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关于外星人的话题永远不过时,各类电影、动画片中出现过无数形态各异的外星人形象,它们有的类似人类,有的类似动物,有的类似植物,还有的完全说不上来像什么。这些形形色色的外星人形象体现了人类对于外星人的各种想象,其中当然也蕴含着很多相关科学。
在100多年前,当人类明确意识到在浩瀚的宇宙中,除了地球人外,其他星球也可能孕育出生命时,著名的科幻小说家乔治·威尔斯出版了科幻小说《世界大战》,描述了火星人入侵地球的离奇故事。
2005年,这部经典科幻小说被改编成电影,人们第一次从银幕上看到了这群入侵者的样子。火星人比地球人大得多,有长长的触角,用高能射线作为武器,横行霸道,活像章鱼怪。
受到《世界大战》的影响,很多科幻作品中的外星人都带有章鱼的影子。章鱼的身体可以根据需要任意变形,什么石头、海藻团、珊瑚、海蛇,就连椰子也不在话下。
章鱼还是当之无愧的“变色大师”,皮肤下面隐藏着许多色素细胞,里面装有不同颜色的液体。在每个细胞里还有几个扩张器,这些扩张器可以使色素细胞扩大或缩小,需要什么颜色,就放大什么颜色的色素细胞。科学家曾将一只章鱼放在报纸上,这家伙竟然瞬间就把自己的体色变得与报纸融为一体,好像穿了一件报纸!
变形变色的能力就能让章鱼坐稳外星人形象“头把交椅”?不不不,更重要的是智商。章鱼大脑中有5亿个神经细胞,其神经系统是无脊椎动物中最复杂、最高级的。章鱼能够独自解决复杂的问题,具有“概念智力”!
什么叫“概念智力”?科学家用这样的实验来测试章鱼:在水中放一只装着龙虾的玻璃瓶,瓶口被软木塞塞住。章鱼绕着这只瓶子转了几圈后,用触角将其缠住,然后通过各种角度,用触角拨弄软木塞,最后将其成功拔掉,得以饱餐一顿。
这就是“概念智力”。可能你觉得这不算什么,但换成其他动物,顶多把瓶子砸碎,不会想到要去拔瓶塞。所以,章鱼真的是在“思考”哦!
章鱼形外星人看着就贼眉鼠眼,那有没有看着笨笨、傻傻的外星人?有可能更多!在《星球大战》中,各路外星人少说也有几百种,看上去最蠢笨的可能就是叫作“赫特人”的外星人。它们体态臃肿、行动缓慢,而且自私、邪恶,至于脑子嘛,看形象,你應该懂的……
还有一种名叫“冈根人”的外星人,它们的样貌活像长着兔子耳朵的鸭子。“冈根人”是一群生性善良的外星智慧生物,它们像童话里的产物,信奉自然和谐、与世无争,至于为什么要像鸭子,可能是因为它们的水性特别好。
在大多数有关外星人的作品中,外星人都是穷凶极恶的坏蛋,他们总是在觊觎着宇宙中其他星球的资源、土地,甚至会毫无理由地入侵和杀戮。
最恐怖的外星人可能是《异形》中的外星怪物了。他们就像从地狱来的恶魔。邪恶的外星人什么样?把你能想到的地球上最让人惊恐的动物改一改,多半就是了。比如《星际争霸》中著名的外星种族——虫族,它们长得都像难看的大昆虫,张牙舞爪,好不狰狞。这类外星人已经没有了人类的特征,这反映了外星人形象设计的两种思路:像人,或者像动物。
除了像人或者像动物,科幻电影中常见的外星人还有一种:机器人。这类外星人的典型代表就是变形金刚。变形金刚自称是“外星智慧机械生命体”,意思就是说,它们是外星的一种生物,但这种生物的机体构成是机械式的,说白了就是机器人喽!
机器可能成为“外星人”吗?感觉怪怪的。别奇怪,你想想最近两年如火如荼的人工智能风潮吧。假设1万年后,地球上的人工智能已经发展进化到了足以超越人类的地步,到那时候,如果有一个外星旅游观光团驾临地球,面对人类和人工智能机器人,它们说不定真的会认为机器人是高等智慧生物呢!
变形金刚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外星人未必是人,甚至未必是一种我们地球人熟悉、认可的“生物”。那么它们会是什么样?
你一定知道继爱因斯坦之后,人类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先生吧?嗯,没错,就是那位坐着轮椅的科学宗师。霍金先生对于外星生命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
“要知道,类地行星并不是行星的唯一形态。在宇宙深处,行星的种类多种多样。也许,那些地方存在着我们完全无法想象的奇特生命,遵循的是我们完全不了解的生存规律。有些行星上没有水,但是也许有液态的氮。氮在-195℃时就是液态的,如果外星生命能抵御这种奇寒,那在液氮的海洋中为什么不能有‘氮鱼,‘氮海豚呢?”
在某个未知行星的表面,有着厚厚的大气层,大气中充满了电离子,呈现出淡紫色云雾状,一些巨大的“水母”在其中飘荡。这是霍金先生设想的一种外星生物,它们依靠外星大气中的雷电来获取能量,因此虽然体形巨大,但轻飘飘地在空中摆动,像巨大的水母状气球。
还有一种可能存在的外星生物,甚至不是生活在某个星球上,而是根本就存在于宇宙空间中。这些生物看上去像宇宙空间中飘浮的闪光点,它们可能一出生就会瞬间死亡,因此人类即便发现了它们,也很难认为那就是一种生物……难道宇宙空间中其实充满了外星生物,只是我们意识不到?
换句话说,是不是有些外星人本身就被我们人类认作一种天体了?
其实,动漫影视作品中的外星人之所以看起来都像是地球上生物的“变体”,是有科学原因的,并不是电影没有想象力。
在关于生命起源的科学假说中,有一种叫作“生原说”。这种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遥远的宇宙空间。宇宙中的有机物抵御住了太空极寒,随着小行星、陨石、彗星等天体到处传播,刚好落在了地球上,而地球的环境又适宜生命萌芽,所以,地球上出现了生命,进化也就跟着开始了。
既然起源类似,那这样的生物所需要的东西也应该差不多。比方说,如果需要进食,那就都得有一张嘴;而如果都生活在结实的陆地上,那么多半都长着脚。即便有差别,那也一定是功能相同的类似物,顶多只是嘴、脚的样子不一样。
不信?你看《阿凡达》《E.T.》《第三类接触》《星际旅行》这些经典科幻片中的外星人,还是比较眼熟的,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