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光宇
王若飞是我国杰出的共产主义先驱、中共早期领导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1946年4月8日,王若飞乘飞机回延安,因飞机失事于山西兴县黑茶山不幸遇难,终年50岁。
1931年7月底,王若飞从莫斯科出发,经库伦(现乌兰巴托)回国,准备组建中共西北特别委员会。10月21日,因叛徒出卖而被国民党当局逮捕。1937年5月,经过党组织的努力,王若飞出狱。在五年零七個月的监狱岁月中,王若飞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1933年1月,王若飞写给表姐夫熊铭青的信,就是经典之作之一,信中描写了监狱的处境,同时也抒发了努力奋斗的革命精神:“居狱中久,气血渐衰,皮肉虚浮,偶尔擦破,常致溃烂。盖缘长年不见日光,又日为阴湿秽浊所熏染。譬之楠梓豫章之木,置之厕所卑湿之地,亦将腐朽剥蚀也。”“人间地狱,信非虚语。有人谓矿工生活,是埋了没有死,大狱生活,是死了没有埋。”
王若飞在此信中还写道:“个人生命,早置度外。”“现时所受之苦难,早在预计之中,为工作过程所难免,绝不值什么伤痛也。因此弟之精神甚为健康,绝不效贾长沙之痛哭流涕长叹息;惟坚忍保持此健康之精神。”“弟并无丝毫悲观颓丧之念也。”“弟处逆境,与普通人不同处,即对于将来前途,非常乐观。这种乐观,并不因个人的生死或部分的失败、一时的顿挫,而有所动摇。弟现时所最难堪者,为闲与体之日现衰弱,恨不能死于战场耳!每日天将明时,枕上闻军营号声,不禁神魂飞越!嗟乎!吾岂尚有重跃马于疆场之日乎?”王若飞在狱中极其可贵的精神状态可以用信中的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一息尚存,终当努力奋斗”。这封信是我们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生动教材。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可以说,这既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奋斗幸福观”,也是对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民族复兴大业、实现中国梦的有力动员。
2018年9月25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专程来到东北考察,为东北振兴指明了前进方向,彰显着党中央扎实推进既定部署、集中精力办好自己事的深谋远虑和战略定力。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总书记指出,东北振兴到了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节点,必须解决好精神状态问题。越是困难,越需要“真把式”,要真抓实干。
可以肯定地说,只要我们继承发扬王若飞等老一辈革命家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奋斗幸福观”,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瞄准方向、保持定力,深化改革、破解矛盾,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就一定能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推进东北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