界的努力,却对现代茶机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1.民国时期,老一代茶叶界有识之士,通过国外产茶国调研,充分认识到,我国茶业发展落后,主要原因是沿袭手工制茶,要复兴我国茶业,首先应该重视机械制茶,为我国茶机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2.通过选型引进先进茶叶加工机械,用于我国的红绿茶初精制,为我国机械制茶业和茶机发展积累了实践经验。

3.开始仿制进口茶机,进而结合中国茶叶加工实际需要和现实条件,开始了我国茶叶机械的自行研制,这是我国茶机发展的最初级阶段,当时所研制的杀青机、揉捻机、干燥机、筛分机等,其作业原理和结构形式,直至目前仍在使用。这段时期可认为是我国当代茶叶机械发展的开端。

民国中央试验茶场茶厂所使用的茶叶加工机械

猜你喜欢
茶场制茶精制
北宋茶场探析
新伟茶场
花生替代精制谷物或有益心血管健康
百年“荣茶”展芳华 匠心制茶传“非遗”——访晋商老字号胡氏荣茶第八代传人胡萍萍
陕西安康:小农制茶产业化 脱贫致富路渐宽
陕西安康:小农制茶产业化 脱贫致富路渐宽
古董鉴定
九思膜过滤技术在一次盐水精制中的应用
九思膜过滤技术在一次盐水精制中的应用
伊马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