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社会认知实践的意义与有效路径

2018-01-02 15:50詹健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7年11期
关键词:大学生学生

詹健

2016年12月7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珍惜韶华、脚踏实地,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要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要重视实践育人,坚持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受教育、长才干。在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中树立对人民的感情、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忠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指出了社会认知实践在大学生成长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实践在认知中的作用

在个体价值观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个体通过价值理解、价值认同、价值选择、价值整合等价值行为,不断构建自己的价值观体系。在个体价值观形成发展的过程中社会认知实践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对自我、他人或群体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感知、判断、评价、推断和解释以作进一步反应的过程。社会认知实践是指经过对来自社会环境的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后在人脑中组织起来的认知过程。社会认知实践在个体价值观形成发展全过程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是通过实践在价值理解时过滤外来信息,价值理解是个体在自己的思想结构与外来信息之间建立某种联系,用自己的思想结构去领会外来信息过滤外来信息,从而使其转化成自己的思想。

二是通过实践在价值认同时影响信息解释,价值认同是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对被价值理解时过滤的外界信息的赞许和遵从。社会认知实践会对信息的加工产生影响,当我们接受社会环境中新近产生的信息时,我们先前已存在于头脑中的社会认知图式将引导我们对其进行分类和比较,进而做出相应的解释和判断。价值认同这种自觉或不自觉的赞许和遵从正是解释、判断信息的结果,是对有用的外在信息进行解释,以及做出好与不好的定性判断。

三是通过实践在价值选择时决定行为模式,价值选择是个体在对社会价值规范理解、认同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目的,根据自己的内在尺度,自觉地对客体的属性、功能及其对主体可能产生的效应,进行分析、比较、权衡、取舍的行为过程。社会认知实践在这一过程中正是起到了影响思维模式进行判断和选择,进而决定行为模式的作用,这个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决定性的。

二、加强大学生社会认知实践的作用与意义

(一)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社会认知实践是校园与社会的窗口,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增长认识和阅历的机会,了解社会需求。能让未出校园的大学生更好地认知世界,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引发思考和对理想的重新定位,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建立远大崇高的理想信念;通过实践感触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了解历史的发展进程,深刻感受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更使大学生认识到青少年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应勇于担当,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二)促进大学生实现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统一

思想政治品德素质是人才最重要的素质,在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具有统帅地位。人的思想政治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后天的社会环境影响下形成的。社会认知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的影响是以人们的社会认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社会认知实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社会认知实践有助于大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大学生因为缺乏大学生可以利用实践中获得的丰富的感性材料来充实思维链条,进而在理性上得到改善和升华。其次,社会认知实践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同社会接触,使大学生内化社会主义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和价值准则,把自己的未来归宿于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最后,在实践中培养道德责任感,获得道德体验,实现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统一。大学生在思想道德实践中反思自己的体验并逐步内化为规范,实现认知与行为的统一,形成良好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操。

(三)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

理论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只有和实践有利结合在一起才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应该是創新的主体。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能够开阔大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激发创新能力。因此,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社会认知实践的重要作用。

(四)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转变

社会化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过程,社会认知实践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成才与发展,甚至关系到他们的一生的命运。通过参与社会认知实践活动,大学生接受了社会全方位的教育和锻炼,以此检验自身行为模式、价值观念,内化社会认同的文化规范和价值准则,提高自己在社会中的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此外,在社会认知实践活动中,大学生直接和社会各层次、各类型的人员打交道,有利于他们树立团结合作的意识,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向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靠近。

三、提高大学生社会认知实践有效性应遵循的原则

一是导向性原则。决定并保证大学生社会认知实践实效性准则,是根据我们党教育的政治立场和方向,具有导向性和约束性的基本规则。大学生社会认知实践,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必须符合我党的方针、路线。通过大学生社会认知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道德规范等方面进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影响,使他们在政治立场上始终与我党保持一致,统一到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共同理想上来。

二是专业性原则。社会认知实践与专业特点相结合,高校组织学生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既检验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为实践单位解决了实际问题,创造了社会效益;更重要的是经过社会认知实践,学生接受了职业和思想方面的双重教育,陶冶了情操,进一步培养了职业道德和操守,提高了自身的就业能力和水平

三是分层原则,由于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和背景,学校在开展大学生社会认知实践时不能使所有学生都采用一个组织体系和方案。应该根据专业和年级的特点开展形式不同和多样化的社会认知实践,使各个专业和年级的学生在社会认知实践活动中都可以发挥本专业的特长,也就是所说的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具体对待原则。如低年级由于没有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可以重点开展社会调查、考察、参观访问;中年级具备一定的知识结构,可以组织进行专业类的社会认知实践;高年级系统学习了专业知识后可以组织进行社会服务类的社会认知实践。

四、增强大学生社会认知实践的有效途径

(一)营造大学生社会认知实践的良好环境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是高校的责任,全社会应该形成共识,从各方面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开展。政府和高校管理部门应从政策上、经费上给予大力的支持,保证大学生社会认知实践活动的开展的有序进行和健康发展。社会各实践单位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敞开胸怀,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更多的平台和经费的支持,实现高校与实践单位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同时,高校也应积极思考和消化实践单位对大学生社会认知实践过程各项信息的反馈,及时调整实践计划,优化学生在校的教育内容和培養方式,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建立与专业相配套的社会认知实践基地。

在当前大学生社会认知实践基地的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专业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建立足够数量而又有专业性的社会认知实践基地,既有利于为大学生提供社会认知实践的机会,又有利于学校教学科研参与地方经济建设。结合大学生所学专业特点建立的认知实践基地,可以尽快地把所学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能力、培养素质、双向沟通、增进了解,利用社会认知实践获得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大学生更多地了解企业、服务企业、在企业建功立业、发挥聪明才智拓展崭新的领域。

(三)把社会认知实践纳入到实践教学的体系中。

体现社会认知实践的专业性要把大学生社会认知实践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把社会认知实践纳入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计划中区,按照课程要求来推动学生开展社会认知实践。要积极发挥和提高专业指导教师、“两课”教师参与社会认知实践的积极性,学校要加强对社会认知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内容、方式、方法的定期培训和规范指导,规定社会认知实践的学时和学分,实施合理考核和考查的评价机制,引导社会认知实践有序、健康、顺利开展。

(四)建立大学生社会认知实践的有效考评机制

真正要推动大学生和社会认知实践活动的长远发展,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评价机制,树立正确的导向,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考核评价机制应把大学生社会认知实践活动的开展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把个人成长需要与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起来,将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受益、学校受益、社会受益。考核评价机制中要包括老师和学生的考核评价制度。如对老师的考核可以从指导实践时间、人数、实际效果、取得成绩等方面进行,并将考核结果与教师晋升职务、评奖评优结合起来。学生的考核和评价则应从实践活动的内容、时间、活动效果、实习单位评价、指导教师评价、实践总结、实践效果等方面进行考评。考评合格的可计入学分,考评结果也作为学生综合测评、评奖评优的参考指标和依据。完善考评机制,将调动广大学生和教师积极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猜你喜欢
大学生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赶不走的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学生写话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特意和故意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