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少才
雪前放竿钓,只缘情未了
文/刘少才
秋去冬来,节气不饶人,一场秋雨一场寒,一场飘雪一层冰,这是对东北季节真实的写照。东北四季分明,冬天不结冰年份基本没有,这就给东北的钓鱼爱好者出了难题,多数东北钓鱼人一进入冬季就罢竿停钓,只有在梦里回想那钓鱼休闲的快乐时光。
去年“十一”我到东北最暖的滨海城市大连定居,用一个月时间熟悉居家过日子,熟悉周边情况,熟悉市内超市交通等,眼瞅一天比一天凉,压根就没想持竿垂钓,心想反正秋去冬来,这一年就算过去了,钓鱼得等到来年开春了。谁知大连位于北半球的暖温带地区,具有海洋性特点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而且早晚温差小,相比辽中及辽西地区冰封大地的时候,大连不过0℃左右,是实足的比别处“晚半个月节气”的地方,即便东北进入隆冬,大连只要不刮风,就不那么冷,很多年轻人一冬天都不穿厚厚的防寒服。去年供暖期都半个多月了,水面还没封冻。进入11月末的一个双休日,头天晚上天气预报说有小雪,儿子问我,明天有小雪,不去湖边钓鱼试试?我不屑一顾,下雪降温,鱼要游向深水区避寒,活动慢,不咬钩。儿子也不与我争辩,他说明天你到湖边看看便知。
早起,天阴,雪还没下,带着小狗到湖边遛弯,也没见有钓鱼的。上午10点,想着应该去市场买菜,别等雪下大了不好走。谁知路过湖边,还真是让儿子言中了,竟有十多位钓鱼人在钓鱼,心想也许是双休日,这些人闲的没事。我架不住诱惑,走到近前观看,不少人都小有收获。怪了,理论上不是冬天气温下降,又是阴天,鱼不咬钩么?怎么入冬以来没有钓鱼的,这阴天雪前反倒能钓到鱼呢?真是怪事了。一见能钓上鱼,这去市场买菜的事也就免了,赶紧回家取钓具。
实践证明,东北冷是冷,但封冻的雪前是能钓上鱼的,但这个机遇不是年年有,有的年头一场雪没下,大地早就封冻了。雪天有一个规律,只要不是北风呼啸,气温便不会马上下降,如果是无风的雪天,雪会飘飘洒洒,雪花自天而降,速度很慢,慢得漫天飞舞。因为无风,加上地温还不是很低,雪会挂在树枝上,特别是浓密的松树上,成东北别样的风景——树挂(雪挂),此时远山银装素裹,大地洁白,这种风景怕是热带地区见不到的。而雪花落到尚未结冰的水面,便会融化。无风的初雪,虽然气温也开始下降,但很缓慢。这时的地温、水温并不会马上下降,雪入水即融,说明水温高于雪温。在雪前和开始下雪,到逐渐增大这几个小时内,凡是水中鱼都会预感到寒冷即将到来,为冬眠做好准备,这时出于生存本能,它们有了食欲,多开始活动找食,补充能量。专家也总结说,刚一开始降温,气压会急剧升高,呈现良性水层温差,有利于增加溶氧量,鱼也就活跃。
去年冬初第一场雪时我钓鱼的那个湖,钓鱼人将湖中的三种鱼——鲫鱼、鲤鱼、白鲢都有上钩的,由于我去的晚,事先又没有准备,贴着别人边下钩的。看他们打窝子饵料有麸皮、小麦、大米等温性食物,多数人临时抱佛脚,没有撒饵打窝子。这种钓鱼上钩的场面坚持了几个小时,直到午后两点多,刮起西北风,气温在持续下降,大概鱼是为了避寒,游向深水区,远得钩已经甩不到位,也或许是由于气温下降的缘故,鱼吃钩越来越少,钓鱼人才陆续收拾钓具走人了。当天晚上,虽然雪停,但北风未停,第二天早起一看,持续降温使水面终于被冰封了个严实。冰封湖面后,此湖另一个功能开始了,就是做了冬季溜冰场,禁止冰钓,所以湖中钓鱼得过了这个漫长的冬天才能继续开始。
其实,像入冬无风初雪的天气在东北是很难遇到的,除了大连外,东北节气一到,便寒意逼人,西北风刺骨,总是不知不觉间便大地结冰,冰封水面。吉林、黑龙江两省以北有些地区,只要下雪,一冬天甚至都化不了,有些地区成了真正的林海雪原。冰封雪前垂钓更适用于长城外以南广大地区,所以一进入冬季,东北钓鱼人特羡慕南方钓鱼人有鱼可钓。