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千盛 ,庞 强 ,江 磊 ,白自龙 ,苏文杰
(1.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65;2.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气厂,内蒙古乌审旗 017300)
苏里格中区奥陶系喀斯特古地貌恢复及其在“大井丛、工厂化”模式中的应用
魏千盛1,2,庞 强2,江 磊2,白自龙2,苏文杰2
(1.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65;2.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气厂,内蒙古乌审旗 017300)
随着“多井型、大井丛、多层系、工厂化”的混合开发模式在苏里格气田的不断成熟,“上下古兼顾,立体式开发”的开发思路为现今苏里格气田开发的主题。苏里格气田中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的东侧,陕北凹陷西侧,区域内奥陶系地层非常发育。本文运用大量钻井、测井资料,在区域古地貌地质背景的基础上,综合利用残余厚度法及印模法,恢复出研究区奥陶系风化壳喀斯特古地貌分布格局。其中喀斯特斜坡及喀斯特斜坡过渡带为研究区的主要古地貌单元,喀斯特高地局限于区块西北部。根据研究区喀斯特古地貌特征及其试气成果显示:喀斯特高地与喀斯特斜坡的过渡带为高产气井有利分布区,同时位于喀斯特斜坡中的残丘地带天然气相对比较富集;古沟槽两侧为天然气有利富集区,对天然气储集有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应用喀斯特古地貌特征对气藏分布的控制,划分研究区有利天然气富集的喀斯特地貌“甜点区”。并于下古天然气富集区实施大井丛的同时,明确下古层位设计及井型优选,利用钻井工厂化的低成本运营,高效完成上古+下古的多层系整体式开发模式。
苏里格气田;喀斯特古地貌;古沟槽;多层系;工厂化
随着苏里格气田“多井型、大井丛、多层系、工厂化”的混合开发模式的不断成熟,“上下古兼顾,立体式开发”的开发思路充分得到了体现,并且在下古生界气藏取得了一定的开发效果。虽然下古气藏对苏里格气田的增产、稳产起到了相当的作用,但一直以来并未能对下古气藏形成一定系统的研究认识。下古气藏认识不到位,气藏分布影响因素不明确,以及下古产建有利区域划分模糊等因素导致后续开发过程中往往遗漏或忽略下古气藏对苏里格气田的贡献。
奥陶系顶部碳酸盐岩古风化壳是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非常重要的喀斯特储集层,也是下古气藏的重要聚集地。喀斯特古地貌作为影响喀斯特储层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气藏分布的主控因素。那么古地貌恢复作为研究喀斯特储层分布的重要手段,也将是落实气藏分布的关键。因此,有必要开展苏里格气田喀斯特古地貌恢复,明确风化壳古地貌特征,寻找有利喀斯特地貌“甜点区”,从而为该区块后续多层系上下古整体开发的大井丛、工厂化产建部署应用模式以及下古气藏的整体开发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和科学的合理规划。
苏里格气田中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的东侧,陕北凹陷(米脂凹陷)西侧,区域内奥陶系地层非常发育。鄂尔多斯盆地于早古生代时期作为华北台地陆表海的一部分,其主要由北部的伊盟隆起,中部横贯南北的中央古隆起,以及东部的陕北坳陷(米脂凹陷)组成[1,2]。中奥陶世,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和东部,以陕北凹陷为主体的盆地部分沉积了一套海相碳酸盐岩为主夹蒸发岩的地层,即奥陶系马家沟组。其中该沉积期内经历了三次海进-海退,发育3个蒸发岩-碳酸盐岩的沉积旋回,分别为马一-马二、马三-马四、马五-马六[2]。由于加里东构造运动,晚奥陶世至早石炭世期间盆地整体抬升,历经长达150 Ma之久的风化剥蚀后,即形成了奥陶系顶部高低起伏不平的古风化壳,以及复杂多样且遵循一定规律的喀斯特古地貌。喀斯特高地、喀斯特台地、喀斯特盆地主要为盆地中东部下古生界奥陶系顶部风化壳古喀斯特地貌单元[7]。
根据已有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在以往地质时期内的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整体升降运动。在加里东运动的控制与影响下,盆地中东部的古构造格局与早古生代时期已形成的“西高东低、西隆东坳”的古地势背景相对应,奥陶系顶部风化壳古喀斯特地貌即形成在这样的地质背景下[1-3]。因此,早古生代时期盆地东部的陕北坳陷(米脂凹陷)演化形成了后期的古喀斯特盆地,盆地中西部的中央古隆起以及靠近中央古隆起的区域演化为后期的古喀斯特高地,而古喀斯特斜坡则形成在古隆起与古凹陷之间。
X区块位于苏里格气田中区的西北部,毗邻靖边气田,其中上古生界中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盒8段为该区的主要产气层段。而在实际的上下古立体式开发过程中,全区共335口井,其中存在137口井钻遇下古层位,并且大多数井具有含气显示。根据已有试气资料显示,马五1+2作为该区块的主要产气层段(马五41含水,视情况射孔),平均试气日产无阻流量达20.070 7×104m3,其中3口井日产天然气无阻流量大于80×104m3,并且X9-24试气日产无阻流量高达101.961×104m3。数据表明X区块下古气藏有着一定的开发潜力及前景,在以上古气藏为主要的开发层位的背景下,有必要开展X区块喀斯特古地貌恢复,明确风化壳古地貌特征,加深对该区有利喀斯特区域认识,充分了解下古气藏的分布特征,为该区块上下古立体式开发的大井丛提供地质依据,并且为后期下古气藏的整体开发与产建部署奠定基础。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自上而下分为马六~马一等6个岩性段,其中马六段于盆地内大部分剥蚀缺失,仅在盆地南部局部发育。马五段作为盆地奥陶系的主要产气层段,其主要为一套喀斯特风化壳白云岩储层[4]。根据盆地存在的区域标志层特征,并结合马家沟组的沉积演化规律,将马五段自上而下划分为马五1~马五10十个亚段。其中K1为一套灰色或深灰色凝灰质泥岩,其位于马五14的底部,具有高自然伽马,高声波时差以及低电阻率的特点;K2即马五22灰褐色白云岩,其电性特征为低声波及低自然伽马,且二者常常表现为箱状的特点;K3位于马五41的底部,其与K1标志层类似,为一套灰色、深灰色凝灰质泥岩,高自然伽马,高声波时差以及低电阻率的电性特征。
X区块隶属陕北斜坡北部,研究面积790 km2,区域内奥陶系马家沟地层比较发育,其中马六段基本剥蚀殆尽,马五段岩性主要为粉晶白云岩、含灰白云岩、泥质白云岩、含泥云岩、角砾状云岩以及膏质白云岩等。马五1+2(马五41含水)作为该区块的下古气藏的主要贡献段,其岩性主要由灰色、褐灰色粉晶白云岩,深灰色、灰色白云岩、泥质白云岩、灰质云岩、含泥云岩、黑色泥岩以及部分凝灰岩等组成的一大套风化壳白云岩储层(见图1)。而喀斯特古地貌形态控制着储层的分布状况,影响储集层空间发育程度,从而影响着天然气富集的规律。
图1 X9-24单井综合柱状图
图2 X区块X1-25—X29-30马五41b底拉平连井剖面图
图3 X区块X1-25—X29-30本溪组顶拉平连井剖面图
喀斯特古地貌恢复作为研究碳酸盐岩储层的重要手段,其对天然气富集规律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对气藏分布特征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5]。本文运用已有钻井、测井等资料,采用“残余厚度法”与“印模法”相结合的方法,对X区块进行前石炭系喀斯特古地貌恢复。
2.2.1 残余厚度法 残余厚度法是在选取一定特殊区域标志层的基础上,将其作为基础面拉平,对其上的风化壳残余厚度进行统计及分析,最终确立研究区的风化壳古地貌形态[6-8]。
残余厚度法作为喀斯特古地貌恢复最直接的方法之一,其恢复所得古地貌结果比较真实,更接近实际地质情况。针对X区块,选取奥陶系内部稳定的区域标志层K3(马五41b底部凝灰质层),计算K3标志层到奥陶系风化壳顶面厚度,最终以残留厚度来实际反映研究区古地貌特征。
根据研究区残余厚度等值线图可以看出:区内奥陶系古风化壳厚度明显呈西薄东厚的趋势,即古风化壳剥蚀程度明显呈西部剥蚀强烈,马五1基本剥蚀消失,马五21大范围出露;自西向东依次出露层位逐渐变新,东部地区剥蚀强度较弱,马五11、马五12大面积发育,局部地区因局部喀斯特作用出露马五21、马五14。根据出露层位(残余地层厚度),结合将研究区按照西高东低的古地势划分为喀斯特高地、喀斯特斜坡、喀斯特斜坡过渡带等3个二级古地貌单元。
以马五41b底(区域标志层K3)拉平对齐,选取研究区X1-25—X29-30连井剖面图对比分析(见图2),明显可以看出:X1-25、X2-28、X4-25、X10-30C3、X29-30地势明显相对周边较低且层位剥蚀严重,分析认为这些井位所处区域有可能位于溶蚀沟槽处,其能进一步验证残余厚度法恢复的喀斯特古地貌。
2.2.2 印模法 印模法是统计古风化壳上覆充填沉积的区域标志层到风化壳顶部剥蚀面之间的厚度,绘制其厚度等值线图,并利用镜像关系最终来反映研究区的风化壳古地貌形态[6-8]。本次选取本溪组顶部发育稳定的8号煤层为等时基准面,统计基准面(标志层)至风化壳顶面的地层厚度(本溪组厚度),编制本溪组厚度等值线图,通过本溪组厚度来镜像反映研究区古地貌形态。观察本溪组厚度等值线图可得,X区块本溪组厚度介于4.7 m~37 m,其厚度南北向变化相对较小,东西向变化较大,西部地层较薄,东部偏厚;本溪组厚度整体呈西薄东厚的趋势反映了奥陶系古风化壳喀斯特古地貌西高东低的古地势。根据本溪组厚度利用印模法将研究区按照西高东低的古地势依次划分为喀斯特高地(本溪组厚度<14 m)、喀斯特斜坡(本溪组厚度介于14 m~22 m)、喀斯特斜坡过渡带(本溪组厚度>22 m)等3个二级古地貌单元。
同样以本溪组顶拉平分析X区块X1-25—X29-30本溪组顶部拉平连井剖面图为例(见图3),X1-25、X2-28、X4-25、X10-30C3、X53、X27-28 井位所处区域本溪组厚度相对较厚,连层趋势明显发生直观的厚度起伏,推测这些井位有可能处于喀斯特沟槽或沟槽附近。
以大量钻井资料为前提基础,精细地层划分及对比的精准性是喀斯特古地貌恢复结果的可靠性及准确性的重要支撑。本文立足研究区下古生界地层划分与对比,以研究区区域古地貌地质背景为依托,综合运用残余厚度法与印模法等相关喀斯特古地貌恢复方法,最终完成X区块奥陶系喀斯特古地貌恢复。
2.3.1 古地貌单元确立及划分 前人大量研究成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加里东期奥陶系顶部地层的剥蚀程度与风化壳古地貌形态呈正相关:古地貌隆起,地层剥蚀程度加剧,反之,剥蚀程度减弱。与之相反,风化壳古地貌的充填程度与古地貌形态的相关性则恰好相反:古地貌形态越高,上覆地层则越薄,反之上覆地层则越厚[6-9]。因此,结合区域古地貌地质背景,运用奥陶系与石炭系之间不整合面上、下标志层间的地层厚度对比,确立奥陶系风化壳上下地层组合模式,建立研究区古地貌单元确立及划分的方法。其奥陶系风化壳上下地层组合模式主要为:下薄上薄型、上厚下厚型、下厚上薄型、下薄上厚型(其中“上”代表石炭系厚度;“下”代表奥陶系地层厚度)(见图4)。
图4 不同古地貌单元间风化壳与上、下标志层间残留厚度的互补关系[9]
(1)下薄上薄型:为区域的继承性隆起或高地,喀斯特高地的唯一解释模型。
(2)上厚下厚型:喀斯特盆地的唯一解释模型,代表继承性坳陷或洼地。
(3)下厚上薄型:一般而言代表着喀斯特斜坡内局部局势相对较高的残丘、残台等三级古地貌单元。
(4)下薄上厚型:喀斯特古地貌中侵蚀沟槽存在的重要体现,也可代表地势相对较低的洼地。
2.3.2 X区块喀斯特古地貌特征 根据全区137口井精细地层划分结果及小层对比剖面分析成果,依据研究区奥陶系风化壳上下地层组合模式,结合X区块下覆奥陶系风化壳残余厚度等值线图与上覆石炭系(本溪组)厚度等值线图,最终完成X区块前石炭系喀斯特古地貌地质图;并将研究区喀斯特古地貌自西向东依次划分为喀斯特高地、喀斯特斜坡、喀斯特斜坡过渡带等3个二级古地貌单元,其中包括残丘、台地、沟谷、洼地等相关三级古地貌单元。
(1)喀斯特高地:研究区喀斯特高地主要分布在区块西北部,分布局限、区域较小。喀斯特高地古地势较高,风化剥蚀严重,溶蚀作用较强。区内风化壳剥蚀层位主要为马五1、马五2等大部分地层;喀斯特作用以垂向渗滤为主,常形成垂向溶蚀带、落水洞等喀斯特形态。由于本次研究区块的局限性,其喀斯特高地范围有限,未发育残丘及洼地等古地貌形态。
(2)喀斯特斜坡:X区块喀斯特斜坡主要位于研究区中西部,其为喀斯特高地与喀斯特盆地的过渡带。该区块喀斯特斜坡跨度不大,自西向东马五21~马五11地层依次剥蚀殆尽,地层厚度明显依次增加,其古地势自喀斯特高地向喀斯特盆地方向呈斜坡的倾斜趋势。根据古地质图显示,研究区发育两处坡内残丘,一处坡内喀斯特洼地。其中洼地位于X1-6、X1-8等井区,其最深剥蚀层位马五22;残丘分别为北部X1-1、X2-2等井区,其开壳层位为马五11;南部残丘为X25-8井区,其剥蚀层位为马五11。喀斯特斜坡特有的倾斜地貌形态,有利于大气降水迅速下渗与顺层排泄,即倾喀斯特斜坡常常为大气水垂向及顺层强烈侵蚀、溶蚀的区域,为古喀斯特储层发育的重要古地貌单元。
(3)喀斯特斜坡过渡带:喀斯特斜坡过渡带即为喀斯特斜坡与喀斯特盆地之间的过渡带,其主要发育在该区块东部,为喀斯特水汇集,古地势较低的负地形地貌形态。过渡带内地势起伏变化不大,马五段侵蚀、溶蚀作用明显较弱,地层厚度较大,大部分区域内出露地层以马五11为主的浅洼地带;区块内主要发育出露层位为马六的残丘地貌4处,分别为X12-15、X35、X96、X30-8等井区;可见5条东西向分布的主沟槽和次沟槽的沟槽体系,其中主沟槽(X3-25—X5-24—X11-21—X8-24—X以及X25-35—X28-32—X30-25—X29-16)区域内出露地层马五21甚至马五22。本区地层剥蚀强度较小,地层起伏较弱,溶蚀作用主要为地表侵蚀带的溶蚀及浅层径流带的层状溶蚀作用。
根据X区块前石炭系喀斯特古地貌地质图,可以看出:X区块喀斯特古地貌主要为古喀斯特斜坡、古喀斯特斜坡过渡带,而古喀斯特高地范围局限,仅在区块西部发育古喀斯特高地;其中古喀斯特斜坡过渡带分布范围较广,涵盖研究区东部大部分区域,为该区最主要的喀斯特古地貌;古喀斯特斜坡为东部喀斯特盆地与喀斯特高地的过渡带,其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中西部。
大量研究表明,古喀斯特地貌影响天然气的富集规律,从而控制着下古气藏的分布特征[9-11]。根据X区块前石炭系喀斯特古地貌与试气成果叠合图,并结合前人学者大量研究成果,不难分析得出研究区古地貌对下古气藏的控制作用,从而掌握该区块有利天然气富集的喀斯特“甜点区”,最终落实研究区兼顾下古开发的大井丛实施方案。
喀斯特高地一方面由于古地势较高,风化剥蚀强烈,溶蚀作用较强,易于形成较好的天然气储集体;另一方面又因风化剥蚀严重,其中大部分有利储层剥蚀殆尽,从而破坏天然气富集。研究区喀斯特高地仅仅分布于该区块西北部,马五1+2储层基本完全剥蚀,其中较好的储层主要为马五41段,而根据X区块已有试气显示,研究区局限的喀斯特高地区域未见下古产气井。
根据已有研究,马家沟组马五段于马五14的底部与马五41的底部分别发育一套灰色、深灰色凝灰质泥岩。而这套稳定的凝灰质泥岩使得研究区喀斯特斜坡在以西部为供水区的情况下,形成了两套喀斯特系统[8]。其中上部为马五11~马五14,下部为马五2~马五41,其均可形成垂向渗流侵蚀及侧向潜流溶蚀,从而形成有利的天然气储集层。总之,喀斯特斜坡区为研究区重要的喀斯特有利区,其中喀斯特高地与喀斯特斜坡的过渡带为高产气井有利分布区,同时位于喀斯特斜坡中的残丘地带天然气相对比较富集。结合研究区试气成果显示,可以看出:(1)位于喀斯特高地与喀斯特斜坡过渡位置的X4-1、X25-1、X25-2,其试气无阻流量平均23.334 7×104m3,且日均产气量为 6.166 7×104m3;(2)位于喀斯特斜坡中的残丘地带的X12-12、X12-13、X12-15以及X25-10都有相对较好的试气显示,平均无阻流量为 4.788 9×104m3。
研究区喀斯特斜坡过渡带内可见5条东西向分布的主沟槽和次沟槽形成的古沟槽体系,而沟槽的形成对天然气储集有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10,11]。其中古沟槽形成后,其附近的水流侵蚀作用增强,从而喀斯特作用加剧,容易在沟槽的周围形成良好的喀斯特储层;而且古沟槽本身也具有一定的遮挡作用。根据试气成果显示,位于古沟槽外围附近的X8-29、X9-24、X15-22、X28-32都有非常好的试气显示,其中X9-2无阻流量达101.961×104m3。同时古沟槽的存在对天然气的富集成藏有着一定的破坏作用,原因主要为古沟槽存在的部位往往剥蚀作用强烈,天然气富存的主力层被剥蚀消失,从而导致含气性变差。
苏里格气田自开发以来,其先后历经直井为主,丛式井为主,丛式井-水平井并重,水平井整体开发,多层系、多井型、大井丛混合开发等五个阶段,逐步完善形成多层系上下古整体开发、大井丛工厂化建设、多井型集群化混合井网开发模式。通过各项参数对比,水平井组超过6口井,部分井偏移距达到900 m,目前难以实施;定向井组平台井数超过9口井,部分井井底水平位移达到1 200 m,钻井速度慢(见表1、表2)。目前针对气田开发,水平井井组通常选用“6口水平井+3口定向井”的开发模式,丛式井组常采用“1口直井+8口定向井”的开发模型,最终形成以多井组的工厂化管理,从而更高效的利用土地资源,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平均钻井周期,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12-14]。
表1 水平井井组井数优选
表2 定向井井组井数优选
X区块目前的主要开发层段为上古生界中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盒8段,其下古气藏的勘探开发主要为钻井过程中的“随钻兼探”模式,即为实时钻井过程中,在上古气藏目的层位完钻过程中,及时向下继续加深60 m~80 m的完钻口袋时完井,如有气测显示为有效储层则继续加深,在加深的过程中钻遇下古储层则射孔开采,如加深过程中未涉及下古储层则仅完成上古气层的实际射孔生产。虽然这种兼探的钻井模式对研究区下古气藏的利用率以及开发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其在兼探的过程中同样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不明确性。那么寻找区块下古气藏的有利富集区块,明确下古井位整体部署,完善设计完钻层位,进而更为高效,准确的完成下古层位的勘探及开发。
应用古地貌特征对气藏分布的控制,划分研究区有利天然气富集的喀斯特古地貌“甜点区”。其中喀斯特高地与喀斯特斜坡的过渡带以及古沟槽两侧形成天然气富集区为研究区下古气藏下一步的主要勘探开发部位;喀斯特斜坡中残丘地带为下古气藏的井位部署的重要目的区域。根据研究区有利喀斯特地貌“甜点区”分布特征,在实施上下古兼顾开发的基础上,在天然气有利于富集的喀斯特古地貌区域内设计大井丛的同时,积极考虑下古层位的设计及明确下古气藏开发的对策,从而更能提升大井丛的生产效率、增加收益并降低成本。在集群化布井时充分考虑下古天然气富集区,更能利用钻井工厂化的低成本运营,更高效的完成上古+下古的整体式开发模式。同时在不断完善下古气藏的开发前提下,为以后下古气藏整体规模的开发及开采奠定良好的基础。
(1)以研究区本溪组顶部发育的8号煤层与奥陶系内部稳定的区域标志层K3(马五41b底部凝灰质层)为基准面,综合利用采取残余厚度法和印模法恢复出X区块喀斯特古地貌形态;喀斯特斜坡、喀斯特斜坡过渡带为研究区的主要喀斯特古地貌形态,其中喀斯特斜坡分布于研究区中西部,东部喀斯特斜坡过渡带为喀斯特斜坡与喀斯特盆地之间的过渡带;喀斯特高地仅局限分布于区块西北部。
(2)从喀斯特古地貌图可以看出:X区块受鄂尔多斯盆地以往地质时期内的构造运动影响,其奥陶系古地貌形态整体上呈西高东低的格局。喀斯特斜坡为研究区主要的喀斯特有利区域,其中喀斯特高地与喀斯特斜坡的转换带为高产气井有利分布区,同时喀斯特斜坡中的残丘地带天然气相对比较富集;沟槽的形成对天然气储集有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古沟槽两侧为天然气有利富集区。
(3)根据研究区有利喀斯特地貌“甜点区”分布特征,划分有利天然气富集区。在天然气有利于富集的喀斯特古地貌区域,积极考虑下古层位的大井丛部署设计及明确下古气藏开发的对策制定,利用钻井工厂化的低成本运营,高效的完成上古+下古的整体式开发模式。
[1]王玉新.鄂尔多斯地块早古生代构造格局及演化[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4,119(6):778-785.
[2]李振宏,郑聪斌.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4,15(6):604-609.
[3]拜文华,吕锡敏,李小军,等.古岩溶盆地岩溶作用模式及古地貌精细刻画-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风化壳为例[J].现代地质,2002,16(3):292-297.
[4]白慧,颜学成,王龙,等.苏里格气田东区奥陶系马家沟上组合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J].西北地质,2015,48(1):221-228.
[5]吴丽艳,陈春强,江春明,等.浅谈我国油气勘探中的古地貌恢复技术[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27(4):559-560.
[6]王建民,王佳媛,沙建怀,等.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风化壳岩溶古地貌特征及综合地质模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4,44(2):409-418.
[7]王高平,王震亮,赵雪娇,等.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奥陶系风化壳古地貌恢复[J].沉积学报,2013,31(4):563-570.
[8]张银德,周文,邓昆,等.鄂尔多斯盆地高桥构造平缓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古地貌特征与储层分布[J].岩石学报,2014,30(3):757-766.
[9]姚泾利,王兰萍,张庆,等.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奥陶系古岩溶发育控制因素及展布[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1,22(1):56-65.
[10]何自新,郑聪斌,陈安宁,等.长庆气田奥陶系古沟槽展布及其对气藏的控制[J].石油学报,2001,22(4):35-38.
[11]付晓燕,杨勇,黄有根,等.苏里格南区奥陶系岩溶古地貌恢复及对气藏分布的控制作用[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14,37(3):1-4.
[12]刘社明,张明禄,陈志勇,等.苏里格南合作区工厂化钻完井作业实践[J].天然气工业,2013,33(8):64-69.
[13]刘乃震,柳明.苏里格气田苏53区块工厂化作业实践[J].石油钻采工艺,2014,36(6):16-19.
[14]王万庆,石仲元,付仟骞.G0-7三维水平井井组工厂化钻井工艺[J].石油钻采工艺,2015,37(2):27-31.
Application of restoration of Ordovician karst palaeo geomorphology in the model of"dajing plexus,factory-like"in Sulige central section
WEI Qiansheng1,2,PANG Qiang2,JIANG Lei2,BAI Zilong2,SU Wenjie2
(1.Colleg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Xi'an Shiyou University,Xi'an Shanxi 710065,China;2.Gas Production Plant 3 of PetroChina Changqing Oilfield Company,Wushenqi Neimenggu 017300,China)
With the continue maturing of the mixed development model of"cluster wells,dajing plexus,multilayer,factory-like",the idea of"Upper and lower Paleozoic,3D development"has been the theme of Sulige gasfield development today.The Sulige gasfield is located on the east of the central paleo uplift of the Ordos basin and on the west of the Shanbei sag,in which the Ordovician strata are relatively developed.In this paper,a large number of drilling and logging data are used,and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Ordovician karst weathering crust in the study area is restored by using residual thickness method and impression method,which is based on the regional paleo geomorphic and geological background.The karst slope and the transition band of karst slope are the main ancient geomorphic units in the study area,and karst highlands is confined to the northwest block.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karst paleo geomorphology and test results,the transition band between karst highland and karst slope is favorable distribution area of high yield gas well,meanwhile,the gas is relatively rich in the residual hill area of the karst slope,and both sides of the ancient groove are favorable gas accumulation areas,which play an important constructive role in gas reservoir formation.Application of karst paleo geomorphic characteristics to control gas reservoir distribution is used to divided the favorable gas accumulation areas,which is called"dessert area".As implementing the dajing plexus in the gas enrichment area,clearing layer design of lower Paleozoic and well type optimization could complete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model of"Upper and lower Paleozoic"multilayer by using low-cost drilling operations.
Sulige gasfield;karst palaeo geomorphology;ancient groove;multilayer;factorylike
TE122.22
A
1673-5285(2017)12-0098-08
10.3969/j.issn.1673-5285.2017.12.024
2017-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