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霞
【内容摘要】为了更好地开展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增强德育实效,培养中学生核心素养,实现政治课科学性与趣味性的统一,政治教师应积极提升自身教学素养、言传身教,深度剖析科学处理教材,化难为易,教学设计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将课堂趣味化,引导学生对政治进行探究与实践,创新教学新模式,开辟高中政治教学新路径。
【关键词】高中政治 课堂教學
在高中这个阶段,大多数学生已经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对事物也有了初步的判断,又受到叛逆心理的影响,他们在一些事物上看法独立于成年人,却又渴望得到独立和尊重,并讨厌年长者说教式的德育教育。高中政治课教学内容涉及广泛,有一定理论性,并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注重对教学方法的变通,把趣味性与科学性融为一体,让政治课堂成为开展教学探究与实践的主阵地。
一、为什么要将科学性与趣味性融进高中政治教学
高中阶段,是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素质提升、行为养成教育的关键培养阶段,也是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初步形成时期,将为学生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一时期,学生的思想变化大,可塑性也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符合学生的身心变化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进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二、如何实现政治课堂趣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1.依据课本,注重引导学生分析课本上的漫画、图片和探究活动材料和相关链接等。漫画直观性强。如经济生活21页,使学生理解物质和消费相协调,消费结构要合理。43页,通过问题设置思考,引导学生体会我国就业形势树立职业平等观。
2.教学设计时广泛调动教学资源,创设情境注重生活化趣味化。经济生活59页在学习“多种分配方式”时,可以调查班级学生家长或亲属职业情况及收入来源,促进学生对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的理解。哲学上在讲“联系的普遍性”时,可以以教师自己为圆心,列举自己的社会关系,促进理解。
3.就课本具体知识而言,注重归纳总结,引导学生画出思维导图,搞清知识间联系,提升思维能力。经济生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完之后,归纳如下:盲目从众不可取,过分求异不提倡,攀比心理不健康,求实心理是理智。这样利于理解和选择。政治生活部分,学习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国际新秩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间的联系,可以以图示的方式展示给学生,更好地促进理解。哲学部分,思维导图,则可以普遍运用。
总结
政治是德育开展探究与实践的主阵地,在政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的渗透,教学方式的创新进行政治趣味性与科学性发展新道路的开辟,增加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加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将政治教学进行适当的生活化,促进政治学习的简洁化、技巧化,使科学性与趣味性的统一能够更好的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进行更好的发展,从而有效的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梁秋.高中政治课堂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策略与方法[J].成功(教育),2013(3):202-203.
[2] 徐慧珍.关于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课堂教学的思考[J].教师,2011(4):54-55.
[3]
谢建,程家福.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08(4):147-148.
[4]
陈小春.关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情境有效生成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2,28(10):92-93.
(作者单位:运城市运城盐化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