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睿 郑晶敏 刘娉婷 邓舒夏
2012年寄宿制高中入学,班里大佬每周必买知音漫客、伊周以及一财,毫不浪费资源,全班传阅。高三在繁重的应试教育下备考自主招生,一财是提供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来源,全球各地的信息以及数据挖掘,每本都能给18岁的我带来超出课本的启发,后顺利通过自招。大学4年,离开大佬扶持,还好图书馆里有一财,新媒体也能阅读,最爱一财的数据挖掘与分析,理性让人着迷。一晃毕业,读财7年。
2018-11-18回复
从初二在全家的杂志柜看到一本封面很有趣的周刊决定买到现在大三了。
……
我高一那个时候一财提出新一线城市的概念嘛,也做了很多专题,我高中的演讲里又说这个,当时觉得很酷,现在看到杭州、成都的发展觉得更酷。
然后现在就是电子刊了。关注公众号然后就是一财一直订阅着。我没有下载任何新闻App,每天就看推送的昨夜今晨获取一点资讯。
朋友圈不太转东西,会转的推送一般都是一财的内容。之前世界杯一财分析全网赌球乱象还有关于深圳清拆城中村的报导是今年我一下子能想起的非常不错的两篇。
这大概就是一财和我的联系了,未来我想也会继续支持。祝CBN好。
2018-11-18回复
说起来,早在初中我就开始关注你家了。当时中学门口的小报刊亭堪称全长春市最全最有文化的报刊亭,我爸爸每次等我放学就在那里买一财和三联。
我当年抱着成为扎哈一样的建筑师的梦想欣赏着你家优秀的封面设计。总之没特别在意商业的内容……高考成绩比同济建筑高了二十几分结果步入金融行业,从此我们就可以切磋交流了哈。一财也从一个年轻貌美的小杂志变成了声名远播的大杂志哈哈,这是这么多年头一次写信给你们,给一直文笔在线的一财君比心。也想让你们知道这些年来一直是什么样的我买了你家这么多杂志!
2018-11-18回复
大概2009年本科开始每期必买,一财为我打开了商业的窗口。后来读到德鲁克的《旁观者》,下决心把理解商业世界当作我的终生追求。原来是个工科生,现在在国外商学院念博士。某种程度上说,一财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2018-11-18回复
我4年前入狱,一财是我的眼睛,通过商业、财经的各式案例与专题,让我了解外界事物。今年出狱,我关注了微信公众号,也订了纸质杂志,毫无迟疑地选择创业之路,希望用我所学、所想、所感,去促进一个行业的发展,去拓展新的边界,去服务人们,改善人们的出行体验与生活方式。感谢一财,感恩社會。
2018-11-18回复
我是一名来自山西太原的读者。2009年工作后,由于从事高速路建设的工作,常年在建设一线。本职是一名财务。出于拓展自己知识面和眼界的原因,希望有一本读物,能让处在信息闭塞与经济并不发达的山西的自己更好地了解当下的经济形势与新兴产业。偶然间,在报亭问了问有没有什么财经类杂志推荐,《第一财经周刊》被放在了我的面前。在这里,真诚建议,负责每期封面的设计人员,工资一定要给足。在财经类的杂志中,贵刊的封面是最为时尚引人注视的。从2011年开始接触到现在,始终如此。25岁入职,到如今成家立业32岁,得益于《第一财经周刊》,在各类新兴经济新闻或者新产业方面,得到了很多信息,为我的“斜杠”能力直接提供了助力。
2018-11-18回复
2012年,作为高中生的我,每周都在学校的书店准时买一财。无论从封面设计还是内容版式,都为之着迷,如今摞起的一财,高筑及腰。
2018-11-18回复
第一次觉得世界离我好近,第一次因为信息的整合而感到愉悦,第一次因为一财的表格而感到诧异(虽然至今做不出来详尽且高大上的表格)……一财是我第一个付费的网络阅读App,虽然做不到全年订阅,但依然会在某个下午拿着一本一财买上一杯茶,默默地一个人雀跃。我觉得,95后里,我也算CBNweekly的忠实粉丝了吧。难得今天早上用了好几个小时回忆了一下自己因为一财而不一样的时光,说一句谢谢,嗯,由衷的。
2018-11-18回复
高中开始在学校买实体杂志,现在上班没时间只能看看电子版。
2018-11-18回复
从2008年上大学,看到同学在读CBN,借阅翻看之后,就爱上了它!然后直接399一年纸质版订阅,整个大学的财经知识和对校外现状的认知,逐渐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轮廓!同时,CBN的一大特点就是时效性,和深入浅出的易读性,对比当年同样有名的“财经周刊”,更适合广大群众阅读和理解!毕业之后好几年,终于看到了电子版的出现,不仅价格便宜,而且更方便随时阅读!新增的动画效果,是纸质版所达不到的效果!互动也更方便了!
2018-11-18回复
2008年大一开始看《第一财经周刊》,后面出国买不到杂志,但是每次回国转机都要买一本来看看,现在有了App方便多了,去年给自己的生日礼物是一年订阅 ,不觉10年了。
2018-11-18回复
第一次接触一财是高一。因为当时文科专业里商科的分数最高而懵懂地想了解些什么。
后来去了财经类高校读管理学,受一财的影响对品牌营销超感兴趣,当然也是金字招牌的忠实粉丝,也开始作为小编杂七杂八地写一些东西,把自己浅薄的营销知识放在创业实践中,后来还差点拿到一家财经类媒体的offer。
现在作为企业IT咨询顾问,每天的昨夜今晨是早饭时的佐餐必备,而杂志App的封面故事、大稿子、金字招牌等栏目又是最好的睡前读物。(实名制表白富大人)
现在再看看认识一财的7年,原来不知不觉中竟被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人生啊。
2018-11-19回复
记忆已经模糊,不知是初一还是初二就开始订阅一财,一入坑就再没能爬出来,直至现在浙大大二在读。如果要给一财君一个定位的话,它应该是我商业兴趣的激发者与商业道路的引领者。我在一财的引领下进入金融学专业,拿下国家奖学金和校内外一些奖项。还记得暑假,在一财《K-12在线教育Big Bang》一文的启发下,我结合自身使用在线教育产品的经验,根据独角兽企业猿辅导的产品特性及在线教育产业现状,提出猿辅导创新发展的思路与策略,竟得到其联合创始人帅科高度评价,“你对产品和行业的理解已超越同龄人”,并惊喜发现自己微博粉丝中多了一人一帅科。小开心之余,此事也要感谢一财的启发呀!
2018-11-19回复
lightyisu
Anya
YUPPIE
阳
玥
大熊猫
鹅王的鹅民
Marcus Liu
千禧·珅一
升高二的酥饼要做学长了
灵溪
YUENOKiME
Rundstedt M. Cai
Hank Liu
离弦箭
墨懿凡
葱coin
Quasar
于先森
Yikunnn
……
由于版面有限,我們无法一一记录读者的留言内容,感谢所有人的支持
相信你已经看过前面整整两页的读者留言了,它们全都来自11月我们在微信公众号上发起的征集《hey,你是我们要找的人吗?》。作为《第一财经周刊》10周年系列活动的收尾,我们想和读者换换身份,听听大家讲述自己和我们的故事。10年前,这种互动方式或许很难想象。
通过那次征集,我们还选出了本文的大部分主人公。他们大多阅读《第一财经周刊》5年以上,有些人的职业生涯甚至受到周刊影响。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们与《第一财经周刊》都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以至于当我们希望听听读者和我们的故事时,他们主动地、热情地向我们“招了招手”。
人们会因何而去阅读一本杂志?坦白说,可能是靠颜值触发的“乍见之喜”。若非如此,廖代晖大概不会在一堆过期杂志中发现《第一财经周刊》。2010年,在福州读大学的廖代晖和几个室友合伙搞着买卖过刊的小生意—从批发商处收购,卖给学校的同学。
“我记得在宿舍整理那些刊物时,被周刊的封面吸引了,一个财经期刊的封面怎么会设计得这么好看。”廖代晖说。那个时候,2岁的《第一财经周刊》大胆在封面上放了《海贼王》《超级马里奥》和彩色插画,这是其他财经杂志不曾有过的举动。因此,每次进货之后,先把周刊找出来读一读成为廖代晖坚持至毕业的习惯。
也许每个人与周刊的相遇不尽相同,但是在我们得到的采访回答中,被封面吸引进而成为周刊长期读者的超过一半。创刊之初,我们征集过100位公司人对商业类周刊的建议,其中来自4A广告公司的公司人陆涛这样说:“最好带点海派的活泼,包装上抢眼,选用的颜色让人舒服,这是成功的第一要素。”他的这些话被刊登在第1期的编读往来中,其中不少建议与我们的设计思路不谋而合。
2018年夏天,500期封面组成的巨大墙体出现在《第一财经周刊》首届未来商业秀的活动现场。“10年500个封面,我们希望做美的创造者”,这是当时写在封面墙上的话。
“周刊帮助我培养了审美,图表做得很好看,对我自己做PPT也很有帮助。”从2008年开始读周刊的余杨说。
如今已经是外企高管的余杨大概不怎么做PPT了,但当初在报刊亭看到《第一财经周刊》创刊号时,他只是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因为觉得马上要走向社会的自己是“大人”了,需要看一看财经杂志。
赵琦还差点成为周刊的一份子。“大概2011年,因为吐槽外加提供了一个比较有质量的职场素材,我竟然还接到了你们的面试邀约。”他说。虽然最终没能加入周刊,但赵琦对周刊的了解几乎不亚于我们的内部采编团队。
“我是从封面开始每一个字都不落下地看,而且我看得最认真的是版权页—这一期有哪位的手笔,谁的职务头衔变了,哪个栏目消失了,哪个子品牌出现了,我都知道。”“我向周围的同事安利的杂志里面,必定有你们。”
被褒奖是一种荣幸,也是一种压力。跟着我们一步步走来的读者,从懵懂的少年成长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对商业世界的理解也更加理性和全面,对我们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2011年开始读周刊的左迎颖最开始还是一名品牌设计专业的学生,如今她已经是教授品牌战略、市场营销、广告策划等多门专业课程的大学老师了,“我一方面要梳理好自己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要把这些教给学生。”左迎颖 说。
她会将周刊上的一些商业故事当作案例拿到课堂上与学生讨论,也会参与真实的企业、政府合作案例,她说:“商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东西,随着时代的发展,品牌的竞争已经像战国时代一样,没有绝对的王者。”
周刊的许多读者对商业的理解,早已经能够反过来给我们以启发和学习,同时他们接触到的商业的深度,也远比我们最终呈现在纸上的描述更为惊心动魄。
余杨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他曾经负责过公司的一项收购业务,谈判异常艰难,“当时德国副总经理给我打电话的时候都快哭了,他本来第二天要去访问供应商,收购谈不下去就不去了。我说你要去的,不去的话大家不就都知道没谈成了吗?后来又谈了一个星期,终于谈成了。”
一些读者告诉我们,周刊的内容对他们来说似乎变得有点浅了。“以前我会觉得周刊每个方面都做得很好,但是现在我31岁了,没那么多时间看完周刊所有的内容了。”武莹这样说。
曾经的媒体从业者邓宇认为:“眼下信息的获取渠道和速度比10年前更加广泛快速,成本降低的同时增量需求持续上升,这和周刊创办时主打80后不太关注商业财经信息的年轻公司人的时代背景有很大不同。”
周刊所处的传媒行业可能是过去10年变化最为剧烈的行业之一。10年前,周刊出现在学校、城市、乡镇的众多报刊亭里时,让每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年轻人都有了解商业世界的渠道,而今天,周刊通过App、微信、微博等更丰富的方式触达它的读者。
读者在给我们讲述他们与周刊的故事时,总会提到一些充满仪式感的暖心瞬间:比如上海小伙赵琦会在每周的出刊日去同一个报刊亭买杂志;北京姑娘武莹则习惯每两周从家里将周刊带至学校,并在地铁上读完;身处小乡镇的廖代晖每周坐公交车至县城,目的地是唯一一家有周刊出售的报刊亭;辗转全国各地出差的陈涵,无论去往四川泸州、湖南怀化、浙江杭州、河北邯郸,每到一个地方,总是第一时间寻找哪家报刊亭能买到周刊。
技术的变化比预想的更快,信息生产者在扩充,传播路径在缩短,报刊亭以可见的速度消失,但我们乐于看到变化。
作为商业世界的观察者与记录者,过去10年,我们报道了多个行业中公司和品牌的创新与衰落,深知在技术和潮流的变化中,没有永远的成功者,也没有永远的方法论,随时保持警觉,谦逊且勇敢地拥抱变化,是公司和品牌持续生存唯一确定的事情。
不少读者已经听说了《第一财经周刊》明年即将发生的变化。有人有些失落,有人则表示期待,期待的原因在于相信或许新的时代确实需要新的阅读方式了。
对我们来说,接下来的故事说来也简单,那就是,保持颜值,保持内涵;继续努力,继续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