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莉燕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很多小学语文老师都在尝试从各个方面进行语文教学新方法的探索。传统的教学中,主要进行的时“灌输式”教学,在新时代的课堂教学中,更应该以学生为本,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虽然改革的形势喜人,但我们还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需要我们正式并加以解决。下面,我就对当前的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一些相关的教学方法进行浅谈。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改;问题;方法
当前,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关键在于如何认清教学问题,创新教学方法,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教学方法的创新是一个过程,需要不断的实践、总结和归纳,方可形成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推动小学语文的教学改革。
一、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学目标不明确,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学目标不明确,致使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存在矛盾,难以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中,教师将教学目标单一的设定为学生语言技巧及想象力的培養,而对于学生情感上的教育缺乏涉及,尤其是通过本文培养学生的怜悯之情、对生活的热爱,等等,这些也应在教学之中体现。但片面的教学目标,势必会造成教学“缺斤少两”。
2.师生缺乏互动,教学方法单一。
以教师为主导的小学语文教学,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在教学中缺乏“主体地位”。并且,以灌溉式教学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处于被动、机械的学习状态,难以形成多元化的语文教学,师生之间的关系也相对比较紧张。
3.缺乏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处于僵化状态。
语文教学在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下,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灌输,教学缺乏实践环节。所以,语文课程以课堂、作业、考试为主,让学生难以在实践中得到良好培养。并且,教学处于僵化状态,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情感上出现疲倦,无法在学习中投入感情、产生浓厚的语文兴趣,进而难以体会教学内容的真正含义。
二、小学语文教学要求
1.让学生学会阅读。
作为一名老师,如果我们要想把语文课真正发挥语文的魅力来,首先我们要掌握大纲,深研教材,让学生充分阅读,做到书读百遍,这样学生就会领悟其中的道理。事实上,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主要就是靠读书读出来的,读书可以让学生用内心去聆听语言,感受和再现文字的美感和情景。再者,语文课的学习,学的是知识与技能,要的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充分地读,读准,读流利,读懂,读得有感情,读出自我,读出个性,读出语气,读出声情,去还原语文文字的美感,体现出浓浓的语文味来。比如老师可以采用分组法进行朗读,指导学生的朗读,要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文章所要传递的情感。老师以“阅读——领悟——阅读”的方式抓住重点段教学,因为“阅读”是领悟的的基础,有了“阅读”才会有“领悟”,有了“领悟”更需要“阅读”。通过“阅读”来内化“领悟”,使感悟不断升华,由一段段文字走向真实的感情,这样学生也可以从每段文章中获得更多的共鸣。
2.明确教学内容。
在谈到语文学什么,有的人会说语文学习的内容涉及到的太多,大到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我想,当然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小学生刚刚学习语文,我们是从字开始学的,然后是词、句,再就是一篇篇的课文。也就是说,字、词、句、篇是我们学习的内容。所以对于语文教学,就能力方面来说,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
当然,小学语文的学习内容不应仅仅局限于书本,生活中世界时时处处都有语文,所以说生活是语文的大课堂。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没有生活就谈不上语文,也就更谈不上文学。生活离不开语文,而语文的学习更离不开现实生活。以前在课堂上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是有限的,而如果我们把语文学习带到孩子的生活中区,无疑为他们打开了一片广阔无限的天地。我们要鼓励和指引孩子学会用自己的双眼去发现,去改变,“生活处处有语文”,教会孩子热爱生活,让孩子在语文文学这个浩瀚的大海中,找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3.学会评价学生的语文成绩。
我们知道,过去仅凭一张试卷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做法,已远远不能适应如今教育改革深入的需要。为了更全面、更科学地进行课堂评价,可以采取多种考查结合的办法。随机评价与期未测试评价有机结合;口试与笔试有机结合,闭卷测试与开卷测试有机结合;客观评价与具体评价相结合;学生互评与师生共评相结合。学生学年成绩的综合评定,过去的做法就是给学生发一张成绩单,上面的分数和名次给学生带来很多外界的压力,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所以我们要改革以往的评价模式,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采用科学的方法,各项内容一律按等级来评定,以优秀、良好、合格、待提高来代替分数,不再是分数的形式,最大限度的督促学生努力,并且保持和家长的交流意见。
最后,我们知道每个学生都不是机械的灌输知识的物体,他们是活泼的孩子、活生生的人。人不仅需要尊重,还需要爱的呵护,更需要鼓励,需要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他们需要玩,需要活动,需要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老师的任务就是要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点燃心中的梦想,使学生有了美好的憧憬和追求。所以说语文教学的最大成功,应该在这里。眼睛不要只看着“语文”,还要看着“人”。一只眼睛看着“语文”,另一只眼睛看着“人”,这才叫完整的真正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李文艺,李敏,浅析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J].新课程(小学),2013(06).
[2]魏聪辉,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方法的运用[J].新课程(小学),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